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連續暴雷,盒馬的底線在哪里?
食品安全連續暴雷,盒馬的底線在哪里?
多寶魚、庫爾勒香梨、無抗雞蛋、獼猴桃……最近,盒馬售賣的商品屢屢被曝出食品安全問題。
5月15日,據媒體報道,南京市江寧區市場監管局日前通過南京市江寧區人民政府官網公布一則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公告中,有4批次樣品不合格。其中,南京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第九分公司銷售的即食綠心獼猴桃被檢測出氯吡脲為0.085mg/kg,高于國家規定的0.05mg/kg。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那么,氯吡脲超標有何危害呢?據悉,氯吡脲就是“膨大劑”,能夠提高座果率和促進果實增大。不過,有專家告訴“澎湃新聞”,通常不會出現問題。即使氯吡脲超量,其限量值也存在較大安全邊際。更何況,一般來說,人們也不會每天都攝入膨大劑超標的獼猴桃。
不過,即便如此,此事還是在網上引起了討論。有網友表示,“不放心了”,“完了”。還有網友發出疑問,“這么大的商超采購東西都不檢測嗎?”不過,也有網友認為,超的不多,盒馬很良心了。
就此事,盒馬官方客服表示,會向供應商了解具體情況,盡快處理。若有顧客買到該批次的商品,也會進行處理。
圖片來源:罐頭圖庫
值得注意的是,近來,盒馬已經多次觸碰食品安全紅線。5月8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食品安全“你點我檢”專項抽檢情況,結果顯示,一批次來自小町蛋業的,在盒馬銷售的保潔無抗鮮雞蛋,被檢測出甲氧芐啶是國家規定最大殘留限量值的1.3倍,同時還被檢測出,允許用作治療但不得在動物性食品中被檢測出的地美硝唑。長期大量食用甲氧芐啶殘留超標或檢出地美硝唑的食品,會影響人體健康。
事后,盒馬方面表示,2月底已與該供應商暫停合作。購買了涉事批次雞蛋的消費者,可憑借往期訂單證明申請退款。然而,在盒馬給出解決辦法后,新的爭議出現了。據“黑貓投訴”報道,有網友發帖稱,今年購買該雞蛋的訂單無故消失,只能查到去年的,懷疑被盒馬自動刪除。還有網友稱,盒馬以“購買商品不涉及抽檢批次”為由,拒絕為其購買的該款雞蛋退款。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4月25日,合肥市蜀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2025年第13期食品監督抽檢信息。結果顯示,合肥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第七分公司銷售的一批次庫爾勒香梨,乙螨唑指標是規定最大殘留限量值的兩倍多。乙螨唑屬于二苯基惡唑啉衍生物殺螨劑,有觸殺和胃毒作用,無內吸性,但有較強的滲透能力,耐雨水沖刷。
除此以外,湖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檢測出杭州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德清銀泰城分公司銷售的多寶魚,甲硝唑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更早之前,盒馬濟南分公司因粑粑柑、芒果農殘超標被行政處罰;其銷售的芹菜、豆角先后被檢出毒死蜱、克百威殘留超標。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有觀點認為,食品安全問題頻發,或是盒馬擴張背后的“成長陣痛”。據“36氪”報道,2024年,盒馬開設了72家門店,盒馬鮮生大店數量達到430家。2025財年,盒馬計劃進駐幾十個新城市,開設近百家門店。另外,據媒體報道,今年,盒馬還提出了“1+N戰略”,即1家盒馬鮮生店+多個前置倉,此舉被認為是聚焦即時零售的關鍵布局,能鞏固盒馬在即時零售領域的競爭力。不斷擴張的規模,對盒馬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和品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在最近的幾次食品安全問題中,盒馬的處理也引發了外界對其應對措施及售后的質疑。保潔無抗鮮雞蛋抽檢不合格事件持續發酵,但截至5月16日,盒馬未就此事進行詳細說明。涉事產品供應商小町蛋業董事長楊伶俐告訴“財聯社”,復檢機構表示需要盒馬提出申請,其也提醒了盒馬,但盒馬并未在規定時間內提交復檢。除此以外,盒馬的售后處理也無法讓部分消費者滿意,有消費者表示,怎么證明其他批次的雞蛋沒有問題?
盒馬頻發的食品安全問題,絕非單一環節的偶然疏漏,而是經銷商管理粗放、品控體系漏洞等多重隱患的集中爆發。當企業屢屢出現疏漏,品牌信任很可能面臨考驗。盒馬的例子也警示零售行業,在追求規模增長的同時,必須將食品安全作為不可逾越的底線。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