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苗鄉情到籃球熱,美國學子中秋來黔探訪“村BA”發源地
從苗鄉情到籃球熱,美國學子中秋來黔探訪“村BA”發源地
分享微信
今年以來,“72/144過境免簽”政策紅利進一步釋放,成為外國游客“說來就來”游中國的“流量密碼”,也成為中國不斷擴大開放的“政策名片”。1月至7月,我國入境旅游人次大幅增長,外籍人員來華觀光達到572.2萬人次,同比增長403%。隨著越來越多外國游客來華旅游,他們親身感受到了一個活力滿滿、熱氣騰騰的多彩中國。
2024年9月17日,恰逢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邀請、美中青少年學生交流協會組織,在中國銀聯的支持服務下,美國青少年“青春同行”華盛頓州代表團 “Shared Journey of Friendship”Washington State Youth Exchange Delegation的80名美國學生,齊聚“村BA”發源地——貴州省黔東南自治州臺江縣臺盤村,與當地民眾共同慶祝中秋傳統佳節,感受激情現代體育運動與多彩民族文化的完美融合。貴州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協助接待代表團參訪黔東南州,并組織舉辦“村BA”籃球友誼賽活動。
代表團學生們首先來到緊鄰臺盤村的陽芳村,這里被譽為“村BA”的后花園,是臺江縣最大的民族風俗旅游村,依山傍水,景色宜人。苗族村民以傳統的攔門習俗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短暫的儀式中充滿了濃濃的民族風情。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學生們親手制作了地道的苗家酸湯,酸中帶辣、回味無窮的特色滋味,讓學生們贊不絕口。
(圖為代表團學生學習制作酸湯)
學生們與苗家人學習吹蘆笙、唱苗歌、跳苗舞,不僅掌握了基本的吹奏和舞蹈技巧,還與當地村民一起進行了精彩的合奏共舞,歡聲笑語充滿了整個村寨。學生們還在這里品嘗了月餅,聆聽了流傳千古的中秋傳說以及月餅所承載的文化意義,對“團圓味”有了更深的理解。
(圖為代表團學生學習吹蘆笙)
(圖為代表團學生與苗族村民載歌載舞)
在領略多彩的苗族文化后,代表團學生們走進“村BA”發源地臺盤村,這里的村民大多都是苗族,打籃球更是臺盤村從1936年延續至今的傳統。“村 BA”掀起了鄉村全民體育的熱潮,也成為了“觀察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窗口”。代表團學生來到球場,觀看“村BA”球王爭霸賽全國晉級賽第六周F組賽事,甘肅臨夏州隊與湖南梅山戰神隊晉級賽火熱開打,極具農趣農味的鄉村籃球賽點燃了學生們的運動激情。
夜幕降臨,中美雙方籃球友誼賽接踵而至,青春與競技的火花在賽場上碰撞,臺江縣姑媽籃球隊與美國華盛頓州女子青年隊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姑媽籃球賽”;男隊比賽的兩支隊伍,則是由華盛頓州與貴州的青少年們組成的“皇家熊貓隊”和“流星隊”,借助籃球運動的魅力,中美兩國的青少年球員匯聚在一起,釋放青春活力,加強友好交流。
(圖為中美雙方籃球友誼賽 女隊比賽)
(圖為中美雙方籃球友誼賽 男隊比賽)
中國籃球名人堂的成員宋曉波、叢學娣也來到現場,并向代表團學生贈送親筆簽名球衣。
(圖為中國籃球名人堂的成員宋曉波、叢學娣)
男隊友誼賽的中場節目由美國華盛頓州青少年交流團表演《青春火花》和縣苗疆藝術團表演《反排木鼓舞》輪番上演。反排木鼓舞已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是一部舞蹈史詩,是苗族祭鼓節重要的活動環節,更是連接苗族社會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重要文化紐帶。
深山音樂會如約而至。歌伴舞《望鄉》《但愿人長久》《故鄉的云》《彩云追月》等曲目,為中秋佳節營造了濃厚節日氛圍;中國內地男高音歌唱家張英席,歌手阿冗和來自美國華盛頓州青少年交流團傾情獻唱。代表團學生們帶來的歌曲串燒《月亮代表我的心》+《Stand by me》,演唱間隙將鮮花獻給現場觀眾,傳達了跨越國界的友誼與溫情。
(圖為代表團學生演唱)
學生們還親身體驗了“村BA”賽場上一道獨創的亮麗風景線——“蹦苗迪”。它融合了多個非遺文化和電聲組合,加上有“東方迪斯科”之稱的擺手舞,使球場變身為民族文化大舞臺。
(圖為代表團學生體驗“蹦苗迪”)
互贈禮品的溫馨一幕則見證了中美青少年間深厚的友誼與共同記憶,美國青少年“青春同行”華盛頓代表團向臺盤村贈送球衣,臺盤村回贈銀繡給代表團。這個中秋,代表團學生在苗族文化的深度體驗中,感受了火熱的競技氛圍,品味了淳樸的鄉土人情,聆聽了充滿生機與希望的文化故事,為中美文化交流的畫卷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圖為交流團與臺盤村互贈禮品)
在新意連連、驚喜不斷的文化交流之旅背后,貼心的支付服務正成為中國入境游的“新配套”。破除“支付壁壘”大大降低了來華游客的“融入門檻”。如今,“大額刷卡、小額掃碼、現金兜底”也逐漸成為外國游客津津樂道的中國體驗。中國銀聯不僅為來華人士提供了一個便捷的支付平臺,更重要的是,它架起了一座連接中外文化的橋梁,促進多元文化的深度交流與共鳴。
文體交流日益滋長,“錦繡中華”開放包容。未來,中國銀聯將繼續秉承“服務民生、促進發展”的宗旨,不斷優化支付體驗,為更多的外籍來華人員提供優質的服務,讓他們感受到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共同編織一幅幅美好的文化交流畫卷。
來源/今日熱點網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