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盈利,貓眼亮爪后的首份答卷
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貓眼經調整凈利為3.804億元人民幣,已成功實現盈利;主營業務——在線票務市場份額穩居60%以上;娛樂內容服務上半年收入6.65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7%;廣告業務收入1.564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增加78.1%……
文/何星瑩 編輯/單一
已經獨立運營三年、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六個月有余的貓眼娛樂(1896.HK),于昨日正式對外發布《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業績公告》(以下簡稱“財報”)。
同時,這也是貓眼全文娛戰略發布后的第一份財報。
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貓眼經調整凈利為3.804億元人民幣,已成功實現盈利;主營業務——在線票務市場份額穩居60%以上;娛樂內容服務上半年收入6.65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7%;廣告業務收入1.564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增加78.1%……
登陸港交所的半年之際,貓眼以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再次證明了貓眼全文娛戰略的正確性。處在行業從“規模式”向“內涵式”增長的關鍵時期,貓眼無疑拿下了這關鍵性的一次戰役。
各項數據表明,貓眼全文娛戰略已成效初顯。
凈利潤3.8億元,貓眼逆勢盈利
“貓眼何時才能盈利?”一直以來,都是業界不斷被提及的話題。這一疑問,在昨天有了肯定的答案。
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貓眼經調整凈利為3.804億元人民幣,凈利潤2.574億元人民幣,成功實現首次盈利。
貓眼上半年總收入19.846億元,其中,娛樂內容服務上半年收入6.65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7%;廣告業務收入1.564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增加78.1%。此外,公司的銷售及營銷開支同比減少46.7%。
其實,在此次財報正式發布之前,無數人對貓眼這半年的表現都是抱有懷疑態度的。因為,2019上半年,中國電影市場正經歷一個調整期,截至2019年6月30日,總票房為311.7億元,同比下降2.7%,觀影人次為8.08億,同比減少10.3%。
逐漸變冷的大環境,無疑讓人有了充分質疑的理由。
但貓眼卻在這種情況下,交出了一張亮眼的成績單:電影線上票務市場份額繼續保持第一,不僅穩居60%以上且仍有提升,同時,現場娛樂在線票務的GMV增長高達40.5%。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收入結構持續優化。在公司整體收入中,相比去年同期,在線票務業務占比由60.6%下降至54.6%;而娛樂內容服務占比上升至33.5%,收益增加18.6%;廣告服務及其他收入占比上升至7.9%,收入增加78.1%,發展迅猛。
娛樂內容服務和廣告業務中的亮眼表現和突破,給貓眼的盈利添了新的助力。
業內分析認為,整體而言,貓眼收入結構持續多元化,在線娛樂票務在整體收益占比進一步降低,而娛樂內容服務、廣告服務及其他業務的比重則穩步提升,標志著貓眼全文娛戰略初見成效。
雙腿并進,為內容創作者修路
貓眼在娛樂內容服務上的突破,離不開貓眼的“兩條腿”走路:一是“貓眼專業版”、“貓眼研究院”、“貓眼通”三款產品的數據服務能力;二是貓眼多年積累的強大宣發能力和場景。
貓眼研究院的產品從試映數據中得出影片量化的評分指標,并且制定有效的宣發策略精準宣發。《老師·好》通過貓眼的服務,成為今年的“票房黑馬”,其綜合票房近3.5億元。
據了解,《老師·好》能取得如此的成績,離不開貓眼專業團隊為其量身定制的宣發策略。首先,打上“校園”、“青春懷舊”的標簽,在宣發上著重突出“于謙演技”,并通過貓眼的用戶觀影數據篩選出目標觀影人群,再利用全網渠道的精準觸達等一系列組合拳,最終取得了這一成績。
《老師·好》
在宣發上,貓眼擁有大量文娛消費場景:線下擁有100多萬曝光點位,線上擁有“貓眼電影”、“貓眼大明星”、“喵不可言”、“約翰強尼”等頭部賬號在內的文娛媒體矩陣。線上、線下兩大場景打通,合力形成了完整的文娛營銷場景。
根據數據制定宣發策略,抓住熱點生產創意內容進行宣發,并借助豐富的營銷渠道觸達用戶,三大策略并行,這部主創成員大部分為新人演員的電影,口碑如預料般爆發。
這是貓眼娛樂CEO鄭志昊口中的“為內容創作者‘修路’”。
2019年上半年,貓眼主控發行的影片票房達到41億人民幣,其中包括元旦檔冠軍《來電狂響》,貓眼評分影史第一的國產動畫電影《白蛇:緣起》;劇集業務上,貓眼聯合出品了《長安十二時辰》,并通過投資歡喜傳媒、耳東影業等知名影視公司向產業源頭發力。
長安十二時辰
如今,貓眼的娛樂內容服務涵蓋了電影行業創作、投資、宣傳等環節,從源頭為行業提供服務。在市場對優質內容的需求日益增加的情況下,無疑是正確的選擇。
借勢娛樂消費場景,廣告服務增加78.1%
在娛樂內容服務進行宣發過程中,貓眼產生了龐大流量,而流量的另一端,是貓眼的廣告能力。在上半年財報里,廣告服務及其他收入78.1%的增加尤為醒目。
在為瑪氏M&M’s和《蜘蛛俠·英雄遠征》在中國區的聯合營銷提供服務時,其單個營銷曝光達17.8億次。貓眼拼團、貓眼idol打榜總共計曝光量超過15億,貓眼矩陣內KOL單條微博閱讀量超2800萬。
利用小程序、官方公眾號、App、影城取票機等線上線下觀影場景,貓眼通過M豆送《蜘蛛俠·英雄遠征》電影票立減券等活動,全量曝光M豆和蜘蛛俠兩者形象。除此之外,通過“喵不可言”、“斑布貓”等頭部抖音博主的創作,M豆和蜘蛛俠同框的播放量累計達3500多萬。
“喵不可言”抖音賬戶
除此之外,上半年貓眼還為通用汽車、百勝集團、京東等品牌提供娛樂營銷服務。
這一套營銷能力被貓眼整合后,成為了互聯網娛樂營銷的方法論,為品牌跨界提供廣告投放、IP合作、內容生產、創新合作四大能力的服務:
以票務平臺為基礎,依托微信、QQ、美團、點評、貓眼、格瓦拉等六大頂級流量入口,全方位觸達娛樂用戶的消費場景;
依托娛樂營銷的先天優勢,為品牌廣告主提供和娛樂內容深度結合的創意策略;
利用明星、藝人、網紅KOL、小程序生態等全網流量和遍布全國的100多萬個線下營銷點位,實現超強整合曝光。
長期從事宣發業務、擁有海量娛樂消費場景的貓眼,在廣告業務上也具有天然的優勢。在經過整合之后,娛樂內容服務和廣告業務兩項業務實現了互相助益——在廣告營銷過程中也做到了將影片本身的曝光量又提升了一個量級。
娛樂內容服務和廣告業務的異軍突起,意味著起家于在線票務,經歷了光線入股、與微影合并,以及騰訊投資的貓眼,在保持在線娛樂票務服務仍占據毛利大頭的同時,正在逐步實現收入結構多元化。
發力全文娛,助力上下游
貓眼的目光不止放在電影上。
在上個月貓眼娛樂舉行的“貓眼全文娛戰略升級發布會”上,貓眼發布了“貓爪模型”——全文娛票務平臺、全文娛產品平臺、全文娛數據平臺、全文娛營銷平臺及全文娛資金平臺五大平臺。
全文娛戰略體系之下,貓眼的票務和營銷服務已經包含了演唱會、話劇、展覽、體育賽事等諸多品類。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分發渠道上,貓眼的地位已經十分穩固。
線上來看,貓眼擁有美團、點評、微信、QQ、格瓦拉等六大接入口以及2億以上的小程序流量,幾乎涵蓋了所有的主流生活服務類App,能夠觸達到的娛樂消費人數近10億;在線下,貓眼有近1萬家的合作影城;100多萬個廣告點位覆蓋137個城市的460多個核心商圈,并且擁有400多家高校的校園路演資源。
而貓眼作為連接者,正是因為長期積累的數據、產品、營銷等各個方面的能力,給貓眼全文娛戰略的提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鄭志昊在上月的發布會上就指出:(文娛的)行業結構發生變化,從規模化增長轉為內涵式增長。
也就是說,內容質量會成為文娛行業發展的內驅力,意味著影視劇集本身所傳達出來的價值觀、意義會成為主流的評判標準,以往老套、落俗的喜劇、言情等形式會慢慢失去市場。
發布會現場
貓眼全文娛戰略的提出,也是踩在了行業發展的拐點上。是“向上拐”,還是“向下拐”,所考驗的正是從業者對這個行業轉折的理解。
但對貓眼來說,貓眼全文娛戰略和貓爪模型自公布以來,從各方面都驗證了其正確性。
從用戶到行業,從電影到劇集綜藝,從影視內容到行業機構、影視人庫,貓眼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數據,讓貓眼成為了行業內最權威的全文娛數據庫。
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再依靠數據化工具、數據分析,終于亮出這只“貓爪”,為文娛行業提供市場分析和策略建議,為影視劇集、現場娛樂,乃至整個文娛行業提供專業的服務。
“騰貓聯盟”的成立,或許很好地證明了貓眼在文娛產業圈內的地位。這意味著將能夠與騰訊展開更深度合作,保障了貓眼未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站在拐點上的貓眼,也趕上了時代的紅利。
與美國約7710億美元(約合5萬多億元人民幣)的文娛市場的規模相比,作為類似體量的中國,2018年文娛產業規模為1.7萬億元人民幣。中國文娛市場的上升空間仍然十分巨大。在這個時間節點,國務院以及相關部門針對文娛產業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管理辦法,對行業進行規范和促進。
登陸港交所半年,就交出了首次盈利的答卷,對貓眼來說,或許只是一個開始而已。貓眼全文娛戰略之下,這次的階段性勝利也只是貓眼征戰全文娛的第一個里程碑。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