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和RQFII限額取消迎利好,外資選股有良招!
取消限額,外資要來A股狂買了?
來源:遠見財訊(yuanjiancaixun)
導語:取消限額,外資要來A股狂買了?
1??重磅改革:QFII和RQFII取消限額 外資在咱們A股市場,一直都有著不小的分量,而在金九市場行情逐漸回暖之時,市場又迎來了實質性的利好。 9月10日,據外管局消息,為進一步擴大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經國務院批準,外管局決定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投資額度限制。 此次取消合格境外投資者投資額度限制時,RQFII試點國家和地區限制也一并取消。取消RQFII試點國家和地區限制,有助于進一步便利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證券市場,提升我國金融市場開放的深度和廣度。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介紹,此前,我國先后于2002年和2011年分別實施QFII和RQFII制度。2018年6月,外匯局進一步完善QFII/RQFII外匯管理。改革舉措包括: 一是取消了QFII資金匯出20%比例限制; 二是取消QFII/RQFII本金鎖定期要求; 三是允許QFII/RQFII開展外匯套期保值,對沖境內投資的匯率風險; 四是優化額度管理流程,按照機構資產(或管理資產)規模的一定比例確定基礎額度,基礎額度以內的額度申請只需備案,超出基礎額度的才需審批。 此次改革全面取消QFII、RQFII額度限制,是外匯局在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外匯管理領域又一重大改革舉措。今后,具備相應資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只需進行登記即可自主匯入資金開展符合規定的證券投資,境外投資者參與境內金融市場的便利性將再次大幅提升,中國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也將更好、更廣泛地被國際市場接受。 2??將帶來哪些影響? 全面取消限額,這無疑是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又一里程碑。同時對于外資資金而言,也是一項重要的政策動作。 事實上,近年來國內金融市場正處于有序開放的狀態,對于取消QFII與RQFII投資額度限制的事件,雖然影響力很大,但也已經有所預期。 就在今年上半年的外匯收支數據新聞發布會上,就有消息傳出,將會改革QFII和RQFII,擴大投資范圍,研究適度放寬甚至取消QFII額度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QFII額度管理制度的改革,近年來也處于有序開放、有序改革的進程。除此以外,在此前的金融開放11條中,就對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以及期貨公司等機構的外資股比例限制時間點進一步松綁,并從原來2021年提前到2020年。由此可見,對取消QFII以及RQFII的投資額度限制,實際上也符合國內金融市場有序開放的進程,屬于一種發展的必然趨勢。 談及對金融市場的影響,從長遠角度思考,積極影響占據一定的優勢,且長期為A股市場等投資渠道帶來源源不斷的新增流動性補充。與此同時,隨著A股入摩、入富等進程的進一步加快,結合取消QFII和RQFII投資額度限制的因素,估計未來外資持股的比例與規模仍有進一步攀升的趨勢,甚至不排除未來外資持股規模還可能會超過公募基金的持股規模,對市場的影響力與話語權正處于不斷提升的階段。除此以外,從中長期的角度出發,仍將會加快改善國內投資者的結構體系,利于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的實質性提升,但與此同時,則是加快A股市場“去散戶化”的步伐,或許這也是股票市場加速洗牌的體現,但卻是資本市場加速走向成熟化、國際化的標志信號之一。 不過,對于短期的市場影響,仍需要看市場資金的影響。在強勢市場環境下,股票市場往往會處于“放大利好,縮小利空”的狀態,而在弱勢市場環境下,則可能處于“放大利空,縮小利好”的狀態。實際上,從短期的角度思考,取消QFII與RQFII投資額度的限制,仍不算非常重磅的利好,可能屬于中性偏利好的影響,而現階段內額度是否充分用好、外資進出的便捷度是否完善以及外資進出的成本是否高昂等,仍然屬于外資資金比較關注的因素。 3??外資都是如何選股的? 利好襲來,咱們投資者要做的當然是要把握時機,但是我們又該如何搭上這輛“順風車”呢? 隨著外資在A股中地位日趨重要,其投資風格偏好也逐漸開始影響A股的走勢。中信證券分析認為,外資長期重倉股具有5個較為明顯的特征: 1. 外資長期重倉股體現“雙八效應”。近七成的外資長期重倉股的凈資產收益率跑贏了行業80%的個股;與此同時,近八成的外資長期重倉股市值為行業前80%高。 2. 外資長期重倉股業績表現優異。從利潤額來看,外資長期重倉股2017年以來無一發生虧損。從凈利潤增速均值來看,外資長期重倉股2017年以來的表現較為平穩,3個報告期內業績增速均保持為正,且大幅高于全市場其他個股。 3. 外資長期重倉股具備較強的盈利能力。2017年以來,外資長期重倉股的平均ROE達到15%,大幅高于全市場其他個股。 4. 外資長期重倉股估值相對較低。除應用軟件、西藥、酒店度假村與豪華游輪、機場服務、綜合電信服務外,其他24個外資長期重倉股的平均市盈率均低于行業均值,占比為82%。 5. 機構抱團效應明顯。外資長期重倉股同樣獲得了其他機構投資者的青睞。2019年中報數據顯示,外資長期重倉股的機構持倉水平(即基金、券商、保險、銀行、外資等機構投資者的持倉數據占比)明顯高于市場平均水平。 (中信證券:2017年至今外資長期重倉股一覽)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