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員裁掉!廣州超級富二代的造車夢碎了
曾經,他左手電競,右手造車,好不風光,眼下怎么走到如此光景?
作者?| 陳璐瑤??編輯丨張愷翀??來源?|??易簡財經
11月15日,2024廣州國際車展舉行,總部位于廣州的新能源品牌,合創汽車卻缺席了。
不僅如此,合創汽車還被曝裁撤了上海分公司所有員工,拖欠被裁員工賠償金。
多名已離職的合創汽車上海分公司人士表示:“原本與公司協商于10月31日前發放N+1的賠償金,但現在超期了半個月也沒發放賠償金,一直拖著。”
合創汽車的實控人,是合生創展的太子爺朱一航。他更廣為人知的身份,是EDG電子競技俱樂部的老板。
曾經,他左手電競,右手造車,好不風光,眼下怎么走到如此光景?
賠償金已超期半個月
合創汽車被傳暴雷,是在今年6月。
彼時,多名車主反映合創汽車上海銷售渠道幾乎全部停擺,包括商超體驗中心和分公司電話均無人接聽。
合創汽車前員工還“拉橫幅”,要求合創汽車退還跟投款。
據了解,合創公司在2018-2021年期間,分批次實行員工持股計劃,跟投人員有50余人,涉及金額超1億元人民幣。合創汽車方面此前稱,由于資金問題,員工離職時退還投資款的承諾,目前暫無法兌現。
還有合創汽車前員工表示,公司在7月底進行了大規模裁員,僅有幾十人維持基本運作。企業不僅拖欠工資,還拖欠供應商欠款。
到9月10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合創汽車上海分公司,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原因是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
同時,8月以來,合創汽車已被法院12次判決凍結其所持有廣汽乘用車(杭州)有限公司的股權,總計金額超1.5億元。
地產二代,癡迷電競
作為合創汽車背后的老板,朱一航頗有來頭。
他是合生創展集團創始人、原董事局主席朱孟依的長子。在朱孟依退居二線后,其子女朱一航、朱偉航、朱桔榕分別掌握著不同的家族產業。
其中,朱一航控制著廣東珠江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資產規模達到590億元,橫跨煤炭開采、礦產開發、鐵路、公路、港口、通訊、環保,以及電腦網絡、證券、電競、新能源汽車等多個領域生意。
但朱一航最廣為人知的,還是他的電競事業。
2012年,朱一航應朋友之邀到現場觀看了英雄聯盟S2比賽。當時,賽場上選手的精彩操作和臺下熱烈的觀賽氛圍,震撼了他。也讓他從一個普通電競愛好者轉向變成“朱老板”,有了去組建一個電競俱樂部的想法。
只花了一年時間,他就組建了電競俱樂部EDG,注冊資本1000萬元,自詡全能替補選手——“愛德朱”。EDG全名EDward Gaming中的EDward,正是朱一航的英文名。
2021年7月,EDG以3:2力壓韓國LCK賽區戰隊DK,拿下當年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冠軍,令不少人瘋狂。
在英雄聯盟職業聯賽中,EDG共五次獲得聯賽冠軍,是目前唯一一支斬獲三連冠的隊伍,這支隊伍也曾連續五年參與英雄聯盟職業聯賽,征戰LOL全球總決賽。
此外,朱一航還成立了超競集團,其中業務包括電競板塊、泛娛樂板塊、電競教育板塊和電競園區板塊。
梳理股權關系得知,EDG隸屬于上海陽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大股東是超競集團,而超競集團的大股東是朱一航,持股比例99%。
跨界造車,發展一言難盡
與電競事業相比,朱一航的造車事業,有些一言難盡。
合創汽車創立于2018年4月,是廣汽蔚來的前身。在股權結構上,廣汽集團和蔚來汽車各占45%的股份,剩余10%則歸管理層所有。
借助廣汽和蔚來的資源,廣汽蔚來僅用一年時間就推出了首款量產車型007。然而,廣汽蔚來的首款新車銷量并不理想。2020年,廣汽蔚來全年的銷量僅有508輛。
趁此機會,朱一航攜帶資本加入廣汽蔚來。
2021年2月,由珠江投資與廣汽埃安新能源共增資合創汽車24.05億元,其中朱一航出資19.23億元,持股超65%,創始人廖兵、蔚來創始人李斌均紛紛退位讓賢。之后,廣汽蔚來更名為“合創汽車”。
2021年10月,定位為純電緊湊級SUV的合創Z03正式發布。在EDG奪冠之后,合創Z03也以“EDG冠軍座駕,合創Z03”作為熱點營銷,不過并沒有掀起多大風浪。
2022年全年,合創Z03累計銷量為19499輛,在全國新能源市場上銷量占比僅0.2%。
進入2024年后,合創汽車更進入危難時刻。易車銷量榜數據顯示,今年1-7月,合創汽車的銷量,僅為4000輛。
對比起來,比亞迪海鷗一款車型,8月銷量突破4萬輛。特斯拉旗下SUV車型Model Y,月銷量多次突破4萬輛。
對于合創汽車面臨的現狀,國際智能運載科技協會秘書長張翔曾表示,合創汽車的發展歷程比較曲折,市場故事不好講,核心技術也并不清晰,在激烈的競爭下很難找到自己的市場定位。
結語
業內人士表示,朱一航左手電競,右手造車,是戰略搞錯了。如果戰略錯了,其他的努力都沒有意義。
什么叫戰略?戰略就是抓住重點,放棄次要。戰就是占領,略就是放棄,略過不重要的。對于朱一航而言,電競就是重點,造車其實是不重要的。
現在,造車領域是一片紅海,每年都涌入幾十家企業,想要殺出重圍,極為艱難。電競產業卻在經歷它的紅利期,市場規模在逐漸變大。有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電競市場規模約為1664億,且有望繼續提升。
前不久,7月26日,國內電競企業星競威武集團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敲鐘上市,成為中國電競第一股。
如今上海分公司的關閉,預示著朱一航的造車夢破碎。不如將心思好好放在電競上,比起造車,電競的未來顯然更加寬廣。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