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折扣超市,鳴鳴很忙急尋護城河
發展自有品牌以及向折扣超市轉型是鳴鳴很忙打破愈加內卷的競爭格局的重要嘗試,但是否會成為破局關鍵,主要取決于如何在低價、質量、規模之間找到平衡,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2025年量販零食行業將會迎來更加激烈的競爭和角逐。
撰文 | 張宇??編輯 | 楊勇??來源 |? DoNews
量販零食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近日,鳴鳴很忙在“2025鳴鳴很忙省錢戰略發布會”上宣布,正式推出“趙一鳴省錢超市”,新增百貨日化、文具潮玩、烘焙、雞蛋、鮮食和低溫凍品專區,以進一步拓展經營范圍。與此同時,鳴鳴很忙還上線了自有品牌,涵蓋肉食類、生活日化、酒類、牛奶鮮奶等品類,加速從低價競爭向低成本競爭轉型。
此外,2024年鳴鳴很忙的零售額突破555億元,門店數量超過15000家。根據全球知名咨詢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認證,鳴鳴很忙為“全國零食連鎖行業領導品牌”及“全國零食連鎖行業門店數第一”。
鳴鳴很忙的門店數量迅速增長始于一場戰略合并。2023年11月,零食很忙與趙一鳴零食纏斗數年無果,最終宣布戰略合并并更名為鳴鳴很忙。到了2024年6月,鳴鳴很忙的門店數量突破10000家,成為量販零食行業首個萬店品牌。
戰略合并不僅使鳴鳴很忙成為了“巨無霸”,而且在溢價能力、供應鏈、品牌效應等層面的話語權均得到加強。不過,近年來崛起的量販零食品牌越來越多,門店布局也越來越密集,同質化競爭十分嚴重,盡管門店數量超過15000家,可價格仍是其手中唯一的武器。
01.自有品牌難破局
鳴鳴很忙的護城河并不寬廣,其主要通過低價競爭換取生存空間,但這絕非長久之計,于是鳴鳴很忙將加固護城河的關鍵瞄向了自有品牌。
低價競爭策略曾是鳴鳴很忙的“殺手锏”:一方面,低價可以吸引消費者放心消費,并且增加復購頻率;另一方面,低價可以增加產品購買量,消費者也會因低價嘗試購買更多產品。
但低價競爭策略也存在不少隱憂,比如鳴鳴很忙難免會面臨同質化嚴重的困境。由于要對成本進行控制,意味著鳴鳴很忙在選品和品牌合作方面勢必難以與競爭對手形成明顯的差異化,這就出現了雖然量販零食品牌不同,但在產品品類和品牌上卻趨于雷同的情況。同時,鳴鳴很忙的目標消費群體也與競爭對手高度一致,使得消費者難以建立品牌忠誠度,只能依賴低價策略吸引消費者,而一旦不打折,門店客流量就會大幅減少。
如何打破這一競爭格局,是鳴鳴很忙能否長遠發展的關鍵。
鳴鳴很忙創始人趙定認為,發展自有品牌是破除同質化嚴重的解法之一。事實上,通過發展自有品牌獲取新增量已有成功案例。山姆會員商店、胖東來等已經證明,發展自有品牌是提升品牌力、產品差異化和優化利潤空間的有效方法。
2024年山姆會員店自有品牌占比已達30%以上,占銷售額的1/3以上,自有品牌已成為山姆會員商店增長最快的品類之一。而胖東來董事長于東來則表示,截至2024年11月,胖東來自有品牌SKU共100多個,銷售額已經達到11億元。
發展自有品牌的意義遠不止于此,其還能優化供應鏈、控制生產成本并提升產品品質,從而擺脫低價競爭,實現“高質價比”。如此一來,鳴鳴很忙就能成功拓寬護城河。
不過,鳴鳴很忙在發展自有品牌的道路上也面臨諸多困境。
首先是來自供應商的阻力。鳴鳴很忙自有品牌的核心是“高質價比”,比如1.9元600毫升1瓶的無糖烏龍茶、29.8元一提的全脂純牛奶(12盒)、9.9元一提(6包)的面巾紙等,但這要求供應商必須要把生產成本壓縮到極限,由于利潤空間太小,導致供應商的積極性不高。此外,鳴鳴很忙的自有品牌發展前景難以預測,如果其自有品牌發展不順,不僅會使供應商的業務受到影響,而且還可能導致前期的投入成本難以收回。
其次是自由品牌知名度的限制。由于鳴鳴很忙的自有品牌處于發展初期,知名度較低,難以吸引消費者嘗試購買。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提升知名度,鳴鳴很忙不僅很難建立起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而且經銷商也不愿意代理銷量不好的自有品牌產品,這無疑會進一步限制自有品牌的發展。
可見,鳴鳴很忙想通過發展自有品牌破局并非易事。
02.轉型折扣超市不易
折扣超市已成為量販零食行業擴張的方向。除了鳴鳴很忙推出“趙一鳴省錢超市”外,萬辰集團旗下來優品也于2024年12月正式發布“來優品省錢超市”,其首家門店于2025年1月開業,其門店面積達到300平方米,從休閑零食、米面糧油到生活用品應有盡有,SKU多達3000余個。
同時向折扣超市轉型的量販零食品牌還有很多,比如零食有鳴推出“零食有鳴批發超市”、零食優選推出“惠真批發超市”,以及來伊份全國首家倉儲會員店已經正式營業。
量販零食行業集體闖關折扣超市不難理解。過去數年,各大量販零食品牌的門店密度不斷升高,市場趨于飽和,導致利潤空間被嚴重壓縮。而量販零食門店與折扣超市的屬性相近,目標群體也有重疊,因此更利于快速打開新的突破口。
但折扣超市真的是門好生意嗎?事實或許并非如此。
折扣超市的產品品類豐富多樣,涵蓋食品、生活用品、生鮮等多個品類,遠遠超過了量販零食品牌原有的產品品類,這意味著需要更大的門店面積,也意味著成倍增長的房租成本,而門店面積和產品品類的增加自然帶來了人力成本的顯著增加。不僅如此,折扣超市需要在多個方面進行大量的資金投入,比如需要購置新貨架、陳列設備、冷藏設備等,以適應不同產品的展示和銷售需求。
向折扣超市轉型還需要重新整合供應鏈和優化物流配送體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物流配送體系,由于折扣超市的產品特性差異較大,導致物流配送要求各不相同,比如生鮮產品需要嚴格的冷鏈運輸。量販零食品牌在轉型過程中,如果缺乏對物流配送體系的優化,將導致物流成本大幅上升,以及配送效率低下,難免會影響產品的供應和銷售。
此外,從量販零食門店轉型為折扣超市必然會導致產品管理難度變大,進而容易產生庫存管理不當、產品臨期等風險的出現。
事實上,折扣超市領域的玩家不在少數,但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卻不多,比如“折扣超市鼻祖”比宜德,自2016年進入中國市場后迅速崛起,擁有超過200家門店,但由于過度依賴外部融資,造血能力有限,最終導致其資金鏈斷裂,于2023年12月宣布暫停營業。
03.食品安全危機待解
在“2025鳴鳴很忙省錢戰略發布會”上,趙定多次提及食品安全和健康理念,“因為對食品安全、產品有一些自己的想法,鳴鳴很忙自有品牌應運而生。”
食品安全危機一直是制約鳴鳴很忙發展的瓶頸。在消費者投訴平臺黑貓投訴上,目前零食很忙共涉及投訴事件572起,投訴原因涉及商品發霉變質、長毛、吃出異物,甚至有消費者從飲料中喝出蒼蠅,大部分都與食品安全問題有關。趙一鳴零食所涉及投訴事件也超過了840起,投訴原因大致相同。
2024年8月,趙一鳴零食在三天時間里被監管部門兩次點名產品不合格。在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披露關于1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中,有2批來自于趙一鳴零食店。兩天后,市場監管局再次披露一則關于18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其中再次出現了趙一鳴零食店的身影。
此外,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官網顯示,趙一鳴零食旗下的多家加盟店遭受過行政處罰,有的門店是尚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便從事食品經營活動,有的門店則是經營標簽不符合規定的速凍食品,還有的門店是因為銷售過期零食則被處罰。
食品安全一向是重中之重,由于鳴鳴很忙的產品全部源自供應商,在質量方面存在監管難的問題,但如果不能控制管理好產品質量,無疑會對其品牌形象造成惡劣影響。對此,鳴鳴很忙將“六審六檢”食安體系進行了全面升級,不僅自建了品控實驗室,而且還為每一件產品賦予了溯源二維碼,但鳴鳴很忙能否就此終結食品安全危機,仍是一個未知數。
發展自有品牌以及向折扣超市轉型是鳴鳴很忙打破愈加內卷的競爭格局的重要嘗試,但是否會成為破局關鍵,主要取決于如何在低價、質量、規模之間找到平衡,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2025年量販零食行業將會迎來更加激烈的競爭和角逐。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