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校友,干出超級硬核公司:一把融了幾億
具身智能是一塊硬骨頭。
作者丨華泰詩? ?來源|鉛筆道
近日,上海穹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穹徹智能)宣布完成數億元天使輪加Pre-A輪融資。
Pre-A輪融資由Prosperity7 Ventures、廣發信德領投,MFund魔量資本、璞躍中國、創新工場、奇績創壇、澤羽資本跟投。天使輪融資由小苗朗程領投,MFund魔量資本、京海展悅與無限基金SEE Fund等參投。
穹徹智能成立于2023年11月,致力于研發具身智能大腦系統及其相關工具與平臺。
具身智能(Embod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將人工智能融入機器人等物理實體,賦予它們感知、學習和與環境動態交互的能力。通俗來說,就是人工智能的“腦”和機器的“身”結合在一起,具備思考和與現實互動的能力。
由于技術難度很大,早先投資人、工程界一直對具身智能能否成功抱有巨大的懷疑。雖然很多工廠或倉庫早就使用了機械臂、機械手,但它們并不是具身智能。因為這些單獨的機械臂、機械手是為完成特定的工序而制造的,它們僅需完成簡單動作,而具身智能要執行的任務復雜得多。
穹徹智能由通用智能機器人獨角獸公司非夕科技(Flexiv)孵化,其創始團隊包括非夕科技的聯合創始人兼CEO王世全、非夕科技首席科學家盧策吾。
王世全是80后,廣東汕頭人,本科畢業于浙江大學機械工程系,2017年博士畢業于斯坦福大學仿生與靈巧操作實驗室及人工智能實驗室(機器人方向)。
盧策吾生于1982年,2006年本科畢業于重慶郵電大學通信工程專業,之后在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獲得碩士學位。之后在香港中文大學師從計算機視覺領域專家賈佳亞(賈佳亞是思謀科技創始人),攻讀計算機軟件與理論的博士學位。盧策吾還在人工智能專家李飛飛領導的斯坦福人工智能實驗室做博士后研究。盧策吾是國內最早研究具身智能領域的學者之一,還擔任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據MIT科技評論報道,穹徹智能針對困擾業內的“如何有效地描述物理世界及其與機器人之間的交互”問題,提出了獨特的技術路線和戰略選擇——發布“以力為中心”的具身大腦系統,通過快速迭代通用技能,實現兼具高效和低成本的解決方案。
全球最知名的具身智能創業公司Figure AI。
今年3月,Figure AI宣布獲得6.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8.6億元)B輪融資,投后估值2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7億元)。
投資方之一的OpenAI將開發AI模型,植入Figure的人形機器人產品中,探索機器人如何為日常生活服務。另一投資方微軟則提供Azure云作為存儲、訓練AI的基礎設施。
OpenAI創始人山姆·奧特曼很早就研究具身智能,他非常清楚具身智能所面臨的物理制約,但他覺得,既然物理問題短期解決不了,能不能換個角度,先解決智能問題。也許AI在認知上有了突破,依現有物理條件造出的機器人也能大不一樣。Figure創始人布雷特·阿德科克跟奧特曼想法不謀而合,信奉智能先于實體,如果AGI(通用人工智能)能實現,后面總有辦法。
你看好具身智能嗎?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