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俊杰“下鄉”,領跑者大麥網如何升級現場娛樂?
作為第一位到湖北黃石開演唱會的大牌明星,林俊杰毫不意外的登上熱搜。
作者|李春暉
來源|娛樂硬糖(ID:yuleyingtang)
作為第一位到湖北黃石開演唱會的大牌明星,林俊杰毫不意外的登上熱搜。
熱搜之下,黃石人奔走相告,搶票黨互授秘笈。透露出兩個訊息值得玩味:演唱會下沉,小鎮青年消費升級已是大勢所趨;現場娛樂鏈條上的各方勢力,必須做好準備,應對和打開新市場。
相較于電影在線票務市場的成熟便利,很長一段時間里,演出票務市場別說什么“票補”,就連正常的消費需求都難以被良好滿足。市場化程度嚴重不足,灰色地帶遍布,缺乏全產業鏈整合,是國內現場娛樂市場的多年痼疾。
但另一方面,這又是個迅速崛起的市場,粉絲經濟突飛猛進,文娛消費升級勢不可擋。易觀2018年3月發布的《中國現場娛樂在線票務平臺年度分析》顯示,2017年中國現場娛樂(含演出賽事)在線票務市場快速增長,向500億元大關邁進。而2017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為559億,2018年中國電影票房609億。
不止一位業內人士預測,演出市場是繼電影市場后下一個爆發的娛樂風口。這自然要引得各方力量頻頻布局。目前,國內演出在線票務平臺已超40家。除大麥網市場占有率穩居第一外,永樂、貓眼、聚橙網皆緊隨其后,另外摩天輪等新興第三方票務機構也各出奇招。
快速成長的演出市場,正催促在線票務平臺迎頭趕上群眾的節奏。什么時候,看演出能像看電影一樣容易呢?
圍獵大歌星
演出市場是一個典型的頭部爆款通吃的市場。一線歌手大家哭著喊著也要去看,未聞花名的贈票大家還要考慮下堵不堵車。要爭奪更多市場份額,搶奪頭部IP資源勢在必行。
林俊杰成為最新被“圍獵”的對象。據硬糖君了解,現場演出票務市場的多家頭部機構都參與了這場爭奪。最終,大麥網不算意外的勝出。
2018年12月25日圣誕節當天,林俊杰及其經紀公司宣布攜手大麥網開啟2019林俊杰《圣所2.0》首批5城巡演。12月26日,巡演首站杭州站于官方指定票務平臺大麥網正式開啟預售。
這其實算不上新聞。畢竟,在演唱會方面,大麥可以說是拿下了內地演唱會“整座江山”,其操盤的周杰倫、張學友、五月天、薛之謙、張杰、華晨宇、李宇春都是2018年暑期檔的典型爆款。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大麥網不僅是官方票務平臺,同時開始深度介入內容上游。此次林俊杰巡演,大麥網不止打通項目宣發、票務營銷、用戶觸達、現場服務等演唱會全鏈路服務,還參與了前期的巡演策略定位、藝人品牌打造等環節。
這也就意味著,就像淘票票、貓眼這樣的在線電影票務平臺,如今幾乎已經成為所有頭部國產電影的聯合出品方,現場娛樂票務平臺也開始向上游挺進,開始對演出產品進行深度產業整合。
大概是演出市場多年以來的方式都太原始粗放,互聯網巨頭的整合效果堪稱立竿見影。
在林俊杰《圣所2.0》巡演杭州站在預售營銷階段,天貓國際、優酷、淘票票、蝦米音樂、UC、高德、阿里影業、阿里云、釘釘等阿里系核心資源便都對演唱會進行了曝光;預售當日,支付寶和淘票票,兩大核心流量入口又同時為大麥網定向精準輸出深度用戶。
當整個阿里系的流量優勢和大數據精準宣發被運用于演唱會,這種勢能爆發顯然不是傳統模式可比。大麥網數據顯示,該場預售上線后88秒即全部售罄,共有150萬人次參與在線搶票。林俊杰巡演首站搶票熱度已逼近周杰倫、張學友等“演唱會神獸”。
與此同時,互聯網整合帶來的“演出市場下沉”同樣不可小覷。林俊杰2019年巡演首批5站城市,除杭州為一線城市外,蘇州、鄭州、廈門、黃石分別跨越了二、三、四線。
沒錯,在力挺電影市場后,小鎮青年在演出市場的力量正不斷凸顯。大麥網2018年暑期檔數據就顯示,演唱會出現明顯城市下沉趨勢,從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逐漸向遵義、洛陽、曲靖、常州等四線城市下沉。
但眾所周知,演出市場是個典型的地域生意,能夠全國各地去做演唱會的演出商很少。而承包給當地主辦方,也是二三線城市演唱會屢爆丑聞的一個重要原因。比如周杰倫的成都演唱會,就是因為買票難、黃牛當道、捆綁銷售等成為了典型反面教材。
頭部在線票務平臺要對演出市場進行整合,更加直接地介入內容上游縮短產業鏈條,提供一站式、多地巡演解決方案,將是提高演出市場的透明度和用戶消費體驗的關鍵突破口。
演出雙痛點
不同于線上世界迅速被互聯網巨頭們安排得明明白白,線下市場永遠是千頭萬緒、灰色地帶頻生。即便是已經成熟的快遞、外賣、打車等行業,也三不五時要爆個丑聞。線上是程序和數據,線下卻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與活生生的人性。
對于現場娛樂來說,一邊是用戶的抱怨,集中表現為票務問題。演出傳統商業鏈條根深蒂固,藝人、經紀公司、主辦、宣發、票務平臺之間存在嚴重斷層,大量線下交易和多層轉包的存在,讓打通全鏈路變得格外困難。而用戶不得不在多個購票平臺轉換,演出票甚至成為詐騙的高發地。
另一方面是演出資源的多元化難以推進,集中表現為演出IP的孵化、宣發問題。頭部藝人壟斷市場,頸部及腰部藝人下沉困難。
但事實上,這些內容并非沒有用戶,而是沒有被推送給其實也在尋找內容的用戶。“圈層爆款”在2018年已經成為在線娛樂的最大熱點,但在現場娛樂方面,精準宣發和引爆圈層內容的方式,仍需要互聯網力量的深度介入。
電影在線票務的成功,演出市場的崛起,讓演出票務市場在這幾年迅速迎來了大批新玩家。互聯網玩法也開始在現場娛樂領域頻頻出招。
在這方面,背靠阿里系資源,可以協同多個互聯網一級流量入口的大麥網,或許有機會復制兄弟公司優酷的經驗——插手自制,爆破圈層。
通過聯動阿里系文娛和流量資源,大麥網在自身票務領跑的基礎上,有機會發力產業上下游,對內容、場館、票務三大現場娛樂領域進行全鏈路布局,推動現場娛樂產業的業態升級。
在日韓,經紀公司很少將演出外包,有的甚至要專門成立子公司來承擔這部分業務。這也是日韓演唱會體驗好的關鍵所在。統一的、背負自身品牌價值的主辦方是演唱會成功的一半。
而在國內,為盡快收回成本,最大追求商業利益,用戶根本叫不出名字的主辦方,很容易選擇成為黃牛的好伙伴。糟糕的現場體驗,隨意性很高的線上宣發,更是頻頻讓人跌破眼鏡。
電影票務市場的發展已經充分說明,在線票務不會一直是個賣票的。隨著演出票務平臺向產業上游的挺進,誰能打破演出市場多年的江湖規則,誰能給用戶更好的體驗,自然能奪得未來。
演出新變量
后之視今,由在線票務平臺高度參與的林俊杰演唱會,或許會成為演出市場轉型的一個標志性案例。
大麥網負責人則表示,林俊杰巡演預售之所以能成為現象級IP,一方面是由于藝人本身的人氣,另一方面也受益于大麥網全鏈路的綜合服務。
今天看演唱會,早已不同往日。在演出這個相對小眾和高度分散的市場,購票、檢票天然就比看電影復雜得多。需要頭部機構進行技術升級,來帶動整個產業的體驗升級。
目前,大麥智能人臉識別閘機和無紙化入場方式,已經在各類大型項目中得到應用。無紙化電子票入場既簡化了現場演出的流程,也對假票、黃牛等問題進行了極好的防控。
如果說智能票務解決的還是演出市場的傳統難題,整合全產業鏈、降低現場娛樂門檻,則是演出市場最終爆發的關鍵。
根據2018年大麥網上架項目的銷售情況,對比2017年同期數據,整體演出市場穩中有升,增幅在28%左右。中國用戶的現場娛樂消費習慣正在養成,演出市場規模正在迅速擴大。
其中有三項數據格外值得注意:
首先是現場娛樂品類的多元化。2018年大麥現場演出品類以演唱會、話劇、歌劇、音樂會、舞蹈、曲苑雜壇、休閑度假、展覽活動為主。其中曲苑雜壇、度假休閑、舞蹈芭蕾、體育賽事等新品類均表現強勢。展覽活動2018年場次更是增幅巨大,增長率高達2718.8%。
其次是演出下沉趨勢明顯。2018年大麥現場娛樂演出票房TOP10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廣州、南京、武漢、沈陽、天津。其中沈陽從2017年20開外的票房城市一躍擠入前十。中國演出市場正在迅速向二三線城市下沉。
第三,在用戶層面,觀演人群以年輕女性居多,占比高達61%。觀演人群以青年人為主,18-30歲人群占比達62%
隨著行業巨頭加速產業整合、多元商業模式不斷被探索、新技術在現場娛樂領域的應用,看現場演出,或許真能變得像看電影一樣容易。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