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天只能撐到月底、易買得全線撤出,韓資零售大潰敗,不僅僅是“薩德”惹的禍
韓系樂天在中國每月營業額損失近6億!只能撐到月底了!
今年三月“薩德”爭端發生之時,
網絡上曾盛傳樂天集團會長辛東彬放言:
“不用擔心,他們非常市儈,無骨氣無血性,我們降價他們就買。根據以往的經驗,他們最多抵制一段時間,像刮陣風。”
雖然事后樂天集團急著撇清關系,
申明“樂天集團會長辛東彬稱中國人非常市儈,無骨氣無血性”為假新聞。
但韓國媒體對此不以為然。
“樂天從中國撤出,不啻為一個轉危為安的契機”,
韓國《亞細亞經濟》3月6日以此為題稱,韓國Hi投資證券分析師李尚賢(音)認為,
預計未來將有更多的樂天瑪特相繼遭遇停業命運。
“不過,如果樂天因不堪中國當局的進一步報復而選擇從中國市場撤出,不啻為一個轉危為安的契機。”
他稱,像樂天購物這樣的零售業公司在華擁有約120家店面(5家百貨店、99家瑪特、16家超市),
但去年樂天百貨店和樂天瑪特的海外營業損失額分別高達830億韓元和240億韓元,其中80%—90%損失發生在中國市場。
“因此,如果樂天零售業從中國撤出,業績反而會得到改善。”
顯然,韓國方面的估計是過于樂觀了。
韓系超市大潰敗
截至目前,樂天瑪特99家在華賣場中有87家被停業整頓,處于關門狀態。
其余賣場也因受“拒買運動”影響,銷售額驟減至四分之一。
樂天瑪特方面人士介紹說:
“在華賣場幾乎未能提升銷售額,但當地員工的工資和賣場租金等每月需要支出9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4億元)以上,截至目前的損失額達到5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9.9億元)”,
“如果這種狀況持續到年底,損失規模將達到1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9.7億元)。”
韓國《朝鮮日報》網站8月4日報道稱:
不僅是樂天瑪特,
如果加上訪韓中國游客驟減造成的免稅店和酒店銷售額損失,
“薩德”爭端帶來的樂天集團整體損失規模將超過2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19.5億元)。
無獨有偶,今年5月,韓國新世界集團副會長鄭溶鎮親口表態,旗下超市品牌易買得將全線撤出中國市場。
這個在韓國本土收購過沃爾瑪、擠走過家樂福,
一度占據逾30%市場份額的韓國最大大型超市品牌,
在進駐中國20年后,最終黯然離場。
最后那根稻草
不可否認,“薩德”事件對于樂天瑪特造成了巨大負面影響,
但韓系超市的潰敗,正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而“薩德事件”也只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早在2011年底,樂天瑪特就已經被曝出在華業績不佳、連續3年虧損的消息。
而易買得更是早已勢頹。
面對曾經“到2014年,易買得在華門店要達到100家,進入中國超市排名前五強”的豪言,
易買得的發展實屬“打臉”。
在進入中國市場整整6年之后,易買得才開出了其在華的第二家門店,
到2011年底“斷臂自救”之時,整整14年時間里,易買得總共僅開出27家門店,平均每半年方才開出一家門店。
即便在易買得中國最為“激進”的2010年,也不過是一年5家的速度而已。
而現在,易買得的“全線撤退”其實也并沒有多大體量,
.copyright p{ line-height: 1.5rem; color: #999; }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