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大:為化肥穿上緩釋“外衣”
金正大:為化肥穿上緩釋“外衣”
◎記者 王喬琪
如何讓化肥以合適的速度,均勻且持續地給農作物帶來養分,既不讓農作物營養不良,又不讓它“積食”甚至燒苗,這曾是農業生產領域的一道難題。
靠著一層厚度以微米為計量單位的薄膜,位于魯南臨沂市臨沭縣的金正大,為化肥穿上了一層均勻透氣的“外衣”,進而實現了化肥的緩釋與高效利用??恐@一技術突破,金正大第3次斬獲國家科學技術獎。日前,上證報記者走進金正大,探尋蘊藏在微米包膜中的新質生產力。
小包膜里有乾坤
在位于山東臨沭的金正大生產基地,一片繁忙景象:生產車間內,各生產線不停運轉;成品庫外,負責運輸的車輛正排隊將成品裝載上車,發往全國各地。
走進公司科研大樓,首先映入記者眼簾的便是滿墻的各類獎項,其中一個名為“綠色生物基材料包膜控釋肥創制與應用”的獎項頗為醒目。
“這就是我們剛拿下的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也是今年肥料行業唯一獲獎的項目。”提及該獎項,金正大工作人員頗為自豪。
今年6月24日,金正大與山東農業大學聯合申報的“綠色生物基材料包膜控釋肥創制與應用”項目獲得2023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這是金正大自2009年和2012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以來,第三次獲此殊榮,金正大由此也成為復合肥行業內獲得國家科技獎最多的企業。
在金正大的國家緩控釋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內,記者見到了此次獲獎項目的“真身”:三角玻璃瓶內,一粒粒直徑5毫米左右的控釋肥顆?!按┲彼{色、橙色外衣,除此之外與其他顆粒并無明顯差異。
“差別就在這層包膜‘外衣’上?!苯鹫蠖麻L李玉曉介紹,作為目前主流的肥料產品之一,控釋肥在肥料顆粒外裹了層薄膜,從而起到控制釋放肥料的作用。沒有這個膜,普通肥料直接暴露在土壤中,由于釋放過快,養分過量積蓄在土壤中,還沒等作物吸收便揮發或淋洗,造成肥料浪費,影響作物長勢。
李玉曉解釋:“傳統包膜控釋肥膜材主要來自石化產品,資源不可再生、降解難度大。此次升級的生物基材料包膜控釋肥,運用新技術給肥料全身包裹上一層高科技‘外衣’,這層‘外衣’是用可降解的生物基材料做成的。雖然它把肥料包裹得嚴嚴實實,但又不是完全密封,可以根據作物生長需要,有控制地釋放養分?!?/span>
“相比石化類膜材,無論在控釋性能還是降解性能上,綠色生物基材料包膜都有明顯提升,而且節省生產步驟,降低成本,更加綠色環保。”李玉曉表示,新型控釋肥與其他化肥搭配做成作物專用肥后,可使作物普遍增產5%以上。
小品種“長”成大產業
在化肥行業,緩控釋肥因其價高,被稱為“貴族肥料”,目前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也主要用于園藝、苗圃、高爾夫球場等非農領域。
但在中國,緩控釋肥大面積應用于大田和經濟作物。
提及緩控釋肥的發展,李玉曉介紹,在20世紀90年代,中國才開始研究緩控釋肥技術,經過數年創新投入,到2006年,金正大研發掌握了緩控釋肥核心技術,并運轉起了國內首條年產30萬噸的緩控釋肥生產線。
金正大在沂蒙山區建成了年產100萬噸的緩控釋肥生產線,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緩控釋肥生產基地,且生產成本只有國外的一半。
為進一步降低成本,金正大篩選出控釋性能好、成本低的包膜材料及其組合配方,創造性地將部分緩控釋肥與部分傳統復合肥摻混。公司也在業內積極探索推廣模式,通過試驗示范、農化培訓、種肥同播等技術和服務體系的推廣,使產品在大田作物上得到大面積應用,讓緩控釋肥從一個小品種發展成一個大產業。
金正大承擔建設了國家緩控釋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牽頭組建全國緩控釋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參與制定緩/控釋肥料行業、國家、國際標準,提升了我國緩控釋肥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技術創新方面,公司擁有專利總數387項,其中發明專利291項,占比高達75%,榮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60項,全面領跑復合肥行業。
培育第二增長曲線
“不管是化肥減量,還是農業提質,靠的都是核心科技?!崩钣駮越榻B,當前復合肥行業企業數量眾多,產業集中度較低,行業內還存在基礎產品過剩,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產品短缺的現象。
作為國內緩控釋肥的龍頭企業,金正大圍繞科技含量較高的技術和產品,著力在土壤改良、肥料增效、水肥一體化、大田增產、品質提升等方面開展研發和推廣工作,加大研發投入,升級產品技術,創新產品品種?!氨热缌追暑愰_發增效型磷肥,緩控釋肥類開發慢慢肥等新產品,將獲得國家科技獎的技術以及獲得國家專利的這些科研成果,轉化應用到新品生產中,通過技術壁壘,提高產品性能,提高產品競爭力,打造金正大特色優勢產品。”李玉曉表示。
金正大積極培育第二增長點,穩步推進磷化工全產業鏈和新能源業務。
李玉曉介紹,依托貴州當地豐富的磷礦資源,公司已布局形成磷礦—磷酸—濕法精制磷酸—磷化工產品—新能源材料—磷資源綜合利用的磷化工全產業鏈,同時積極布局下游,積極向現代化農業服務轉型。目前,公司已擁有磷礦儲量8000萬噸,年計劃開采磷礦200萬噸,年生產凈化磷酸產能10萬噸,以及配套生產系列新能源新材料等高附加值磷化工產品。
“‘成為受人尊重的種植業解決方案提供商’,不僅是我們的企業愿景,也是我們的定位和理念。”李玉曉說,金正大會繼續秉承“科學至上,創新引領”的核心價值觀,依托眾多國家級研發平臺及海外研發中心,不斷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業綠色發展貢獻力量。
來源/上海證券報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