《中國共享出行發展報告(2023-2024)》發布
2024年8月30日,北方工業大學、中國公路學會城市交通分會、世界資源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共享經濟藍皮書:中國共享出行發展報告(2023~2024)》。
皮書發布責任聲明
(一) 本新聞稿經本皮書主編授權發布。
(二) 本新聞稿僅代表皮書報告作者(或課題組)的觀點,不代表作者(或課題組)所在單位立場,也不代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立場。
(三) 任何媒體、個人未經同意不得以“中國社會科學院”名義發布皮書新聞稿。
(四) 任何媒體(包括網絡)、個人對本書的報道請以本新聞稿為準。
注:本聲明面向媒體,在皮書新聞稿發布時使用。
共享經濟藍皮書
中國共享出行發展報告(2023~2024)
發布會新聞稿
News Release
2024年8月30日,北方工業大學、中國公路學會城市交通分會、世界資源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共享經濟藍皮書:中國共享出行發展報告(2023~2024)》。
《中國共享出行發展報告(2023~2024)》是關于中國共享出行領域的年度發展報告。全書分為總報告、環境篇、業態篇、專題篇、城市創新篇等五個部分??倛蟾娣治隽?023年度共享出行主要業態的總體情況、發展特點、政策實施以及發展趨勢等情況。整體上看,2023年共享出行人次總體趨穩,發展質量不斷提升,網約車、私人小客車合乘和汽車租賃等快速增長,互聯網租賃(電動)自行車穩中有降;共享出行政策法規體系持續完善,共享出行業態的新發展需要政策創新和突破。從共享出行未來發展來看,主流業態發展趨穩,新的業態發展與智能化技術突破速度決定其未來增長潛力。環境篇分析了共享出行發展的主要外部環境,如城市公共交通發展和國際共享出行發展等。業態篇重點分析了網約車、私人小客車合乘(順風車)、汽車短期租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共享單車)、互聯網租賃電動自行車(共享電單車)、需求響應公交和定制客運等的發展情況和趨勢。專題篇分析了2023年度共享出行的熱點事件和焦點問題。城市創新篇對地方政府共享出行政策創新進行了梳理與分析。
本書剖析了2023年度共享出行領域的大量數據,探討了共享出行領域的相關政策和發展趨勢,提出了推動共享出行健康持續發展的若干建議,對于政府的政策制定、企業出行業務的開展,以及科研院校的研究工作開展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共享經濟藍皮書:中國共享出行發展報告(2023~2024)》指出——
共享出行提供了新的就業機會
2024年8月30日,北方工業大學、中國公路學會城市交通分會、世界資源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共享經濟藍皮書:中國共享出行發展報告(2023~2024)》。
藍皮書指出,網約車等新業態在促就業方面發揮著重要的“蓄水池”和“穩定器”作用。全國各地共發放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657.2萬本,同比增長29.1%,全年新增人證148.2萬本。考慮到網約車中有約27.5%的兼職司機,網約車司機人數超過900萬人。此外,網約車平臺還能依托企業自身業務的發展,帶動上下游關聯產業擴大就業,如汽車生產、銷售、加油及維保等領域。
從出行企業看,哈啰的ESG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底,哈啰已有超200家生態合作伙伴,每年拉動制造業上游伙伴企業創造產值數百億元,直接創造就業崗位超5萬個,間接創造就業崗位超20萬個。滴滴平臺2023年1~10月,網約車活躍司機數量為586萬人,同比增加142萬人,其中女性司機占比6%,退役軍人司機占比12%。
(參見《共享經濟藍皮書:中國共享出行發展報告(2023~2024)》,P4,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4年8月)
《共享經濟藍皮書:中國共享出行發展報告(2023~2024)》指出——
順風車、汽車租賃和城際客運等領域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
2024年8月30日,北方工業大學、中國公路學會城市交通分會、世界資源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共享經濟藍皮書:中國共享出行發展報告(2023~2024)》。
藍皮書指出,順風車相對網約車更注重互助性,順風車車主和乘客群體規模有望持續擴大,尤其是年輕一代更傾向于選擇新型出行方式,順風車未來幾年仍將保持較快增長態勢。
我國有證無車的群體巨大,為汽車租賃行業進一步發展提供了空間,加之用戶出行、旅游習慣的轉變以及促進汽車租賃行業發展的利好政策支持,汽車租賃行業仍將保持增長態勢。旅游、酒店、航空等與租車之間的關聯性日益增強,租車服務作為旅游出行的重要補充,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靈活的出行方式,將進一步帶動上游產業發展,促進經濟發展。
北京開展的共享電單車試點作為一線城市出行方式創新的代表,有可能帶動大城市共享電單車發展。共享電單車有望在大城市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定制客運是政府鼓勵發展、實現“門到門”“點到點”的主要出行服務方式。近年來,機場接送、高鐵接送日益成為定制客運的主要應用場景。隨著聯程運輸的發展,公眾一站式購票、一碼式出行需求日益旺盛,定制客運成為空巴通、公鐵聯運等聯程運輸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與此同時,定制客運作為公路客運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承載著龐大的傳統班線客運“自我革新”使命,正由產業形成期轉向成長期。
(參見《共享經濟藍皮書:中國共享出行發展報告(2023~2024)》,P13~14,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4年8月)
《共享經濟藍皮書:中國共享出行發展報告(2023~2024)》指出——
L4級別的智能駕駛技術加速推廣,未來幾年共享出行有望進入變革期
2024年8月30日,北方工業大學、中國公路學會城市交通分會、世界資源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共享經濟藍皮書:中國共享出行發展報告(2023~2024)》。
藍皮書指出,當前已有51個城市出臺自動駕駛試點示范政策,加速拓展應用場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等地開展無駕駛人車輛公開道路試點示范和收費模式商業化運營。北京在積極推進Robotaxi示范區3.0的基礎上不斷拓展在大興機場等的應用場景,武漢在12個行政區內支持近500輛無駕駛人車輛開展常態化試點服務,開通服務的城市數量和訂單量不斷增加。
鑒于自動駕駛場景的復雜性,傳統的“公式編程法”已不適用,而基于大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為Robotaxi的商業化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大模型算法可以顯著提升自動駕駛的感知能力和泛化能力,賦能車端智能運算的感知和預測環節,加速解決長尾場景的數據挖掘問題,對于推動自動駕駛向L3乃至L4級別升級而言具有重要意義。數據的積累、算法的創新與算力的突破,共同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發展。以大模型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未來3~5年有望推動Robotaxi的大規模商業化。
(參見《共享經濟藍皮書:中國共享出行發展報告(2023~2024)》,P16,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4年8月)
《共享經濟藍皮書:中國共享出行發展報告(2023~2024)》指出——
中國汽車短期租賃行業發展呈現六大新特點
2024年8月30日,北方工業大學、中國公路學會城市交通分會、世界資源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共享經濟藍皮書:中國共享出行發展報告(2023~2024)》。
(一)租車群體年輕化
不同出行平臺的數據均顯示,“80后”“90后”“00后”正在成為主要的租車人群。神州出行數據顯示,“90后”“00后”逐漸成為租車出行的主力軍,整體用戶群體呈現年輕化趨勢,其所占比重過半,同比2019年增長超60%。
《2023租車自駕游報告》顯示,2023年,“90后”訂單占比從2022年的35%提升至39%,是租車自駕游的主力軍?!?0后”占比增速最快,2023年提升超5個百分點?!?0后”和“00后”在租車消費群體中占比過半。
(二)新能源車型受到用戶的歡迎
在車型選擇上,新能源汽車以科技感加上續航里程、充電基礎設施的優化而逐步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汽車租賃行業也不斷引入新能源汽車,推進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如一嗨租車新能源車型約占車隊規模的10%,企業希望能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合理布局新能源車,滿足消費者需求。
(三)企業注重全面提升服務質量
租車行業想要實現健康持續發展,關鍵在于頭部租賃企業和各大租賃平臺堅持以用戶為先原則,注重用戶體驗、安全,不盲目追求速度。如一嗨租車自2023年起全面取消車輛押金,大大降低了用戶使用門檻,推動行業進入零押金時代。一嗨租車還支持無人取還車。一嗨租車在App中整合了快捷選車租車、違章信用免押、異地還車、送車上門、7×24小時道路救援等功能。攜程租車提供免費送車上門和取車前免費取消服務,可根據用戶的需求和時間進行靈活調整。神州租車推出7×24小時客服熱線和道路救援服務,并配置倒車雷達、ETC設備、雪地胎等設備。
(四)行業持續推動技術創新
頭部租賃企業和各大租賃平臺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用戶體驗,進一步增強用戶黏性,如VR看車,既節約租客時間,又減少了收車中可能產生的矛盾;推行電子合同,將承租權責落腳在可查詢、可追溯、可查證上。
為了更準確地預測一個區域在某個時間段的車輛需求,盡可能地滿足大家的出行用車需求,企業采用車輛調度系統,集合大量的實時數據、模型、算法,對用戶預訂地點、預訂時間等數據分析,并結合歷史數據、氣象天氣狀況、季節性特征實現實時調整。
根據供需情況自動調整每個地區、每種車型的即時價格,提高車輛的周轉率和使用率。研發的定價系統能夠根據某一款車在某區域的出租率,自動調節其在這一區域的出租價。
各大租賃平臺在通過聚合中小租賃企業使市場競爭更加充分的同時,也注重品牌管理,避免單純以低價競爭獲客而忽視租車用戶的使用體驗。
(五)自駕旅游助力地方經濟增長
近年來,自駕游因旅游體驗性更強而備受游客青睞,成為帶動汽車租賃和旅游行業增長的新引擎。
2023年攜程租車報告顯示,成都、烏魯木齊、三亞、???、昆明、大理、貴陽、西安、西寧、廣州躋身國內熱門自駕游目的地的前十名;舉辦“大運會”的成都成為暑期自駕游廣受好評的目的地之一;海南島環線、西北大環線、大興安嶺環線、青海小環線、川西大環線是暑期熱門的自駕游線路;伊寧、呼倫貝爾、煙臺、呼和浩特、威海、無錫、福州、大連、景洪、天津成為十大自駕游新晉“黑馬”目的地。
(六)產業鏈企業加強生態合作
汽車租賃公司已經成為汽車主機廠的重要合作伙伴,汽車租賃公司與上游主機廠合作可以幫助汽車企業消化產能。而且用戶在使用租車服務時,能夠對不同車型有更真實、更全面的體驗,這對于用戶了解相關車型、促進產業鏈上下游的汽車流通均起到了積極作用。
一嗨租車與一汽大眾、東風日產、一汽豐田、極狐汽車、小鵬汽車等眾多汽車品牌開展戰略合作,也與騰訊出行、滴滴出行等科技平臺,優車庫、易誠拍等金融機構,以及影視、文娛、酒店、航空、公益、公共交通等領域的合作伙伴開展多方位合作,形成“1+1>2”的聚合效應。
小鵬汽車、小靈狗出行和神州租車探索了汽車短時租賃輕資產運營新模式。按照戰略合作協議,小鵬汽車提供P7車型,小靈狗出行將采買車輛和持有資產,神州租車負責車輛運營。
(參見《共享經濟藍皮書:中國共享出行發展報告(2023~2024)》,P100~102,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4年8月)
《共享經濟藍皮書:中國共享出行發展報告(2023~2024)》指出——
共享單車行業碳交易模式初見成效,騎行減碳量進一步體現金融屬性
2024年8月30日,北方工業大學、中國公路學會城市交通分會、世界資源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共享經濟藍皮書:中國共享出行發展報告(2023~2024)》。
藍皮書指出,共享單車行業在減碳量交易和認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多家共享單車企業已獲得官方機構對其碳減排項目的認可,并通過與各城市合作制定了碳普惠方法、融入MaaS系統等,為“雙碳”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標準化的核算方法支撐。同時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是,實際的碳交易案例已經出現,共享單車企業通過碳排放權交易系統出售碳減排量,這不僅為企業帶來經濟收益,也增加了碳市場供給。經過第三方機構核證,哈啰單車2022年在深圳的騎行活動實現了3349噸的碳減排量。這一成就預示著共享單車項目有望參與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共享單車的碳減排量還被用于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展現了其在環境修復方面的潛力。2023年8月哈啰單車完成了一筆用于生態修復的碳交易。深圳市一家公司通過深圳碳排放權現貨交易系統購買了哈啰單車377噸的深圳騎行碳減排量,用于其造成的環境損害的替代性修復,是廣東省首例通過購買碳普惠核證減排量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
(參見《共享經濟藍皮書:中國共享出行發展報告(2023~2024)》,P110~111,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4年8月)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