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教父”收購上市公司遇挫,遭遇上交所三連問
作為資本市場中的夢想實現家,PE機構一直承載著外界太多艷羨期許的目光。在這片土地上有多少人一夜之間平步青云,又有多少人在片刻之內千金散盡。
作者 | 宋冠宇
來源 | 野馬財經
作為資本市場中的夢想實現家,PE機構一直承載著外界太多艷羨期許的目光。在這片土地上有多少人一夜之間平步青云,又有多少人在片刻之內千金散盡。 其中“硅谷天堂系”以“PE教父”的身份,從默默無聞到鋒芒出露再到如今的聲名鵲起,靠的是精準的戰略目光和異于別家的經營模式。 近日,“硅谷天堂系”與德宏股份(603701.SH)的資本聯姻再次引來了各方關注的目光,但前幾日德宏股份卻發布公告稱聯姻終止,這也引來了上交所問詢。
?
德宏易主終止,“PE教父”聯姻遇挫
?
因重大資產重組停牌的德宏股份于6月1日重新復牌,公司也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張元園與硅谷天堂控股子公司天堂硅谷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無法就控股權轉讓中的核心條款達成一致意見,決定終止本次控股權轉讓事項。
引人關注的是德宏股份曾在5月18日發布公告稱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5月22日上交所就此交易事項向德宏股份下發了問詢函,但德宏股份還沒有回復該問詢函就率先宣布終止本次控股權轉讓事項。
接著上交所又對終止事項下發相關問詢函,并要求在6月3日之前回復且披露。
因為一個交易事項,上交所已對德宏股份三連問。
圖片來源:巨潮網
據悉該交易原計劃德宏股份控股股東張元園與硅谷天堂的控股子公司天堂硅谷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張元園擬轉讓29.99%名下股權給天堂硅谷或其指定方。標的股份的轉讓價格擬為17.32元/股,轉讓總價款擬為10.496億元。
?
這項交易若沒有終止的話,天堂硅谷或其指定方將持有上市公司29.99%的股權及公司表決權,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將由張宏保、張元園變更為王林江和李國祥,也即是說PE教父將入主德宏股份。
?
消息一出,市場嘩然,畢竟,于2016年正式上市的德宏股份未滿五歲便被張元園插標賣首,實不尋常。
?
浙江德宏汽車電子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汽車發電機研究開發的專業生產制造商,前身為湖州德宏汽車電機廠,成立于2000年1月,屬于當時中湖集團將與汽車電機業務相關產業分離時形成的產物。
?
2001年湖州德宏汽車電機廠改制為湖州德宏汽車電器系統有限公司,與改制相比更為深遠的影響,則在于引入了德宏日后的壯大的引路人——張宏寶為首的40位自然人股東。
?
接下來的近十年,雖然發生了數次股權轉移事項,但德宏城頭插的“張”家大旗已然穩固。
2009年,德宏再次變更公司名稱,由“湖州德宏汽車電器系統有限公司”到“浙江德宏汽車電器系統有限公司”簡單的名頭轉換,不難看出身后濃重的野心。
?
果然,公司在一年后完成了股份制改制,搖身一變成為浙江德宏汽車電子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為進一步發展鋪平墊穩。
?
經過多年的發展沉淀,做大做強,德宏終于在2016年成功登陸上交所。雖然發行價格敲定在了13.5元每股,但市場熱情的反饋甚至將初期的股價最高抬升至80元左右。
?
曾經如此輝煌成績的公司,雖然本次交易并未成功,但德宏股份要改弦更張轉給硅谷天堂的“資本聯姻”,令人好奇其中的因果緣由。
?
德宏易主之謎
?
根據德宏公告說法,本次重組的原因是基于實際控制人夫婦健康原因和年齡情況以及現任董事長,即實控人之女的意向,為了將德宏發展壯大而進行的。
?
企業觀察員孫藝源對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表示,將德宏交出去固然有為公司發展添磚加瓦的因素,但明眼人不難看出,其實張氏掌舵者抽身離開,也是基于對當前德宏發展狀況的判斷下,急流勇退明哲保身的明智選擇。
?
盡管德宏在上市初期打響了頭炮,但遺憾的是這一上升趨勢并未能維持長遠,反而每況愈下。
?
從股價上來看,雖有13.5元開盤最高時漲到80元/股,但其后每況愈下,由8至7,由7跌6,由6降5,循環往復,目前已經達到低于發行價格的12.55元/股;
??
與之相符的則是公司不盡如人意的業績。自上市以來,公司的經營指標一直不太穩定。營業收入從2016年的4.16億元,勉強上升至2019年的4.76億元;凈利潤方面雖然自2016年起逐漸攀升,最高時在2018年度升至1.11億,奈何2019年畫風突變,以低于上期48.11%的5751.36萬元凈利潤。
?
?圖片來源:同花順
另外,從盈利能力指標來看。凈利率從2018年的24.08%下降至19年的12.12%、毛利率從16年的34.95%逐年降至最新的29.80%。此外,就連表現相對優秀的凈資產收益率也從18年的17.24%腰斬至19年的8.32%。
?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德宏股份與天堂硅谷簽訂合作框架協議的同時,又與杭州伯坦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簽訂了資產重組協議,德宏籌劃以發行股份或可轉換債券及支付部分現金的方式收購杭州伯坦科技工程有限公司100%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
?
前手剛剛將控制權轉移出去,后手卻又考慮要并入新的公司,不難想見,幕后的推手,定是天堂硅谷,以及隱藏其背后的硅谷天堂等一干”硅谷天堂系”資本力量。
?
畢竟,這種獨具特色的資本操作手法對于“硅谷天堂系”來說,已是再熟悉不過了。
“硅谷天堂系”起源
?
截至2019年底,天堂硅谷總資產19.7億元,凈資產16.6億元。天堂硅谷的母公司為硅谷天堂資產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19年年底總資產68億元,凈資產63億元,可謂實力雄厚。
?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天堂硅谷所投資企業約90家,涵蓋多個領域,已經形成了一個健全的投資體系。而從”硅谷”系整個集團的層面來看,這不過是龐大資本帝國的冰山一角而已。
?
“硅谷”系的主力軍當數硅谷天堂資產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注冊資本5000萬元。2011年11月,公司整體變更為硅谷天堂資產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截至目前,第一大股東山水控股持有公司45.13%股份,硅谷天堂董事長王林江、副董事長李國祥分別持有山水控股50%的股權,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兩人均曾任職于老牌國企錢江水利。
?
“硅谷天堂系”此前一直默默無聞,直到斯太爾之戰才一炮打響初露頭角。
?
2012年11月,硅谷天堂以5億元的價格向博盈投資出售了其一手培育的斯太爾動力公司,該公司是硅谷天堂不久前以2.84億元的價格收購的,片刻之間便贏得了2.16億元的利潤。
棋高一招的是,硅谷天堂并未安于現狀,而是拿出2億元認購博盈投資的定增,獲得重組后的博盈投資7.61%的股權。截至7月10日,這部分股份市值高達5.3億元。粗略估算,在博盈投資中,硅谷天堂盈利約3.5億元。
?
這種精妙操作在當年的中國產融資本高峰論壇上,就連硅谷天堂合伙人、董事總經理韓惠源都直言,將硅谷天堂并購博盈稱為近幾年來最滿意的投資。
?
隨后,”硅谷天堂系”開始了自己獨特的“PE+上市公司”模式。而公司產品也分為了三大類:并購整合、創業投資和資本管理。
?
該模式分為三步走,首先選擇合作的上市公司,然后充當財務顧問的角色對標的公司價值進行相應塑造引導,最后通過前期的了解以及中期的培育,決定后期是否選擇戰略入股。
?
憑借這套模式,公司先后與廣宇集團(002133)、京新藥業(002020)、合眾思壯(002383)、升華拜克(600226)上市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
?
2015年成功登陸新三板,說明該模式對于硅谷天堂的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
2017年,硅谷天堂所投資的公司自行IPO的有8家,借殼上市1家,成績斐然。
?
在2020年1月,硅谷天堂成功買下了知名“口罩股”欣龍控股(000955,SZ)的控制權,在硅谷天堂看來,取得欣龍控股控制權,是公司在控股型收購方面實現的重要布局。
16年業績突然縮水,“硅谷天堂系”今如何?
?
然而,目前硅谷天堂的情況卻似乎沒有了以往的那般輝煌。
?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硅谷天堂目前的股票價格跌落至0.81元/股,成交額僅為9.14萬,而35.9億的市值較巔峰時期縮水了近10倍。?
?
天上地下的分界線,出現在2016年,讓“硅谷”系跌落王座的緣由,竟然也是由于其多元化的經營戰略。
?
2016年A股市場波動劇烈,由于硅谷天堂管理著巨大規模的證券基金及定增基金,因此A股市場上的資本運作一起,就總能看到硅谷天堂的身影。自硅谷天堂半年報起,低迷之相便初現,營業收入1.84億元,同比降低77.56%;實現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316.80萬元,同比減少92.19%;基本每股收益0.01元,同比減少97.80%。
?
可在這種不利情況下,公司當年依然發布了3.55億元的現金股利利潤分配方案。
?
到了年底,硅谷天堂營業收入實現9.51億元營業收入,同比下滑41%;凈利潤5.3億元。下滑55%,其中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和投資收益兩項,從2015年度的13.5億元下降至2016年度的6.7億元,是當年年度業績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
大額股利發放后對股價的拉低效應加上經營業績下滑,使得公司當年股價由年初的29元直線下降到年末的6.23元。也是從那年開始,本能與同在新三板掛牌的信中利(833858)、明石投資等私募機構一起爭雄的硅谷天堂,漸漸的掉了隊。
?
如今,信中利股價達到5.32元,明石創新(832924)每股股價2.57元,與之相比硅谷天堂相形見絀。
從自成一派的“PE教父”收購德宏股份遇挫,雖未能為“硅谷天堂系”注入強心劑,但后續是否還會有新的舉動嗎?你看好“硅谷天堂系”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