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子品牌IQOO發布,到了2019再做子品牌VIVO還有戲嗎?
前小米將紅米直接獨立成為子品牌Redmi,后VIVO也發布了自己的子品牌IQOO,手機廠商們集中扎堆發布子品牌,這個葫蘆里到底賣了什么藥?這個時候再做子品牌VIVO還有戲嗎?
作者:江瀚視野觀察
來源:江瀚視野觀察(jianghanview)
2019年對于中國手機產業來說可謂是多事之年,前有小米將紅米直接獨立成為子品牌Redmi,后VIVO也發布了自己的子品牌IQOO,手機廠商們集中扎堆發布子品牌,這個葫蘆里到底賣了什么藥?這個時候再做子品牌VIVO還有戲嗎? 一、手機廠商扎堆發布子品牌 1月10日23時26分,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在個人微博上表示:“過去我一直提醒自己,要忍,但忍無可忍!今天Redmi發布會,放縱了一把,希望大家理解!”雷軍所指的放縱,是在“全新獨立品牌紅米Redmi”發布會(以下簡稱發布會)中頻頻“回懟”友商華為。此前華為榮耀副總裁曾對外回應紅米獨立稱,與小米的競爭早已結束,榮耀遙遙領先。 然而在小米發布Redmi子品牌之后不到兩個月,VIVO的子品牌也正式發布了。3月1日,vivo旗下全新子品牌iQOO在深圳召開新品發布會,正式推出iQOO手機。iQOO品牌副總裁馮宇飛在發布會中表示,iQOO將通過強勁性能與獨特體驗,服務好新一代的互聯網人群。iQOO手機全系標配驍龍855,以新一代旗艦之芯更好滿足用戶。最高12GB超大運存搭配256GB超大存儲,能在多后臺應用同時運行下保障用戶的流暢體驗。4000mAh超大電池搭配44W超快閃充,息屏狀態下能在15分鐘內充至50%,45分鐘達到滿電,充分滿足手機重度使用的用戶。 可以說到了這個時候,中國四大手機廠商,華米OV全部發布了自己的子品牌,分別是華為的榮耀,小米的Redmi(紅米),OPPO的Realme,以及VIVO的子品牌IQOO,中國四大手機廠商的新一輪大戰即將拉開序幕。只是這個賽道似乎有些不太一樣,華為榮耀是華為很早就發布的子品牌手機,2013年華為榮耀就已經誕生了,如今已經成為了和華為一道堪比雙子星的架構。而小米的紅米雖然一直沒有以子品牌正式運營,但是早在2013年7月31日就已經推出了自己的產品線,可以說極致性價比已經成為大多數人對于紅米的統一認知,只是在2019年紅米獨立以Redmi示人。 即使是OPPO的子品牌Realme也是2018年就已經推出,由原 OPPO 副總裁、海外事業部負責人李炳忠一手操盤,后者的身份也已經變成 Realme CEO、創始人,同時為了運營 Realme 品牌成立了一家獨立企業深圳市銳爾覓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李炳忠擔任法人。 但是IQOO卻是今年才堪堪和消費者見面,這樣的子品牌會不會太晚了?這個時候做子品牌VIVO還有戲嗎? 二、VIVO這個時候做子品牌還有戲嗎? 其實,手機廠商做子品牌并不是一件新鮮事,大家幾乎也都習慣了各大手機巨頭的子品牌戰略,其實對于任何一個手機廠商來說,在其業務發展了一段時間之后,就會出現了一件難以解決的問題,因為手機廠商原先給自己的定位是服務于某一類人群的,在服務了一段時間之后就會發現原先品牌的瓶頸就會出現了。僅以華為為例,華為手機一直都是以商務風為其主要的戰略定位,但是并不是所有消費者都是走商務為核心,即使消費者都接受了華為原先的手機形象的話,但是時間一長也會有審美疲勞,這個時候推出一個子品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和原先品牌進行一定的戰略區隔,不僅可以在價格上與原先的品牌走差異化的道路,也可以給消費者以一個全新的形象,從而去攻占另一部分消費者的心智。 那么,我們再把這個邏輯放到VIVO身上來看,根據啟信寶的數據,VIVO母公司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步步高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從血緣上來說,VIVO和步步高的另外一個分支OPPO其實有著非常大的血緣相似性,但是兩者可謂是分家已久了,藍綠機也就成為了明顯的競爭關系。根據公開市場的資料顯示,2010年的時候,iQOO的品牌就已經注冊完成,甚至要早于紅米,要知道2010年小米才剛成立,也并未形成所謂的互聯網思維方法論?!霸缧┠陼r機還不成熟,現在vivo有了品牌實力,對消費者的需求感知積累了豐富經驗,2018年下半年,新的互聯網人群涌現,IQOO到了推出的時機”,在接受36氪等媒體采訪時,iQOO品牌副總裁馮宇飛表示。 那么這個時候才去推出IQOO手機品牌,VIVO到底還有沒有優勢?這件事,我們可以一分為二的來看: 從好的方面來說,在經濟學上一直有一個先發優勢與后發優勢戰略,對于手機子品牌的發布來說,榮耀無疑是中國手機做子品牌的一個鼻祖,通過榮耀手機子品牌的構建,讓華為在原先自己的商務客群之外成功地搭建了屬于自己的互聯網年輕客群,搶占了消費者的心智,這無疑是華為榮耀的先發優勢,對于VIVO來說,它這個時候才去做自己的子品牌,肯定不可能搶占消費者心智的先發優勢了,但是無論是榮耀子品牌獨立運營的模式經驗,還是紅米從品牌到Redmi的經驗都有著非常成熟的案例可以借鑒,這讓VIVO可以少走很多的彎路,有可能直接按照之前已經趟好的模式直接實現從品牌到產品的全面布局,這對于一家手機廠商來說可謂是不用去考慮摸著石頭過河的那一關了,這可謂是VIVO的后發優勢所在。 但是,我們從壞的方面來說,一般手機廠商推出子品牌會把子品牌和自己的原先品牌做非常明顯的區隔,只有這樣的區隔才能夠讓手機廠商子品牌不會和原先的手機品牌產生自己的內部競爭,從而產生內耗,但是IQOO似乎卻不是這樣的玩法。它出現的難點就是:不拆分不請代言人讓人傻傻分不清楚。我們看到IQOO手機品牌和產品似乎和VIVO實在是太像了,不僅沒有拆分,而且似乎價位也是和VIVO相同的價位,那么很讓人懷疑一旦這樣的手機品牌上市會不會和原先的自家品牌產生沖突,從導致市場的內耗,讓消費者有些傻傻分不清楚你到底是VIVO有什么不一樣?如果用的是同樣的技術,同樣的設計理念,再沒有足夠的品牌區隔度的話,似乎品牌就非常容易成為為了子品牌而子品牌的企業,好像就失去了成立子品牌的價值。 也許,VIVO自身也沒有完全想明白,IQOO子品牌對于自己到底的意義是什么?只是各大友商的子品牌都出來了,自己不做一個占位似乎有些說不過去,IQOO能否成為第二個榮耀或者紅米,成為VIVO的雙子星真的需要我們好好審視期待,以待后效了。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