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萬億杠桿帝國是如何煉成的?
安邦萬億帝國駛向何方,備受關注。
作者:張銀銀
來源:杠桿游戲
安邦帝國再一次站在風口浪尖。
4月27日,安邦人壽在其官網,發布了《安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度信息披露報告》。根據這份年報,截至2016年末安邦人壽總資產達1.45萬億元人民幣。在此頭一年,2015年末,安邦人壽總資產也已逼近萬億。
不過,在2014年末,安邦人壽資產總計僅0.1萬億,更早之前的2013年為170億。3年時間,資產增加80余倍。如果時間繼續回溯,2010年安邦人壽成立的那一年末,該公司資產總計5億元。
誰又能料到?6年時間,一個萬億帝國即長成。這是怎么一個故事,厲害的調查媒體曾有過多篇深入的報道,總結起來其實就一句話:
突破險資政策限制,開啟萬能險層層加杠桿之路,實現資產快速倍增。
期間的驚心動魄和狗血劇情,江湖上已有很多流傳,真真假假早晚會真相大白。杠桿游戲主創張銀銀不是調查記者,無法求證和深入采訪,只能利用可見的財務披露和保監會文件,簡單還原一下安邦萬億帝國的杠桿之路。
1、一出生即非一般高的注冊資本。
在2010年時,如果一家民企要搞保險公司,首先是不容易的。更不容易的是,安邦人壽彼時的注冊資本已高達37.9億元。2012年成立的前海人壽,背后的姚老板同樣胸懷大志,起航注冊資本只有10億元。
安邦人壽這個注冊資本也意味著,其一出生就是要干大事的。要搞出或者叫要引領,中國資本市場大變局、創世紀。石破天。
時間來到2015年,安邦人壽已經引起注意,但依舊勢如破竹,為了滿足更好發展,其將注冊資本從117.9億元增加到307.9億元。2016年,安邦人壽的注冊資本沒有再增加。但其資產增長的量級,足以驚呆全世界;
2、突破政策的能力。
站在今天再去回溯歷史,有些事情很清晰了。2004年出臺的那版《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暫行規定》,要求,發起設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保險公司或者保險集團公司,需經營保險業務8年以上,凈資產不低于10億元人民幣,總資產不低于50億元。
到了2011年4月7日,保監會發布“關于調整《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管理暫行規定》有關規定的通知”。有六項調整,基本都是提高設立門檻。僅有一項是放松設立條件——設立方需經營保險業務8年以上的規定變為經營保險業務5年以上,且相關調整即時生效。
2011年4月18日,保監會批復安邦財險籌建安邦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2011年5月,批復安邦資管公司開業,一個月完成籌建,公司注冊資本3億元。
媒體曾注意到,彼時安邦財險成立7年,尚不滿足原規定。不過,保監會調整規定后ok了,安邦資產管理公司成為新規下第一家批復成立的資產管理公司。
后來媒體還有更多的細節披露。《CX新世紀周刊》(現更名為《CX周刊》)2015年初曾報道,保監會人士告訴CX記者,審批快是因為吳小H親力親為。他常常出現在保監會,親自督促審批過程,而且往往是這邊遞交著審批,那邊同步準備著籌備工作。
保監會到底姓什么,這是誰監誰啊?
更多的事情就不必寫了,你懂;
3、比不了的背景杠桿。
南周曾為此道歉,杠桿游戲也不多說,去搜索一下應該就明白了。
譬如一例,2008年汶川大地Z后,成都市承諾調整市級機關南遷計劃,對已建成的新行政中心處置變現,處置變現所得收入全部用于受災群眾安置和災后重建。2010年8月,安邦財險出資4.92億元購置了原成都市行政辦公中心1號樓、2號樓房產。
掛牌期間,只有安邦財險一家遞交了保證金和相關材料。受讓條件很苛刻,要求是知名大型金融機構,注冊資本金不低于50億元,省級分支機構不少于30家,進入四川市場的時間不低于5年……安邦正好。
在四川,安邦系還有很多有趣的公司。
離婚與否、陳公子、朱公子……沒有非一般的背景,上此種種你敢設想?不管是最大程度利用了這些背景,是訛是詐,又怎樣?豪杰。
他出生普通,但不再是普通人。只是,未來會不會從天上回到人間?
4、什么叫體量巨大的杠桿?
全世界沒多少企業負債總額比安邦高。2011年拿下北京CBD不可多得的地塊、收購成都農商行后,安邦在資本市場以黑馬姿態干了很多場驚天地的大事,并引領風潮。寶能系、生命系、恒大系……個個都玩起了險資杠桿收購游戲。無論安邦還是其他系,這些杠桿游戲的細節如果挨個講,十天十夜恐怕也說不完。
杠桿游戲就說個總結的數字吧,安邦人壽2016年度信息披露報告顯示,安邦人壽負債總計1.37萬億。如上文所述,2016年末其總資產為1.45萬億。
當然,債務組成很復雜,不能一概而論。譬如恒大債務也極高,但人家的土地儲備那也是宇宙級。而安邦人壽的資產中投資性房地產有175.6億元、固定資產500.5億元、在建工程143.3億元。對了,安邦人壽貨幣資金還有1306億元。
即便如此,背后的杠桿可以粗略計算。307.9億元的注冊資本,玩轉如此高的資產。這6年里,安邦的杠桿游戲玩得該是多嗨;
5、什么叫撬動全球市場的杠桿?
海外資產約占安邦人壽六成資產。在國內玩不算什么,牛的是玩遍全球,買買買就不必一一列舉。
按照安邦人壽2016年度信息披露報告,其海外(包括香港)資產余額合計為8709.52億元,中國地區資產余額為5816.09億元,海外資產約占安邦人壽總資產近六成。
如此之巨的海外資產,是不是隨便一陣風即可攪動全球資本市場。厲害可以設想,這或許也是資產的安全閥。如果需要去杠桿,有什么需要查,怎么動刀是個難題。
而安邦人壽母公司報表口徑下5738.09億元資產中,萬能險業務占比逾七成。之于國內,這個體量也驚人,要確保局部風險不擴散,這得需要多深厚的手術功力。國內誰有能力來動這個手術?
6、未雨綢繆的風險應對能力。
過去幾年的大風大浪都挺過去了,安邦的風險應對能力已經被證實。不過,那也屬于過去,未來誰知道呢?
在安邦人壽2016年度信息披露報告中,有一段話引起了杠桿游戲主創張銀銀的注意。在此和各位桿友分享:
公司在統一指揮下主動、有效地防范聲譽風險和應對聲譽事件,最大程度地減少對社會公眾造成的損失和利益相關方對自身的負面影響。公司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和品牌管理,完善公司治理,強化信息披露管理,認真履行社會責任,維護良好的企業形象。同時,公司還由品牌管理部門組織調查、監測小組,對企業內外部環境作詳細周密的分析,健全輿情監測機制,制定了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可操作性強的危機公關管理計劃,分別從品牌風險的預測、防范、識別、處理及善后等五個方面控制風險發生。在防范風險上,逐步建立由總分公司及各分支機構相關人員對各大媒體實施監控體系,包括與專業公司媒體簽訂合同,24 小時監控相關新聞報道,以此控制聲譽風險。
披露夠坦誠!
7、萬億杠桿帝國面臨碎裂?
2017年4月27日,安邦概念股集體啞火。
CX傳媒的楊巧伶報道,安邦保險集團旗下安邦人壽、安邦財險一季度末凈現金流均現負值。4月27日,安邦人壽、安邦財險披露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安邦人壽、安邦財險一季度末凈現金流分別為-57.04億元、-191.02億元,而在2016年四季度末,安邦人壽、安邦財險凈現金流分別為260億元、890.02億元。
禍不單行。安邦保險與美國信保人壽(Fidelity &Guaranty Life)間總價16億美元的并購交易,在協議簽署一年半后受阻于東道國審批,4月17日宣布流產。
一時間傳言四起。
安邦萬億帝國駛向何方,備受關注。
本文數據及資料除公開報道外,全部源自安邦人壽歷年信息披露報告及保監會文件。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