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經濟與綠色發展并進:寶泰隆的公益力量
冰雪經濟與綠色發展并進:寶泰隆的公益力量
冰雪經濟,正在成為拉動北部一些城市地方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它如同寒冬中的一團熾熱火焰,不僅為冰冷的世界帶來了溫暖與活力,更在經濟發展的版圖中繪制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冰雪運動的發展,提出了“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2024年11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更是下發《關于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要以冰雪運動為引領,帶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冰雪旅游全產業鏈發展,推動冰雪經濟成為新增長點。
黑龍江省的七臺河市是中國著名的冬奧冠軍之城,作為一家成長于七臺河市并深耕于此的公眾上市公司,寶泰隆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盡心竭力助力七臺河市冰雪運動以及冰雪經濟發展。
成立冰雪公益基金,助力七臺河市冰雪經濟的發展
七臺河市有兩張名片,一張是冬奧冠軍之城,一張是東北煤城。
作為冬奧冠軍之城,七臺河市在過去的40多年間,培養出12位冬奧冠軍和世界冠軍,獲得7枚冬奧會金牌、178枚世界級金牌、557枚國家級金牌……這座人才輩出的東北城市被譽為“中國短道速滑之鄉”,被中國奧委會頒授“奧運冠軍之城”獎杯。
作為東北煤城,七臺河位列黑龍江“四大煤城”之一。曾經,與國內許多資源型城市一樣,七臺河以煤炭為主的產業非常突出,煤及煤相關產業占全市GDP總量的50%以上,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90%、稅收的70%、就業人口的60%。如今,七臺河市依然是黑龍江省重要的煤化產業基地,焦炭產量占全省的70%,煤焦油加工能力占全省的80%以上。
正如深圳憑借其勇于開拓的創新精神培育出了華為、平安、大疆等行業佼佼者,這些企業反過來也為深圳這座金融與科技并重的城市注入了強大動力。同樣地,在七臺河市,寶泰隆作為該市規模最大的煤炭企業以及唯一的上市公司,在現代煤化工產業鏈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引領作用。不僅如此,寶泰隆還積極推動七臺河市冰雪運動及冰雪經濟的蓬勃發展,為城市的高質量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早在2022年9月,寶泰隆就牽頭成立了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寶泰隆冰雪運動發展基金會,并捐贈人民幣500萬元作為初始資金。此外,基金會還計劃通過社會募捐、企業捐贈等方式籌集更多資金,以支持冰雪運動的發展。
在基金的使用上,寶泰隆冰雪公益基金采取了多措并舉的方式。一方面,依法依規獎勵在世界或國家重大賽事中取得優秀成績的教練與運動員,以激勵他們繼續努力,為國家和地方爭光。另一方面,支持七臺河市舉辦各項冰雪賽事活動,包括比賽組織、場地布置、器材購置等,以提升冰雪賽事的水平和影響力。同時,對家庭困難的冰雪運動教練員、運動員進行救助,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困難,安心訓練和比賽。
助力七臺河市生態建設,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近年來,七臺河市堅定不移地踐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作為城市發展的核心策略。這一戰略導向不僅使得七臺河市的植被生態質量得到穩步改善,更讓七臺河連續10年榮膺“國家園林城市”的殊榮,并且在黑龍江省內率先獲得“中國氣候宜居城市”的稱號,這無疑是對其持續努力的最好肯定。
數據有力證明,七臺河市的生態環境正經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黑龍江省生態氣象中心發布報告顯示:相較于2000年,2023年七臺河市的植被生態質量指數顯著攀升,提升了14.8個百分點;同時,植被覆蓋度也呈現出穩健的增長態勢,增加了8.1個百分點。上述充分展現了七臺河市在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方面取得的卓越成果。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七臺河市的企業也積極響應,其中寶泰隆公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近年來,寶泰隆公司依托“循環經濟產業鏈”的構建,大力推動企業綠色、高效和循環發展。同時,寶泰隆還密切跟蹤國際國內的碳捕獲、碳利用等先進技術,積極探索通過源頭減碳和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的途徑,致力于實現高碳產業的低碳化甚至零碳化發展。
在生態保護方面,寶泰隆通過植被恢復、土壤修復等項目,有效減少了生產活動對土地資源的破壞;通過建設污水處理系統和中水回用系統,大幅降低了水資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正因為在綠色發展、節能減排和生態保護方面的卓越表現,寶泰隆被國家發改委和國家標準委聯合授予“國家級煤化工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單位”的榮譽稱號。這不僅是對寶泰隆過去努力的認可,更是對其未來繼續走綠色發展道路的鼓勵和期待。
寶泰隆正顯著加速其從傳統煤化工領域向現代新型煤化工的轉型升級,這一戰略轉變不僅顯著提升了產品的品質與市場競爭力,更在環境保護與能源效率兩大關鍵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寶泰隆的這些努力也為七臺河市冰雪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綠色動力”,其環保實踐成為推動當地冰雪產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轉自:中國網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