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源股份專利訴訟陷“變局” 原告專利無效宣告申請被受理
近日,我國教育信息化領域兩大重量級企業——廣州視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視源股份”)及鴻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合科技”)間的專利侵權糾紛案出現了新進展。
近日,我國教育信息化領域兩大重量級企業——廣州視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視源股份”)及鴻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合科技”)間的專利侵權糾紛案出現了新進展。
筆者經多方了解獲悉,應對此專利侵權訴訟,鴻合科技已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申請無效宣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經形式審查,認為鴻合科技的無效宣告請求符合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和審查指南的有關規定,已經受理了對涉訴的四項專利的無效宣告請求。
據視源股份及鴻合科技的《招股說明書》顯示,雙方均為國內智能交互顯示行業的頭部公司,將對方列為主要競爭對手,二者在交互顯示平板這一單品中存在激烈的競爭關系。
視源股份于2017年1月登陸A股市場中小板,據視源股份2017年年度報告披露,公司營業收入主要來自液晶顯示主控板卡產品、交互智能平板產品以及其他產品方面, 與鴻合科技互為“競品”的智能交互平板是公司的第二大營收來源。
視源股份日前接受媒體采訪稱,2018年12月旗下視睿電子起訴鴻合科技及旗下全資子公司深圳創新四項專利包括“一體機及其觸摸菜單的調出方法”、“紅外觸摸屏及電路板連接裝置”、“一種顯示設備”和“一種觸摸一體機”,主要用于旗下智能交互平板產品,視源股份在北京和廣州提起侵權訴訟并提出了巨額經濟賠償要求.???
目前鴻合科技正處于上市審核階段,據公司招股書披露,作為教育信息化產業的資深“玩家”,智能交互平板是教育信息化全系列產品的主力產品,2017年的銷售收入占鴻合科技總營收的53.18%。
由此可見,視源股份與鴻合科技間的“利益沖突”主要源自二者均以同類產品為重要業務收入來源。視源股份為何選擇在鴻合科技上市審核關鍵階段發起侵權訴訟,背后的復雜原因和動機不得而知。單就訴訟其專利侵權這件事情本身來看,鴻合科技的技術創新實力到底如何?
筆者從網上查詢了相關資料發現,在本月初剛剛結束的?“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鴻合科技與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等主導的“筆式人機交互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了“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筆者向相關業界專業人士了解到,此“筆式人機交互關鍵技術”是智能交互產品的核心軟件技術,這個項目成果成功打破了發達國家技術壟斷并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此前還曾獲“2015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和“備戰第28屆奧運會科研攻關與科技服務一等獎”。
眾所周知每年一度的國家科學進步獎是國家最高科技獎項,?評審周期長且評選標準極其嚴苛. 在這個以國家隊為獲獎單位為主體的高手競爭評選中,?鴻合科技能夠作為科技企業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殊榮,難能可貴.??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彰顯了鴻合科技還是具備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確實不容窺視。另外,據悉此次訴訟涉及的幾項實用新型專利等,均不屬于核心技術專利。隨著鴻合科技的無效申請宣告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此事態一定將會分化,??后續如何發展,業界拭目以待。
據證監會官方網站查詢結果顯示,截至目前,鴻合科技IPO并未受到此事件的影響,仍在正常的排隊進程中。巧合的是,鴻合科技此次IPO也是申請登陸深圳交易所的中小板。看來,無論訴訟糾紛如何演變,兩家公司都將憑著自身研發實力和對未來的布局一竟高下。
?
?
?
?
?
?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