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網絡欲借DeepSeek“翻身”?
春節后,A股因DeepSeek掀起熱潮,眾多概念股一時成為資本市場焦點。其中用友網絡即便業績不佳,但受益于DeepSeek概念的熱度,也迎來一波大漲行情,市值已突破600億,較股價低點翻了一倍多。而此番用友網絡“翻身”,究竟是價值重估還是擊鼓傳花呢?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
借助DeepSeek掀起的資本熱潮,用友網絡迎來了“翻身”契機。
近日,隨著用友網絡宣布用友BIP上線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智能服務,資本市場迅速作出反應,大批資金的涌入使得用友網絡的股價短短10個交易日便大漲超80%。
大漲的背后,是資本市場將用友網絡視為“AI+”概念股,主力資金持續流入,外資機構也紛紛看多,同時云業務的價值重估,也令投資者給予了用友網絡更多期待。
盡管近來股價大漲,但用友網絡的業績卻陷入了困境。根據公司發布的業績預告,用友網絡預計2024年虧損超17億元,創上市以來最大虧損記錄。
用友網絡搭上DeepSeek“快車”
在經歷漫長的低谷后,用友網絡再次收獲了資金的追捧。
近日,用友網絡宣布,用友BIP全面上線以DeepSeek-V3和DeepSeek-R1作為基座大模型的智能服務,企業客戶可以通過用友BIP3 R6智能平臺的公有云、專屬云模式使用相關服務。
公司表示,這將進一步幫助企業提升智能體構建能力,實現更加智能的商業決策和業務流程,顯著降低算力成本,為企業財務、稅務、采購、供應鏈、營銷、人力等方面數智化轉型帶來動力。
這也引發了公司在二級市場上的熱度,根據同花順數據,近十個交易日,用友網絡的漲幅高達84.66%,公司總市值也成功突破600億,來到了625.3億。截至2月14日收盤,公司股價為18.3元/股,當日漲幅為5.17%。
公開資料顯示,用友網絡的主營業務為軟件及服務業務、企業互聯網服務、互聯網金融服務等。其主要服務為云服務業務、軟件業務、金融服務業務。
不難發現,用友網絡的業務核心是云服務,而DeepSeek的開源模型顯著降低AI模型訓練和部署的算力門檻,極大地降低了企業的進入成本。這種低成本高性能的模式使得更多中小企業能夠通過云平臺進行AI模型的微調和部署,從而推動云服務的需求增長。
隨著阿里云、騰訊云等國內主流云服務商以及亞馬遜AWS、微軟Azure等國際云巨頭陸續部署DeepSeek模型,云服務提供商生態系統逐漸形成,這也將提升了云服務提供商的市場競爭力,還進一步鞏固了其在AI產業鏈中的地位,作為該賽道重要企業之一,用友網絡自然享受到了這波資本盛宴。
此外,DeepSeek打破了中國科技創新能力薄弱這一固有認知,進而促使全球資本重新審視中國科技資產的價值,于是越來越多的外資積極布局,看多A股。
高盛甚至表示,全球對沖基金在過去一周凈買入中國資產的規模創下4個月新高,并在最新研報中指出,中國在岸和離岸股票成為今年“名義凈買入量最大的市場”,并預計MSCI中國指數在中性預期下2025年有望上漲14%,樂觀預期下漲幅可達28%。
在此背景下,近日主力資金持續流入,2月11日主力資金凈流入1.03億元,2月13日主力資金凈流入6.07億元。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寧波桑田路等知名游資也曾出現在用友網絡的龍虎榜上,或進一步助推公司的股價表現。
同時,用友網絡還與近日暴漲的阿里在云計算服務領域展開深度合作。用友的多款產品已逐步遷移到阿里云平臺,通過云服務為企業客戶提供SaaS化的行業解決方案。2023年,雙方聯合發布了“用友Fast by BIP On阿里云”解決方案,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數智化服務。隨著阿里云業務的價值重估,這進一步拉升了資金對用友網絡的期待。
資本盛宴下的“暗流”
用友網絡在二級市場風光無限的背后,業績卻陷入泥潭。
1月23日晚,用友網絡公告預計去年虧損超17億元。根據業績預告,2024年用友網絡歸母凈利潤預計虧損17.2億元至19.2億元,同比下滑77.84%至98.52%,創自上市以來最大虧損。
面對巨額虧損,用友網絡表示,主要受外部宏觀環境影響,公司部分客戶需求階段性延后,導致公司全年簽約金額同比下降。公司預計實現營業收入91億元到92億元,同比下降6.1%-7.1%。此外,公司研發投入形成的無形資產攤銷金額同比增加約3億元。
此外,2024年的業績預告中,用友網絡表示員工數量較2024年初減少約3700人。2023年全年,用友網絡員工總數減少434人;2024年減員數差不多是2023年9倍,而裁員要支付補償金,對公司又是雪上加霜,2024年離職補償金支出增加了1.4億元。
令人意外的是,巨虧的業績預報披露后,用友網絡在次日反而收獲漲停,除了DeepSeek的熱度外,部分聲音對此解讀為利空落地。因為2024前三個季度,用友網絡的虧損就超過14億元,并且進入第四季度業務也未見明顯的改善跡象。
用友網絡的業績頹勢,并不是2024年剛剛開始的。事實上,近年來,用友網絡業績持續潰敗,2019年到2023年,凈利潤已經連續下滑,2023年公司的業績徹底來到“水下”,這一年公司的凈利潤巨虧9.67億,同比暴跌541.28%。
更令用友網絡“頭疼”的是,公司的償債壓力也在變大。截至2024年3季度末,公司的短期借款高達39.24億,但期末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26.13億。
或為扭轉困局,2025年初用友網絡發布了“換帥”公告,2024年年初以來上任還不到一年的公司總裁陳強兵申請辭去所擔任的公司總裁職務,曾擔任SAP全球執行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的黃陳宏則成為公司總裁。
王文京的資本謀局
雖然用友網絡市值一度高達1800億,但這也僅是王文京資本版圖的一部分。
1988年,24歲的王文京辭去了國務院某直屬機關的穩定工作,與同事蘇啟強一起,帶著借來的5萬元,在北京中關村創辦了用友公司。起初,公司名為“用友財務軟件服務社”,辦公地點僅9平方米。
此后,憑借敏銳的市場洞察和技術創新,王文京迅速將公司做成了中國最大的財務軟件公司,并于2001年成功上市。此后,王文京帶領用友轉型,從傳統ERP軟件邁向云服務與數字化平臺,推出用友BIP,推動企業數智化轉型。
近年來,王文京積極推動用友網絡的多元化布局,通過分拆子公司獨立發展并計劃上市,以實現業務拓展和資本市場的突破。
具體來看,2023年5月,用友汽車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現更名為“友車科技”)成功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價為33.99元/股,募集資金12.26億元,遠超原計劃的5.63億元。
同年8月,用友金融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北交所審核,成功過會。然而,2024年10月,用友金融及其保薦機構華泰聯合證券主動向北交所提交了撤回IPO注冊申請文件,終止了上市進程。這是繼聚合科技后,北交所當年第二家過會后撤單的IPO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用友金融的上市籌備始于2021年4月23日,當時公司向全國股轉系統提交了精選層掛牌輔導備案材料,并于同年9月7日獲得受理。隨著北交所的成立,公司于2021年11月-12月將上市目標從精選層掛牌變更為北交所上市。然而,歷經三年多的籌備與審核,用友金融最終未能如愿。
此外,作為用友網絡分拆的子公司,新道科技也曾沖擊北交所上市,但其IPO進程在2022年12月因市場環境等因素撤回申請;而曾在港股主板上市的暢捷通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則在2021年啟動創業板上市輔導,計劃回歸A股。
對于王文京來說,deepseek帶來的資本熱潮,或扭轉用友網絡此前的股價頹勢。
責任編輯 | 陳斌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