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京津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大會在京隆重召開,天眼查入選北京市信用聯合決策咨詢機構
繼7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連維良副主任帶隊調研北京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情況并作出重要指示后,7月25日上午,2019年京津冀社會信用體系協同推進大會在北京市政府副中心隆重舉辦。
繼7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連維良副主任帶隊調研北京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情況并作出重要指示后,7月25日上午,2019年京津冀社會信用體系協同推進大會在北京市政府副中心隆重舉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金融和信用建設司、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京津冀三地信用主管部門、北京市信用聯合決策咨詢機構代表等和媒體代表共200余人出席。
(2019年京津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協同推薦大會現場)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潘鋒同志致歡迎辭。潘鋒同志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作出的一系列指示和講話精神,是加快信用體系建設、推進京津冀信用合作共建的強大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
2019年在國家發改委的指導下,三地聯合制定了《京津冀守信聯合激勵試點建設方案(2019—2023年)》,提出了到2023年,京津冀地區信用合作機制全面建成,守信聯合激勵政策標準體系一體化全面形成,公共信用信息得到充分共享和有效應用,重點領域信用監管機制全面建立,信用服務網絡及信用服務市場基本健全,覆蓋京津冀地區的守信者受益局面基本形成,對優化區域營商環境發揮重要作用。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信用處處長張宇航同志介紹了2019年京津冀社會信用體系合作共建重點工作任務。三地將從守信聯合激勵試點建設、京津冀社會信用標準化研究、重點領域守信聯合激勵建設、雄安新區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建設、“京津冀信用科技實驗室”等方面全面開展區域協同信用體系建設工作。
本次推進大會特別展示了京津冀三地信用合作創新成果。北京市公開遴選了一批“北京市信用聯合決策咨詢機構”,其中包括天眼查等企業。隨后會議還圍繞著信用城市建設、區域信用建設協同發展等相關議題邀請政府代表、重點領域主管部門代表、區域代表和企業代表做了主題演講和討論。
(天眼查入選“2019年度北京市信用聯合決策咨詢機構”)
2019年,是京津冀社會信用體系合作共建步入新階段的重要一年。本次大會,有四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充分體現了京津冀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強調的指示精神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指導下,京津冀三地聯合制定了《京津冀守信聯合激勵試點建設方案(2019—2023年)》方案,提出了“4+4”建設框架,即4項重點工作和4項聯合激勵專項行動。從全局的高度和更長遠的考慮來認識和做好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增強協同發展的自覺性、主動性、創造性。
二是京津冀已成為是全國第一個信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覆蓋的協同共建區域,形成了國內區域標準化協同的新局面。目前,京津冀地區的發布社會信用地方標準數量,高于各省市平均水平,標準覆蓋信用基礎、信用信息、信用管理、信用服務等全部門類。京津冀已成為是全國第一個信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覆蓋的協同共建區域。大會提出京津冀三地正在研究簽署《京津冀區域協同社會信用標準框架合作協議》,將全面啟動三地在信用信息歸集共享、聯合獎懲等領域的標準協同工作。
三是充分發揮京津冀科技創新資源優勢,開啟了區域社會信用體系協同創新引領新航程。陽光保險集團、中國雄安集團、北京銀行、中科院等單位聯合啟動了“京津冀信用科技實驗室”建設,創新模式,廣泛吸引全球優秀人才,啟動信用旅游等一批“信易+”評價模型和機制研究,實現了在京津冀地區創新資源的集聚和整合,將成為京津冀信用體系協同發展的重要支撐。按照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北京市經信局公開遴選了“天眼查”等35家“2019年度北京市信用聯合決策咨詢機構”,將參與北京市信用立法、聯合獎懲、信用修復、信用評價體系、平臺建設、標準體系建設等方面的調查研究和咨詢論證工作。充分發揮第三方綜合信用服務機構在政府決策中的智囊團和思想庫作用,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重要智力支撐。
四是京津冀信用協同發展由探索階段步入深入開展的新階段?!?/span>信用交通”率先實現協同,三地交通管理部門共同簽署京津冀地區交通運輸信用體系建設合作協議,將在聯合懲戒備忘錄制定、信用信息共享發布、信用聯合獎懲、信用協同監管和誠信宣傳教育等工作進行合作。
相信,通過三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京津冀將努力打造成全國性守信聯合激勵示范試點,推動京津冀信用體系合作共建再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