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殼失敗、轉道IPO,隱身20年的泛海系“養子”浮出水面
背靠大樹,財報還算亮眼而“賣身未遂”的三江電子試圖自立門戶,又有幾分勝算呢?
1998年,借殼南油物業完成資本市場首秀之時,泛??毓稍樖謸炝藗€干兒子——三江電子。20年過去了,三江電子也將加冕成人禮——IPO上市,幫助“泛海系”在A股資本市場的布局再下一城。
有意思的是,對于這個意外得來的“養子”,“泛海系”一直都是青眼有加、越看越愛,險些在2015年給招贅成“上門女婿”,讓三江電子享受豪門駙馬生活,但最終這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證監會給攔下,這不,從小就頗有志氣的三江電子放言不嫁豪門,因為自己就是豪門。
如今,背靠大樹,財報還算亮眼而“賣身未遂”的三江電子試圖自立門戶,又有幾分勝算呢?
與泛海的前世今生
成立于1985年的三江電子,一開始與“泛海系”并沒有半毛線關系,而是由南海石油深圳開發服務總公司投資設立,最初的名字叫南海石油深圳三江電子工貿公司(下稱“南油三江電子”)。
不過,這孩子從小就命途多舛,誕生后的8年時間內,經歷了歇業注銷、更換執照、更名等數次折騰,直到1993年,其40%的股權,被賣給南油物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不久后,南油物業上市。
按理說,金主上市,三江電子也是背靠大樹好乘涼,因該迎來一段安心發展的時光了。誰料到,沒過多久,就又得改名了。
1998年10月,光彩建設(現泛??毓?,000046.SZ)收購南油物業,借殼上市,自然也得到了三江電子40%的股權,再加上1999年接受工會讓與的52.5%股權,泛海控股合計擁有其92.5%的股份。
“爸爸”都已經徹底換了,還用原來的姓氏自然不太妥當,于是,跟隨著股東的更名節奏,“南油三江電子”也變成了“泛海三江電子”,2011年,三江電子變為泛??毓扇Y子公司。
三江電子與泛海、盧志強的關系
值得注意的是,直到此時,三江電子的股權變更還沒有消停,2015年,“泛海系”又將其60%的股權,從泛??毓赊D讓給了泛海資本,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進行資本運作。
當然,花開兩朵,先表一枝。
此次轉讓,除了“泛海系”內部的騰挪之外,還多出了一家員工持股平臺——安宇投資,且持股比例高達25%。
要知道,背靠“泛海系”這顆大樹,再加上到位的員工激勵,上市暴富的夢想還是相對容易實現的。
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查閱《招股書》財務數據發現,公司2014年至2016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52億元、4.33億元、5.87億元,實現凈利潤1099萬元、2247萬元、5191萬元,從數據上看,發展勢頭良好。
而事實同樣證明,股權調配完成后,三江電子的資本運作之路,也正式拉開。
資本高手,奈何折戟三江電子
2015年,三江電子開始了登陸資本市場的嘗試,而“泛海系”給它安排的第一條路子,是借殼。
實事求是地講,“泛海系”可謂資本老手了,跨過的橋比一般人走過的路都多。
想當初,借殼“南油物業”之事可謂轟動一時,曾在1997年創造了10個月從3元/股漲到23元/每股的走勢,賺得盆滿缽滿;2009年,泛??毓捎滞ㄟ^資本運作拿下健特生物(000416.SZ)22.56%的股權,坐穩第一大股東之位,并將之更名為民生控股。
且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注意到,摸爬滾打30多年,截至今日,“泛海系”已經構建起一個包含地產、能源、上市公司、金融機構、境外投資的龐大資本帝國。
其控股的上市公司分散于A股、港股、美股、澳大利亞多個資本市場,有泛??毓桑?00046.SZ)、民生控股(000416.SZ)、中泛控股(0715.HK)、華富國際(0952.HK)、以及美國大型綜合金融保險集團Genworth(GNM.N)、澳大利亞礦產能源公司CuDECOLtd.(ASX:CDU)。
此外,“泛海系”還通過入股的方式對聯想控股、民生銀行等39家知名上市公司、10家左右新三板掛牌公司進行了投資布局。 布局過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泛海帝國》。
然而,誰曾想,在資本市場長袖善舞的“泛海系”偏偏在三江電子上翻了船。
2015年8月13日晚間,已經停牌3個月的民生控股重大資產收購草案,擬現金收購泛海三江電子有限公司75%股權,作價為3.2億元,本次交易完成后,民生控股業務將拓展至消防安防領域。
消息一出,市場轟動。
對于收購三江電子,民生控股給出的理由是想轉型……然而,公司不久前剛說過,轉型方向是金融,還特意將零售業務剝離了出去,現在又要收購一個搞火災報警器的公司,是要玩啥子?
為此,證監會隨即發出24道疑問,而且重點直指“借殼上市”問題。
正如上文所述,三江電子其實就是老盧家的企業,而當時民生控股為了向金融轉型,已經從泛??毓伞⒈R志強手里接過來了一批資產。
根據當時借殼的“累計首次原則”,只要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之后但凡從該實際控制人處買入關聯資產,只要超過變更前一會計年度資產總額100%以上,即構成借殼。
具體到三江電子這事兒上,就是。
1、泛海控股是2009年拿下民生控股的,也就是2009年,民生控股實際控制人發生了變更;
2、從2009年到2015年,算上三江電子,盧志強及“泛海系”其它公司,往民生控股里裝的資產總額已經超過了民生控股2008年末資產總額,構成借殼。
眾所周知,一旦被認定為借殼,那重組成功的難度可想而知,畢竟和IPO沒啥區別了。
于是,2016年1月23日,證監會一錘定音:不予通過。
并且,正如前文所述,要不怎么說三江電子命途多舛呢,就在一年后,證監會修改了對借殼標準的認定,指出只要實際控制人變更超過五年,就不算數了。
如今想來,真實人算不如天算…
擼起袖子自己干,毛利率奇高恐遭詢問 經歷了借殼失敗的三江電子并沒有灰心,靠別人不行,這次我靠自己——我獨立沖刺IPO還不行嘛。 而且,或許是4月份青鳥消防的過會鼓舞了三江電子,同行業都順利過會,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了,慫啥?大不了再被拒絕一次,市面上再戰、三戰的選手都不少。 眼饞了,那就試試。6月20日,三江電子報送了IPO申報稿。 既然都是同類型企業,咱們就來好好分析一下三江電子本身。 在青鳥消防的反饋意見書里,一共有36個問題,其中包括毛利率高于其他上市公司如堅瑞沃能、天廣中茂等、銷售方式、應收賬款過高、政府補助以及稅收優惠影響等。
上圖為各個公司毛利率
從上圖可以看到,青鳥消防的毛利率遠高于同行,而三江電子的毛利率竟然連續三年高達47%左右,比青鳥消防還高。
對于毛利率鶴立雞群的原因,青鳥消防稱“產品類型不同,火災報警器系統類產品毛利率明顯高于滅火設備、滅火氣體類、消防車輛類”。
不過,證監會對青鳥消防這個理由顯然不放心,要求會計師從銷售價格、生產成本等維度核查真偽,說明原因。
可想而知,三江電子毛利率奇高的問題也有可能被證監會問到。野馬財經就該問題致電三江電子,但截至發稿,并未得到官方回應。
國金證券安防行業研究員則告訴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消防行業為配套設施行業,特別是火災報警器,雖然目前市場競爭激烈,但國家目前開始重視消防,存在發展的大趨勢,而消防產品在整個工程中占比約為5%,價格的敏感性并不高,傳統的報警器等毛利相對來說較高,但刨除銷售、管理費用后,凈利率也會下降至10%左右?!?/span>
此外,亦有消防行業從業十余年的業內人士向野馬財經表示,現在的消防產品銷售地域性很強,一般來說,行業內的潛規則是,搞定最開始出圖紙、選產品的設計院。
其分析,“加上價格低敏感度,幾十億的工程中,采購100萬和150萬差別并不大,廠商的錢就掙著了,再次更改產品又需得到設計院的允許,這其中就存在尋租的空間”。
上圖為三江電子期間費用
而從三江電子的期間費用來看,占大頭的是銷售費用,2016年,三江電子銷售費用占整體期間費用的62.8%,而三江電子采取直銷為主,經銷為輔的策略,若要做大規模,估計要采取人海戰術了,人力成本將直線上升,拖住利潤?!暗绻{轉車頭,采取經銷模式,利潤也將被經銷商瓜分”,上述研究人員表示。
總體而言,作為跟了“泛海系”20年的“養子”,三江電子能否過五關斬六將,順利IPO成為人生贏家,還有待經受證監會的拷問。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