鹵味低谷下,周黑鴨打出調料牌
鴨脖啃不動,調料就能行?
撰文|H.H? 編輯|楊勇? 來源 | 氫消費出品
眼看鹵味的銷量每況愈下,周黑鴨也開始打起了副業牌。
結合3月底所發布的財報來看,2024年周黑鴨陷入了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降的窘境。財報顯示,2024年周黑鴨營收24.51億,同比下滑10.66%;凈利潤0.98億,同比下滑15.03%,業績下滑的同時門店數量還減少了785家。
為了應對當下的困境,周黑鴨打出了復合調味品這張副牌。前不久周黑鴨通過微信公眾號發文稱,公司和四川申唐產業集團展開合作將會共同開發“嘎嘎香”系列復合調味品業務,首款產品聚焦在了小龍蝦調料上。
不可否認,雙輪驅動比僅僅抓住鹵味這個單一品類的成功率要高,只是周黑鴨在復合調味品市場中究竟能掀起多大的浪花呢?
鴨脖賣不動,價格是原罪
鹵味行業的壓力,在周黑鴨的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前段時間,周黑鴨發布了2024年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周黑鴨總營收為24.51億,同比下滑10.66%;凈利潤0.98億,同比下滑15.03%,要知道這還是原材料采購價格大幅下降所呈現出的結果。
圖源:周黑鴨財報
業績不佳的同時,周黑鴨的門店規模也在逐步收縮。截止到2024年底,周黑鴨旗下門店總數為3031家,相較于2023年凈減少785家。
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周黑鴨官方表示主要是因為經濟環境下有效需求不足所導致的銷量下降,合理優化關閉低效門店等策略調整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銷售損失。不過,事實果真如此嗎?
前不久,有關“鹵制品三巨頭大幅關店網友吐槽吃不起”的話題沖上微博熱搜,閱讀量超過8000萬,引發網友熱議。不少消費者在下方評論稱“隨便拿一點就要大幾十元”、“明明可以搶,卻還給了我一些鴨脖”…有關鹵味價格越來越貴的話題,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能看到。
事實上,以“鹵味三巨頭”為代表的連鎖品牌價格的確在水漲船高。據中銀國際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周黑鴨的鴨脖單價為45元每斤,到2023年時便增長到了60元左右。其他食品如鴨翅、鴨腸等,換算下來周黑鴨的價格在60元每斤和130元每斤左右,遠遠超過日常食材的售價。
不僅是周黑鴨,絕味食品同樣如此。早在2022年,絕味食品曾在一年之內進行了兩次漲價,累計漲價幅度超過10%。鹵味食品價格持續上漲,以至于在各種刺客之后又出現了“鹵味刺客”。
橫向對比來看,在整個鹵味賽道不及預期的當下,走下坡路的又何止周黑鴨一個?數據顯示,2024年絕味食品營收62.57億,同比下滑13.84%;歸屬凈利潤2.27億,同比下滑34.04%。煌上煌實現營收17.39億,同比下滑9.44%;歸屬凈利潤0.4億,同比下滑更是達到了42.86%。
或許是為了避免引起“恐慌”,2024年財報中絕味食品取消了對門店數量的披露,據窄門餐眼所公布的數據,2024年絕味食品的閉店數量恐怕已經超過3000家。值得一提的是,煌上煌的門店總數在2024年也凈減少了837家。
為了積極自救,自2017年上市以來首次出現營收負增長的絕味食品曾在廣告投入方面持續加大力度,僅廣告宣傳費用就同比增長了66.92%至2.17億元。2024年7月,絕味食品還簽約范丞丞作為首位品牌代言人,只可惜未能助其扭轉頹勢。
頗可玩味的是,在業績表現并不理想的2024年,鹵味三巨頭的毛利率卻都獲得了增長。周黑鴨毛利率增長到56.8%,絕味食品和煌上煌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準備靠多元化緩解?
和絕味食品主打營銷牌不同,周黑鴨把自救策略壓在了多元化這條路上。
4月2日,周黑鴨官宣和四川申唐產業集團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二者共同成立的四川周黑鴨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用于共同開發復合調味品和方便速食產品,高調宣布進軍調味品賽道。?
那么,周黑鴨合作的申唐產業集團究竟是什么來頭?公開資料顯示,申唐產業集團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集合了復合調料、休閑食品等從研發到銷售于一體的食品公司,目前在四川擁有三大生產基地,合作的連鎖餐飲品牌中包括海底撈、米村拌飯等頭部企業。
從對合作方的篩選方面,周黑鴨的選擇本身并沒有錯。據周黑鴨董事長周富裕表示,雙方合作推出的“嘎嘎香”系列計劃在2025年上架不少于10款復合調味品及方便速食產品,除了進入周黑鴨旗下3000多家門店外,還要在各大商超和線上電商平臺同步銷售。或許是為了迎接夏季來臨,周黑鴨官方所發布的圖片中最先曬出了小龍蝦調料產品。
事實上,就在今年3月周黑鴨就為山姆超市提供了專供經典鹵料包,售價65.9元,不少消費者表示堪稱“懶人福音”。周黑鴨此舉在當時就被外界人士解讀為拓展廚房消費的新場景,沒想到還沒過多久就官宣了和申唐產業集團的合作。
換個角度來看,周黑鴨進入復合調味料賽道也就意味著接下來要通過“鹵味食品”和“復合調味料”兩條腿走路。不過就實際情況而言,周黑鴨的多元化之路遠不止于此。
早在2017年,周黑鴨就曾推出過子品牌“聚一蝦”,2018年推出“周小泡”氣泡水,爆款單品“小龍蝦蝦球”在2022年終端銷售額達2.3億。到了2024年周黑鴨的跨界熱潮更是沒有絲毫的消退,在這之中就包括推出椰子水、和鹽津鋪子合作上新虎皮鱈魚豆腐、和瑪氏聯名推出辣味彩虹糖等。
可以說在跨界嘗試多元化這條路上,周黑鴨一直都在行動中。只不過和此前的大幅跨界不同,最近官宣進入復合調味料賽道,多少還和自己的鹵味主業有所關聯。
周黑鴨在尋找新增量的同時,競爭對手們也并沒有閑著。絕味食品除了打營銷牌,2024年9月還開始賣起了奶茶,在長沙所開設的4家門店中推出紅豆布丁和椰椰爆珠奶綠等兩款飲品。煌上煌曾和周黑鴨聯名瑪氏類似,試圖通過收購切入糖果賽道,只可惜雙方最終未能達成一致。
一定程度上,鹵味連鎖品牌靠門店規模化擴張來實現營收增長,如今隨著此前維系多年的平衡被逐漸打破,巨頭們必須要主動尋找新的出路。只不過,僅僅靠推出新的產品線或進行更大幅度的跨界,就能夠拯救自身于泥潭之中嗎?
破局之路還能往哪兒走?
目前國內整個鹵制品賽道增速放緩,已是不爭的事實。據紅餐產業研究院所發布的數據,2023年我國鹵味市場規模約3180億元,同比增長6.82%;鹵味相關企業的注冊量卻在2023年達到了1.5萬家,同比增長15.38%,企業注冊量增速兩倍于市場規模的增長,這就意味著整個行業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
反觀周黑鴨切入的復合調味品賽道,據艾媒咨詢數據,2024年我國復合調味品的市場規模為6871億,同比增長16%,預計到2027年這一規模將會突破萬億。在業內人士看來,國內整個復合調味品市場還會保持著10%以上的年增長率,周黑鴨把復合調味品作為自己的第二增長引擎也就不足為奇了。?
圖源:艾媒咨詢
不過目前周黑鴨靠著鹵味和調味品雙引擎策略,究竟能否拯救自己短時間內其實并不好說,甚至有人認為周黑鴨可能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事實上,復合調味品市場之所以能夠有著不錯的增長前景,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不會做飯星人”的推動。畢竟對大多數做飯小白而言,即便參考教學視頻也很難弄懂大廚口中的“少許”究竟是多少?復合調味品的好處就在于每份產品的配比已經固定,做飯小白在便利性的加持下也能夠輕松拿捏且具備不錯的口味。
如今在小紅書上有關教人做鹵味的種草筆記隨處可見,甚至還能夠看到在家制作周黑鴨的視頻,點贊量高達數十萬。在相關視頻的評論區有網友表示,“以后再也不在外面買鹵味了,使用調料包家里就能解決”。
圖源:小紅書
這正是部分并不看好周黑鴨進入復合調味品賽道的關鍵原因,畢竟如果大家都已經學會在家里制作,反過來又可能進一步影響周黑鴨等鹵味巨頭的實際銷量。
那么,對周黑鴨等鹵味巨頭而言,還有哪些破局之路能夠嘗試呢?
首先是要在產品創新端持續發力,不斷有新品推出是消費品牌能夠持續吸引目標群體的核心動力。2024年周黑鴨曾推出了麻辣雞絲、干煸辣子雞等新品,月銷量能夠達到18萬盒,去年國慶期間所推出的6.9元換購活動更是使得當日核銷訂單量超過12萬單。
其次,周黑鴨也在把重心逐漸往供應鏈和渠道方面遷移。從2012年就開始應用的氣調包裝,到后來具有更高水準的保鮮技術以及整個車間對衛生與安全的高標準,周黑鴨對供應鏈體系的重視程度可以說是相當之高。
不僅如此,渠道方面周黑鴨線上線下也在同步發力,2024年關掉的大部分是比較低效的門店,再加上入駐永輝超市和零食很忙等連鎖賣場,周黑鴨在觸及消費者方面正穩步提升中。
新消費時代的熱潮往往來得快,去的也快。周黑鴨在向多元化進軍的過程中,若能保證產品創新并通過供應鏈等方面適當降低價格,抓住更多的年輕消費群體自然水到渠成。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