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頻破發,愛奇藝新模式能否突出重圍
先是B站,再到愛奇藝,最近納斯達克交易所是相當熱鬧,本來是一件讓人振奮欣喜的事情,卻沒料到,他們都紛紛一上市就跌破發行價,是因為上市時機不對,還因為投資者們不稀罕呢?
作者:vision
來源:遠見財訊
愛奇藝今日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百度CEO李彥宏及夫人馬東敏也出現在了敲鐘現場,真是好不熱鬧。
愛奇藝IPO發行價定在18美元/ADS,較發行價上漲1.1%。融資金額達22.5億美元,遠超此前計劃募集的15億美元。但在上市首日開盤之后,愛奇藝并沒有迎來預期中的滿堂彩,一開盤就和美股大盤走勢背離,眼看著美股在亞馬遜、FaceBook等一系列科技股的帶領下一路拉升,愛奇藝卻只能在底下眼巴巴的望著,自己是一路下挫,毫無抵抗之力。開盤僅僅幾分鐘便跌破發行價,跌幅一度超10%,最終收跌6.45%,換手率為11.264%。同樣是相當凄慘!
魔咒!中國股票在美全破發
為什么小編要說,愛奇藝同樣凄慘呢?那是因為最近的中國企業像被下了魔咒似的,在美股上市的股票紛紛首日破發。從上個星期五開始,尚德機構、精銳教育、嗶哩嗶哩以及愛奇藝這四個公司都相繼的在美股破發:尚德機構首日下跌3.48%,精銳教育下跌7.09%,嗶哩嗶哩咱們昨天也有文章給大家分析過了,首日下跌2.26%。而在這之中最慘的就要數尚德機構了,到目前為止已經整體下跌了近28%。引得網友們驚呼:“難道美國人不炒新嗎?”。
八年艱苦奮斗
對于愛奇藝,公司從2010年成立至,這八年的時間其實一直都在打“持久戰”,為的就是能夠進行IPO。獨立IPO是愛奇藝成立之初設定的目標,而龔宇正是帶領著愛奇藝用了八年的時間,才完成了這個夙愿。
回顧愛奇藝的八年上市的歷程,可謂是一路坎坷。2014年,愛奇藝首次傳出要赴美上市的消息;2015年,傳說中的上市地點,從美國又變成了國內的戰略新興板;2016年2月,愛奇藝宣布私有化,但5個月后,卻因價格和交易結構沒有談妥,導致私有化夭折。2018年,愛奇藝好不容易成功赴美上市,但第一天的成績卻令人沮喪。
愛奇藝能走到今天,躋身為視頻行業的第一梯隊,與騰訊視頻、優酷土豆三分天下,都離不開百度的持續輸血和掌舵者龔宇的力挽狂瀾。愛奇藝其實是視頻行業的后來者,它初成立時,國內視頻江湖已經有了一批“老大哥”了。
2009年,酷6被盛大收購之后,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2010年8月,樂視網在中國創業板上市;2010年和2011年,優酷、土豆先后赴美上市。其實愛奇藝進入市場的這一年,正是視頻網站酣暢的時期。當時對內容版權的激烈爭奪,讓每家都處于虧損的狀態,但即使是這樣,愛奇藝依舊是占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啟明創投合伙人黃佩華曾經這樣評價過愛奇藝CEO龔宇,“他是一個有魄力的人”。為什么會這么說,咱們就一起來看看龔宇的魄力。首先是在愛奇藝的版權投入上,他幾乎不計成本地砸錢買版權。在2014年的一次演講中,他曾表示:“雖然愛奇藝比別人晚了四、五年的時間成長起來,但是現在都已經超過了其他行業的競爭對手,因為我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錢,砸錢,該砸錢的時候千萬別手軟。”
2013年底,愛奇藝以2億元拿下湖南臺5個綜藝節目的獨播權,當時湖南臺賣給每家視頻網站的價格是600萬元。龔宇那時就判斷,就算他不拉高價格,別人也會拉高價格,不如比別人先走一步,避免淘汰出局。由此可見,龔宇的魄力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但你要問難道他不會害怕失手嗎?答案當然是會,之后當龔宇回想起愛奇藝在版權上的砸錢經歷,表示自己有時候也會覺得害怕。但他并沒有因為“害怕”而停止押注版權,甚至在不少時候他都是那個最先嘗試的人。
在一次演講時,他說道:“創業一定要有前瞻性,前瞻性就是要干得早,賭得對”。
“賭得對”,結果已經證明了確實沒什么失誤。那“干得早”又體現在什么地方呢?這個體現在愛奇藝在移動端和付費會員業務的布局。2010年4月,愛奇藝成立之初,整個視頻行業還是網頁播放模式為主,而短短兩個月后,愛奇藝就開始布局起了移動端,并在移動視頻時代搶占了先機。一年之后,愛奇藝開始嘗試會員付費業務,但進展十分的緩慢,當時大多數網站還是在提供免費的內容,會員付費的好處也僅僅是免廣告,這很難吸引用戶付費。而愛奇藝付費會員的大幅增長始于2015年,這個主要是益于它的自制網劇《盜墓筆記》。
愛奇藝在這部劇上首次嘗試付費會員搶先看的模式,最后大量會員的充值導致服務器一度崩潰,顯然愛奇藝做到了付費會員業務的里程碑。
八年來愛奇藝走到如今的地位除了龔宇的前瞻性以及十足的魄力,同樣也離不開百度的支持。愛奇藝為主的內容成本開始,百度的內容成本逐漸增加,從2012年2.151億元,持續增加到2016年的78.64億元,百度除了資金投入,還為愛奇藝提供了流量、技術等支持。但就是因為這樣,愛奇藝也一度被投資人視為百度的包袱,在去年2月,愛奇藝將私有化的消息公布之后,百度在輿論和資本市場都受到了好評,股價因此上漲。但私有化失敗后,百度又來背鍋,再度被投資人各種質疑,比如百度對愛奇藝的投入會到什么程度?何時盈利?等等。如今愛奇藝IPO,我想也總算能讓百度松一口氣了。
咱要做Netflix Plus模式,咱不追求短期的利潤!
對于一直深陷無盈利的泥沼之中的愛奇藝,相信很多朋友都像小編一樣,心中存著疑惑,愛奇藝接下來是要開始收割盈利了嗎?
前幾日,龔宇接受了多家媒體的采訪回答了這個問題,他表示,愛奇藝現在不追求短期的回報和利潤,因為這樣才更符合愛奇藝和股東的利益,他說:“我們的信心來源于三大驅動力——品牌廣告、付費用戶以及信息流廣告,因為前三個驅動已經為未來五到八年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所以,愛奇藝可以更從容地尋找第四或者第五個驅動力”。
對于未來龔宇指出,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網絡視頻行業非常關注,關于愛奇藝是否拓展海外業務的問題,短期內還是處于規劃嘗試的階段,商業模式與Netflix會有明顯的區別。他向大家解釋說:“對愛奇藝來講,因為中國市場足夠大,所以更想在中國的主要市場上把商業模式做得更加豐厚,我們的商業模式是“一魚多吃”的模式,或者叫Netflix Plus的模式。
Netflix是優選內容+訂閱收入的商業模式,對愛奇藝來講,這是基礎,同時對于內容來講,愛奇藝會建立生態系統,把文學、漫畫、輕小說、網游、商城等通過IP串聯起來,形成“一魚多吃”。也就是投入一塊錢做內容,用不同的文藝作品形態來表達。通過廣告、收費、打賞、付費閱讀、衍生品授權等等多種商業模式來做貨幣化,把一個市場吃透,把它的貨幣化能力充分挖掘。”
看來愛奇藝在未來的發展規劃還是十分清晰明朗,對于IPO,愛奇藝目前更想做的是長線、是自己的價值。如果想知道更多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遠見財訊”,無遠見,不投資。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