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子未穩就匆忙上市,小熊電器恐作繭自縛?
步子未穩就匆忙上市,小熊電器恐作繭自縛?
就在8月的下旬,小家電品牌小熊電器正式IPO,被人稱作“創意小家電第一股”。除了小熊電器以外,新互聯網品牌的小家電還有像小狗電器,也已經到了IPO的關口,不過是前者主攻廚房小家電而后者則更偏向于家居與個護小家電。
小熊電器、小狗電器等“動物園”小家電的洶洶起勢不免讓人對小家電行業產生關注,而小熊電器能夠成功IPO的原因何在?匆匆IPO之后又有何風險?
小家電品類風口下的三駕馬車
小熊電器能夠成功上市離不開近年來小家電市場的利好,從2016年起,小家電品類開始發力,逐漸成為智能家居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市場需求大、用戶契合度高、決策周期短三個優勢迅速增長。
第一架,市場需求大: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我國家庭小家電的保有量為每戶10種以下,而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小家電保有量為每戶30種,這也就意味著現階段我國小家電缺口較大,隨著智能家居等生態的不斷完善,未來小家電的市場增長潛力十分優秀。
同時我國監管部門對小家電市場也極為重視,根據《輕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中對家電行業(特包含小家電)提到三個重點任務:一、大力實施“三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三、積極推動智能化發展。所以小家電市場除了資本的加持之外,政策引導也為其帶來了巨大動力。
市場需求的導向與政策的鼓勵無疑使得小家電成為了新興藍海,而小家電相比較傳統家電而言,技術壁壘上相對簡單,入局門檻也較低,更是進一步激發了市場動力。
第二架,用戶契合度高:
現如今是80、90的消費時代,以80、90為核心消費主力的結構,使得整體商業偏向于年輕化,需要去迎合更有創意、更有效率、更加專業的用戶需求導向。年輕用戶的需求可謂是日新月異,需要產品的更新換代即使跟上。
而相比于傳統大家電,更新換代速度快、產品價格較低等特點使得小家電更能滿足消費者的細分需求,在主流功能需求產品高速增長的同時,針對消費者不同功能需求的細分類小家電如雨后春筍般興起。
第三架,決策周期短:
用戶在購買產品時,除了考慮到需求意外還會考慮到價格,當這個價格符該需求就會產生購買欲望。但價格影響的不僅是該交易是否能完成,還影響到用戶從選擇產品到確定購買的周期長短,這個周期就是決策周期。
舉個例子,對于一般經濟水平的用戶而言,去樓下買個煎餅果子幾塊錢,買或者不買其實都是幾秒鐘決定的事情,反而去買房,可能要反復看上許多次,花上幾個月的時間去考慮,這就是價格影響的決策周期。
因此相比較大家電動則幾千,甚至上萬的價格來說,大部分小家電都是幾百元甚至幾十元,在決策周期上也具有優勢,決策周期越長,可能阻礙交易的因素就越多,而小家電大多都是像吹風機、榨汁機等高頻低使用時段的產品,需求是實打實的,從消費心理上更容易促成交易。
另類的“需求網紅”起家之旅
除了上述小家電產品的固有優勢之外,小熊電器能崛起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抓住了市場需求的脈門,打造出網紅產品。
相信很多人對于網紅經濟這個詞并不陌生,對于網紅經濟的追捧也一度成為許多新興業務的發展方式之一,張大奕與如涵合作打造的網紅電商品牌甚至能在今年登陸納斯達克。
而小熊電器能夠從諸多小家電品類中脫穎而出的就是在與打造需求下的網紅產品。
以最初小熊電器的當紅產品酸奶機來說,當時正值三聚氰胺事件爆發,用戶對奶制品的恐慌蔓延,而自制性的家用酸奶機就看準了這個需求,在一些列營銷下迅速成為爆款,為小熊電器打下了發展的基礎。
而像如今的當家產品養生壺,也是在潮流上與去年的“佛系文化”相吻合,憑借著較為便宜的價格,一定程度的上吸引了不少的“佛系青年”入手。
而且之所以說小熊電器在打造網紅產品的原因還在與其營銷>研發的策略。
小熊電器的創始人李一峰在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過,小熊電器目前已經能夠做到每年推出100個左右的新產品。
而有資料顯示,截止至2018年,小熊電器的研發人員超過130名,130人的團隊每年能夠推出上百的新產品,可想而知這些小家電產品的技術壁壘并不高,屬于容易模仿甚至趕緊的范疇。
這一點也能從營銷與研發的投入占比可以看出。
根據新浪財經報道,2016-2018年上半年其品牌宣傳費用分別為3551.54萬元、8781.45萬元和4293.19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37%、5.33%和4.68%。
而2016年-2018年,小熊電器的研發投入為1653.33萬元、2507.68萬元、4739.25萬元,占總營收比例分別為1.57%、1.52%、2.32%,遠低于銷售費用,并明顯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重營銷的模式也是小熊電器能夠打造一個個網紅產品的原因之一,也正是在酸奶機、養生壺等一個個網紅小家電的支撐下,小熊電器能從諸多雜牌小家電中脫穎而出,在小家電行業紅利下迅速發展,成功上市。
但隨著原本的網紅經濟逐漸衰退,用戶消費意識逐漸下沉穩固,即使是王紅第一股的如涵控股市值都暴跌72%,專注于打造網紅產品的小熊電器選擇了IPO,這會是一步好棋嗎?
梅特卡夫法則下小熊電器的價值分析
計算機網絡先驅、3Com公司的創始人羅伯特·梅特卡夫曾經認為網絡價值應該以用戶數量的平方的速度增長,一個網絡的價值等于該網絡內的節點數的平方,而且該網絡的價值與聯網的用戶數的平方成正比。
而有學者在此基礎下,認為互聯網的價值在于節點之間的相互連接,每N個節點可能與N-1個其他節點發生聯系,潛在的關聯為N(N-1),即N^2個數量級。因此互聯網公司價值為:V=N^2,其中V是互聯網價值,N為用戶數量。
后來這種“用戶至上”的判斷準則不斷完善,在2015年時,國泰君安策略團隊認為互聯網企業的價值由變現因子、溢價率、用戶數量或潛在用戶數量、高質量的網絡節點四大核心要素構成,在此基礎上演變出了一個較為全面的公式:
其中V是互聯網企業價值,K是變現因子,P是溢價率系數(取決于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N是網絡的用戶,R是網絡節點之間的距離(客戶間互動因子)。
我們以這個公式來看:
*在變現因子K上,小熊電器表現較為不錯,根據其招股說明書顯示,2015-2018年上半年,小熊電器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2億元、10.5億元、16.4億元和9.1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71億元、1.05億元、1.46億元和0.85億元。
就現階段而言,小熊電器在盈利變現方面還是具有一定的優勢,不過前面也提到過,這是由于網紅產品的打造以及小家電有益的發展環境導致的,而在缺乏保障的情況下,小熊電器能否一直保持網紅級別產品的輸出,還是一個大問題,所以說從長遠發展的角度看,在沒有搭建起更好的商業護城河前,小熊電器的K值并不穩定。
*而在溢價率系數P上,雖然小熊電器如今成功上市成為了“創意小家電第一股”,但就實際情況而言,小熊電器并不能擋的起行業第一,且不說緊隨其后的小狗電器,往前面還有著蘇泊爾、九陽、美的等一眾家電巨頭。
除了這些巨頭品牌外,能孕育出獨立品牌的小家電行業也會不斷吸引新的資本進入,小家電行業的三駕馬車是實打實的存在,也是共有資源,那么未來行業洗牌期勢必是一場大戰,因此在P值上,小熊電器不具備足夠額優勢。
*而在用戶N值方面,小熊電器也說不上優勢。小熊電器的優勢是網紅產品,是創意小家電,但是小家電原本就屬于創新難,拷貝易,當初華強北雜牌軍們都能在新機發售三天內弄出個一模一樣的產品來,小家電近乎無門檻的產品壁壘下,很容易同質化。
而一旦陷入同質化的產品競爭中,性價比就會成為更多用戶的決策核心值,尤其是品牌粘性比不上老牌家電巨頭的情況下,更容易陷入價格戰的劣質循環。而且在營銷>研發的思維下,當無法持續的新創意產品輸出是,小熊電器也容易陷入發展停滯期,因此N值堪憂。
*在與用戶的互動方面看,小家電品類與用戶之間的互動主要是在前端的營銷以及后端的維修,營銷上小熊電器的高投入與高嗅覺確實做的不錯,網紅產品也需要在持續的營銷賦能下才能火起來。
但在維修方面小熊電器做的并不是很好,黑貓投訴上多見的也是有關維修的投訴項目。也是在小熊電器直銷+分銷的銷售方式下,下面的銷售點未必能滿足較好的售后體驗,而線下維修點的普及程度尚不能面面俱到,容易產生不便,不過總的來說R值還可以。
綜合起各個數值帶入公式可知,如今的小熊電器雖然能夠達到上市的水準,但關鍵的K、P、N三點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在自身行業壁壘尚未高筑的情況下,匆匆上市未必是一個好的選擇,畢竟上市也就意味著將自己的優缺點都曝露出來,一旦未來有些許的波動,都可能引起自身股價變動。
海外市場或許是小熊電器夯實自己的沃土
小熊電器與其它巨頭相比缺的是底蘊,是能夠扎根線下讓用戶更為安心的實力,如今的小熊電器缺的就是一個“穩”字,缺乏對未來各個因素的穩定性。
這時候就需要下沉,盡管如今的用戶已經習慣于網購的消費方式,但線下實體店鋪卻是不可或缺的,不僅能夠增加品牌的曝光度,還能讓用戶更為安心,畢竟實體店鋪看得見摸得著,售后等服務也更方面有保障。
而作為以線上起家的小熊電器而言,缺乏實體店鋪這一點一直是其發展的痛處。雖然在小熊電器提交的招股書中提到,小熊電器實行線上銷售為主、線下銷售為輔,全渠道運營的銷售模式,且全渠道營銷網絡的構建已初現雛型。
但是根據實際的銷售數值來看,這一點并沒有實現,資料顯示,2015-2018年上半年小熊電器通過線上銷售占總營業收入之比分別為88.61%、91.6%、91.93%和90.58%,而線下銷售占比分別為11.39%、8.40%、8.07%和9.42%,占比較小。
身處在互聯網商品經濟的用戶都知道,從線下觸網線上容易,即使不自建,各大電商平臺也是林立,而從線上往線下下沉難,需要大量的資金鋪路。而小熊電器論起底蘊遠比不上蘇泊爾、九陽等本身就扎根線下的家電巨頭,更難以在線下競爭布局。
這時候海外就成為不錯的選擇。
首先如今海外,尤其是東南亞地區成為了國內電商巨頭們的新寵,有資料顯示,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泰國和越南這六個國家的電商產值還不到總零售額的1%,市場潛力極大。
這些急速發展的地區未來也勢必是要觸網,線上發展極具前景,生活上也會逐漸產生對小家電產品的需求,儼然是一片亟待開發的沃土。
其次小熊電器本身有著在國外銷售的經驗,之前就有在國外市場通過ODM(貼牌生產)/OEM(代工生產)方式實現境外銷售。未來不管是依附于阿里等電商體系還是自建銷售網絡,都遠比在國內的競爭壓力小。
最后小熊電器也能夠通過小家電本身技術門檻低的屬性,進行東南亞當地的OEM,不僅能帶動當地經濟,削弱政策阻力,也能逐漸布局線下產業,夯實基礎。
所以對于小熊電器而言,當下不能沉浸于上市的喜悅,要緊身的審視自己,網紅不可能紅一輩子,網紅產品亦然,只有在產品上加大研發,業務上找到重心,產業上夯實自己,才能在未來有更為穩定的發展。
科技自媒體“翟菜花”,訂閱號:翟菜花,個人微信號zhaicaihua002,轉載保留版權,違者必究。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