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嗨_免费在线观看国产_精品午夜久久_欧美精品一级_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视频_亚洲一区在线免费视频

《把握氣候風險與機遇——機構投資者如何應對高碳行業轉型》報告發布

2024-09-23 14:28:12
2024-09-23

《把握氣候風險與機遇——機構投資者如何應對高碳行業轉型》報告發布

今年春夏,熱浪再度席卷亞洲多地。2023年,我們則經歷了有記錄以來全球最熱的一年,極端天氣事件頻發。然而,追蹤顯示,我們遠未行在與全球控溫目標相一致的軌道上。盡管綠色減碳領域成為各國投資重點,但氣候投資領域仍面臨巨量資金缺口,狹義的綠色金融只能覆蓋一小部分領域。與此同時,俄烏沖突發生后的能源市場波動和引發的資本市場反應、電力緊缺、新舊動能轉換中的產業結構和勞動力供需關系調整等問題顯現,這提醒我們,需要更全面、多維地看待和應對氣候轉型,才能管理和順利推進這一過程。“先立后破”已經成為中國推進“雙碳”目標的基本指導精神,這也對機構投資者提出了新的課題,要求它們基于政策目標、科學分析、投資框架和機構定位,建立應對氣候轉型的系統框架。

這一背景下,近期財新智庫組織撰寫了《把握氣候風險與機遇——機構投資者如何應對高碳行業轉型》(下稱《報告》),并于9月13日在2024年服貿會上發布,旨在幫助機構投資者更好地認識轉型框架,了解轉型實踐,構建體系化的氣候轉型策略,從而更有效地管理和配置資金,推動實體經濟綠色轉型并為投資者創造長期價值。

這是財新智庫機構投資者系列ESG課題報告的第二部。這系列課題由中國ESG30人論壇和南方基金共同發起。課題組試圖回答一個關鍵問題:如何使ESG投資內嵌于中國的經濟運行和金融投資體系,從而使ESG投資成為機構投資者切實可用并能夠釋放出可見價值的投資方法論,實現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創造可持續的投資價值以及產生積極的社會、環境影響三重目的,助力中國完成高質量增長的戰略轉型。今年這份報告將機構投資者如何管理氣候風險和機遇、尤其是應對這些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傳統行業轉型作為重點。

《報告》從高碳行業的轉型路徑以及機遇與挑戰分析入手,引入轉型金融等可用的可持續投資工具。在此基礎上,《報告》堅持將案例研究作為重要方法論,通過對石化、有色兩個重點行業和代表性企業的針對性分析,進一步透視傳統行業綠色低碳轉型中的風險、機遇以及關鍵問題。最后,《報告》回歸機構投資者,通過引入國內外資產所有者、管理者的一線經驗和思考,并邀請在這一領域有深厚積累和建樹的專家學者分享洞見,為機構投資者應對以及政策監管、行業基礎設施建設提出建設性意見。

綠色轉型是過程 不是開關

包含大量高碳行業的工業,仍然占中國GDP比重的三分之一。研究顯示(Hartzmart和Shue?? [2023]),單純支持綠色資產而忽略棕色資產使得綠色金融體系所能實現的碳減排效果有限。高碳排放公司的碳排放量可以達到低碳排放公司排放量的1700倍,且高碳排放公司碳排放量的變化幅度也達到低碳排放公司碳排放量變化幅度的160倍。這些數據表明,高碳排放企業的減排潛力遠高于低碳排放企業。企業轉型需要相應的資金支持,相關研究也發現企業的信貸約束的確是阻礙其進行綠色轉型的一項重要原因。

《報告》在分析以八大行業為代表的高碳行業減碳路徑基礎上發現,面對綠色低碳轉型,這些行業風險與機遇并存。風險包括經濟成本、技術挑戰、政策風險等,機遇則包括政策支持、競爭優勢、抵御風險、價值重估等。低碳轉型也有助于企業獲得更廣泛的投資者的認可,可持續表現較好的公司能夠從市場獲得成本更低的資金。

以石化行業為例,2021年以來,隨著“1+N”碳達峰碳中和的政策體系不斷細化,覆蓋石化行業的多層面政策體系已經建立,進入落地實施階段。分政策目標來看,可歸納為控制產能、產品結構調整、設立能耗和能效標準、促進原料和燃料替代、建立行業碳達峰標準體系、以及指導技術突破方向等方面。石化行業正面臨新的產能控制、能效提升、技術革新等壓力。

與此同時,綠色低碳轉型也給石化行業帶來新的機遇。石化化工材料在支撐電力、工業、交通、建筑等行業節能減排過程中發揮物質基礎和先導性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對化工材料在增加品種、提高質量、滿足各領域需求、有效利用資源、減少環境的污染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來自新能源和綠色低碳行業發展的需求(如新能源汽車電池薄膜、光伏材料等)、生命科學、信息技術,以及提高生活質量的相關產品的石化基材料,也給石化產品結構轉型帶來新的機會。

有色行業也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碳中和政策正在對有色金屬行業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引導行業的快速轉型,這一變革涵蓋了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在供給端,有色金屬作為傳統的高耗能產業,碳中和政策主要推進工業金屬向綠色低碳發展的轉型,限制產能擴產以及淘汰落后產能,減少行業碳排放,從供應端尋找低碳轉型的發展機遇。在需求端,碳中和政策將帶動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從需求端推動鋰、鈷、鎳、稀土等新能源金屬的需求擴張,從需求端實現深度低碳的轉型策略。海外市場也正在加強對有色行業的可持續要求。比如,2023年4月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先后通過CBAM(Carbon??Border Adjustment??Mechanism,碳邊境調整機制)法案,于2023年10月進入三年過渡期,2026年1月1日將正式實施。歐盟還通過了《歐盟電池與廢電池法》,對動力電池以及工業電池的碳足跡和限值、回收等作出規定。

《報告》通過對中國海油、殼牌、贛鋒鋰業、洛陽鉬業等代表性企業的調研和案例分析,進一步透析了相關企業和產業的綠色低碳戰略、實踐、機遇和挑戰。《報告》發現,綠色低碳已經融入這些企業的頂層戰略,但是在推進節奏、目標平衡方面,仍面臨許多具體挑戰。同時,企業也期待,進一步完善可持續金融框架,豐富可持續金融產品,為企業轉型和綠色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抓住實質性 因地制宜 釋放可持續投資價值

面對氣候轉型提出的迫切挑戰和釋放的巨大機遇,機構投資者應該如何應對?

《報告》援引晨星數據表示,相較于近兩年ESG基金的整體表現,氣候基金更受全球投資者青睞。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認識到,氣候變化帶來的物理和轉型風險,將嚴重影響其投資表現。與此同時,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推動能源和經濟轉型,也將帶來大量的投資機遇。全球氣候基金在過去五年激增。擁有氣候相關委托的共同基金和ETF,從2018年的不到200只,增長到2023年底的1500多只。歐洲仍然是最活躍的市場,占據84%的總資產。中國(7%)和美國(6%),分列二、三位。在美國市場,在ESG基金整體持續流出的背景下,2023年,氣候基金資產規模結束了2022年的縮水,實現了0.6%的正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凈流入主要來自于氣候轉型策略。這一策略將資金投向那些更好地為低碳轉型作出準備的公司,2023年增長了25%,達到2100億美元。而受高利率、通脹、可再生能源股票估值受損等影響,投資于清潔能源/技術的基金資產,則縮水了23%,至580億美元。

全球主權財富基金正在加快氣候行動。根據主權財富基金國際論壇(IFSWF)2024年發布的調查報告《賦能變化:在氣候轉型中建立韌性》,主權財富基金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表現得越來越有經驗。2023年,有34.5%的主權財富基金已經完成了全部投資組合的碳足跡測算,相比于2022年的18.5%大幅提升,還有41.4%正在計算;有18.6%的主權財富基金已經制定了轉型計劃,三分之一正在制定,另有48.1%考慮制定。主權財富基金還對委外投資提出了更精細、嚴格的氣候/ESG管理和披露要求。2023年,要求資產管理者報告特定氣候/ESG指標的主權財富基金比重,從2022年的40%提升至50%;要求將特定氣候變化條款寫入合同的比重,從2022年的14.8%提升至30%。

《報告》認為,通過將轉型金融與綠色金融協同考慮,靈活運用轉型、清潔能源、氣候解決方案等不同側重的氣候投資策略,可以滿足不同投資者偏好,提供多樣化的投資工具,最大化地將資金導向應對氣候變化領域。

通過對安聯投資、南方基金、泰康資產等國內外代表性資產管理機構的調研,《報告》發現,實質性(Materiatily)正在成為關注焦點。安聯投資認為,隨著ESG信息披露加強、創新型數據挖掘工具的應用,定量化風險和影響力正在成為現實,ESG正在進入2.0階段。安聯投資表示,其將繼續以?? “可持續塑造者”的目標為指導原則,通過采取務實的方法,重新關注2004年ESG被提出之時的功能:定義實質風險。與此同時,許多客戶的目光已經超越ESG風險,在取得財務回報的同時,他們越來越關注投資帶來的可持續性影響,比如支持凈零轉型。安聯投資已經定下戰略性目標——開展更多的可持續投資,并在未來轉向強調實現可度量的環境社會回報的影響力投資。

此外,雖然應對氣候變化是全球性挑戰,需要建立多邊框架和國際標準,但根據本土情況,制定適應于本國經濟綠色轉型軌道和價值創造路徑的投資策略也至關重要。在高碳行業管理方面,不同于許多國外投資機構針對特定行業(如煤炭)設置退出政策的做法。基于中國國情以及在能源轉型中強調“先立后破”的戰略,南方基金并不“一刀切”采取行業性的退出政策,而是通過對單個投資標的的風險和機遇作出具體分析,以更好地輔助投資團隊進行決策。與此同時,南方基金希望通過積極參與治理,發揮投資者的力量,找到行業痛點,分享最佳實踐,幫助企業進行轉型規劃,以應對未來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逐步下降的趨勢。通過發揮專業優勢,推動資金與其他要素良好匹配,與投資者共享產業綠色低碳轉型所帶來的投資紅利。

作為中國保險行業踐行ESG投資的先行者,泰康資產也致力于在吸收國際經驗的基礎上,建立一套符合自身發展需要、保險行業特點和中國國情的ESG管理體系和政策,為中國大型保險機構落地ESG投資探索經驗。對于長期資金而言,高碳產業的轉型風險更不可忽視。泰康資產充分認識到高碳行業正面臨長期的轉型風險,這個過程也蘊藏投資機遇。其認為,傳統高碳企業可以通過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實現綠色轉型,政府在低碳轉型過程中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和激勵措施,幫助高碳行業企業降低轉型成本。因此,投資于清潔能源和低碳技術可能帶來新的增長點。泰康資產正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參與到“雙碳“行業的投資當中,履行服務實體經濟的責任,推動高碳領域的綠色轉型。

建立健全市場機制 推動氣候投融資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更好地推進轉型金融、碳金融發展和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形成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提升氣候投融資規模和效率,從而為中國經濟創造可觀的綠色轉型價值?

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表示,整體來看,轉型金融的發展還剛開始,遠不能滿足整個綠色轉型對金融服務的需求,未來綠色低碳轉型的發展趨勢將為轉型金融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也將提供重要的發展機遇。此外,包括轉型金融在內的綠色金融中還存在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的結構不平衡問題、中大型企業與小微企業獲得服務能力的差異問題。

屠光紹指出,要進一步推動氣候投融資,首先要解決政府與市場的問題。即要建立市場機制,在此過程中,政府可以通過行政舉措與經濟手段進行干預,例如通過制定碳稅等。但推動低碳轉型的關鍵還是要靠市場機制的建立,由此投資機構才能夠更多地利用市場機制去創造產品與工具創新,提升其服務方式。

要實現碳市場與金融市場的連接,就必須要構建包含碳金融、碳定價、碳資產管理等要素在內的健全市場機制,讓市場發揮綠色資源配置的核心作用。在這樣的市場機制基礎上,投資機構自然會去尋找市場與商機,從而開發產品與工具創新。

為了更好地推動機構投資者的行動,推動體制機制建設,在調研和廣泛聽取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報告》提出八條建議,包括:進一步明確政策預期,加快碳市場建設;進一步完善風險分擔和激勵機制;完善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轉型目錄、綠色產業目錄等標準;加強ESG信息披露;規范可持續投資市場;制定和完善盡責管理指導原則;將公正轉型納入頂層設計;以及進一步推動國際交流及合作。

我們期待,通過不斷完善政策指引、基礎設施、生態建設和市場機制,讓更多機構投資者更好地發揮專業能力,將資源更充分、高效地導向綠色轉型領域,通過氣候投融資的“升溫”,最終實現全球的控溫和降溫。

來源/咸寧新聞網

點贊
收藏
參與評論
全部評論

0條評論

    暫時沒有人評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 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 | 国产不卡在线播放 | 99re6在线视频精品免费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 | 国产精品视频网 | 国产玖玖| 欧美日韩一区精品 | 国产二区精品 | 91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www | 999久久久国产999久久久 |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一二三在线视频 | 国产高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永久在线 | 日日干日日操 | 九九在线视频 | av电影在线观看网站 | 美女大黄网站 | 99久热 | 色又黄又爽18件免费网站 |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 国产激情在线观看 | 天堂色综合| 色婷婷综合色 | 国产高清自拍视频 | 日韩在线亚洲 | 亚洲成人午夜电影 | 最新国产在线视频 | 九九九九九国产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 国产不卡av在线 | 欧美少妇一区二区 | 日韩二区 |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 |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 |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曝门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毛片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