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環比翻倍,網易有道終于要盈利了
網易有道是一家怎樣的公司?在歷經多種嘗試與探索后,能否靠“AI+教育”成功“出坑”?
文丨汪錦怡????出品丨牛刀財經(niudaocaijing)
網易有道仍在嘗試突圍之道。
11月14日,教育科技公司網易有道(NYSE:DAO)公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網易有道三季度凈收入達15.7億元,同比增長2.2%。其中經營利潤達到1.1億元,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普通股東的凈利潤為-79萬元,非常接近盈利,有望實現全年盈利。
過去幾年間,網易有道經歷了教育行業政策調整和廣告宣傳監管加強等沖擊,開始了艱難的轉型之路,推出了多款智能教育硬件產品,但大多同質化競爭嚴重并沒有突出的表現。
隨著大模型的火爆,網易有道也開始了業務聚焦,集中發力AI+教育,業績終于迎來了好轉。
網易有道是一家怎樣的公司?在歷經多種嘗試與探索后,能否靠“AI+教育”成功“出坑”?
1、增長仍存隱憂
【天眼查】信息顯示,網易有道成立于2006年,是網易為搜索市場準備的產品。2007年,推出詞典業務,為國內首個基于搜索引擎技術的互聯網詞典業務。2014年,有道對外宣布正式進軍在線教育領域。
2019年10月,網易有道成功登陸紐交所,成為網易旗下首家獨立上市的公司。但上市后的網易有道卻面臨著持續虧損的挑戰,盈利艱難。
盡管面臨著嚴重的虧損,網易有道仍提出了“AI+教育”雙輪驅動戰略,致力于將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入教育領域。2022年7月,公司發布了首款AI學習機,正式進軍AI學習機賽道。2023年7月,網易有道更是推出了國內首個教育領域垂直大模型“子曰”,并基于該大模型研發了六大創新應用。
雖然這一戰略的未來前景值得期待,但其實現過程或對公司的財務狀況造成巨大壓力。
翻看歷年財報,網易有道在2019年至2023年的營收分別為13.05億元、31.68億元、40.16億元、50.13億元和53.89億元,凈虧損分別為6.02億元、17.53億元、9.96億元、7.27億元和5.5億元。
2024年情況有了好轉。網易有道首次在第三季度實現經營利潤達正,并且單季盈利金額創歷史新高。
盡管網易有道在三季度實現了盈利,但這一盈利主要是通過削減銷售與市場費用、研發費用、管理費用實現的,第三季度毛利率較去年下降了6個百分點。這表明公司的盈利能力仍然面臨挑戰。但從長期來看,盈利狀況仍不穩定。
分業務來看,學習服務凈收入為7.7億元,同比下降19.2%,雖然環比增長近20%,但仍處于歷史低位。
智能學習硬件業務終于出現反彈,收入3.2億元,同比增長25%。但此前該業務曾連續6?個季度負增長,單季度收入曾超過4億元,上個季度收入僅有1.7億元。
盡管在線營銷服務2024?年第三季度在線營銷服務凈收入達到?4.9?億元,同比增長?45.6%,但整體市場環境變化快,廣告市場競爭激烈,未來能否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存在不確定性。
(來源:公司三季報)
另外,三季度網易向有道提供8.78億元人民幣短期貸款和1.284億美元長期貸款,來保障經營的穩健度。
2、智能硬件仍有難題待解
盡管有AI光環加持,網易有道的學習硬件之路,走的并不輕松。三季報業績回暖,智能硬件業務回暖貢獻了不少力量。但需要正視的一個情況是,網易有道的學習硬件業務仍面臨著諸多難題。
以AI學習機為例,現階段存在同質化嚴重的情況。產品功能上,大多都具備諸如自適應學習、精準教學和AI互動等特性。盡管不同品牌之間產品可能在細節上存在差異,創新性和差異化仍不明顯,較難得到用戶的認可。
其實,智能硬件已是教育企業轉型常見的工具,大有“兵家必爭之地”之勢。并且,還被科大訊飛、百度、華為等一眾科技大廠給“瞄上了”。
如AI學習機、學習智能屏等面向教育領域的智能硬件產品被大量推出。無論是技術光環,還是品牌知名度,這些大廠都不差。眾多玩家擠在賽道里“共舞”,消費者的可選擇性也越來越多,各具特色的教育智能硬件產品也會對網易有道造成一定的沖擊。
還有一點,電商平臺和短視頻平臺是網易有道智能硬件產品的主要銷售渠道。線下渠道并不是其的優勢所在,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用戶圈層的拓展。由于教育智能硬件具有較強專業性。相當一部分消費注重“眼見為實”,尤其會在實際體驗之后再決定是夠購買。與讀書郎、步步高等老牌教育企業相比,網易有道的線下渠道就顯得有些弱了,這會對其智能業務發展產生影響。
長期以來,智能硬件業務都被視為網易有道重要的業績增長點。然而,該業務出現了多個季度營收下滑,網易有道在對其銷售渠道進行重組后,情況才有所改變,出現了今年第三季度能硬件業務實現凈收入3.2億元,同比增長25.2%的成績。
從目前發展情況來看,網易有道的在線營銷服務業務大有代智能硬件業務成為“第二增長曲線”之勢。
3、AI+教育推進或不及預期
業績低迷之下,網易有道主動出擊,積極尋求突破。在AI大模型熱潮襲來的時候,網易有道反應確實夠快。
2023年7月,有道推出了國內首個教育大模型“子曰”,并同步推出了六大創新應用。同年11月,有道“子曰”教育大模型通過評估,成為首批通過完整國家備案的教育大模型。
網易有道CEO周楓在2024年上半年財報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展望未來,我們對AI+教育的廣闊前景充滿信心。我們會全力以赴推動大模型應用落地,以技術創新助力個性化教育。”
然而,當前大模型的落地仍正處在摸索階段,具體落地效果尚存不確定性。尤其是應用在容錯率更低的教育領域,還需要時間打磨和驗證。首先,AI模型在復雜知識理解和推理能力方面仍有限,無法像人類教師一樣能夠靈活引導學生思考。其次,在實時教學互動中,AI對于無法及時準確理解學生的意圖和情感,做出恰當的反饋,教學效果仍需要進一步評估。
此外,用戶認知與接受度也是一大挑戰。部分家長和學生對“AI+教育”持觀望或懷疑態度,認為傳統教育方式更靠譜。這將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AI+教育的推廣與普及。
隨著在線教育市場競爭正日益白熱化,AI+教育賽道吸引了眾多行業巨頭與新興企業的競相布局。如好未來推出了自研的數學大模型MathGPT,能為學生提供精準的數學輔導和答疑;百度旗下的小度青禾學習手機搭載了小度靈機大模型,可為學生提供?AI?互動講題、寫作指導等功能。網易有道仍需不斷創新和提升產品服務的差異化競爭力,否則市場份額面臨被擠壓風險。
二級市場上,網易有道并未能引起投資者的太大興趣。其股價自2020年出現高點47.7美元/股之后,一路下行,股價已大幅縮水,如今依舊在低位徘徊。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