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之百果園的未來
生鮮電商之百果園的未來
近段時間,百果園將要上市的傳聞被各大媒體披露,據IPO信息顯示,深圳百果園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近日與民生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擬境內交易所掛牌上市,當然,具體還應以實際情況為準。
百度百科顯示,目前百果園布局80多個城市,擁有超過4000家門店。作為生鮮電商中的垂直(水果零售)領域,百果園目前已經成為水果零售領域的領跑者。
早期數據顯示,從2015年的2.3萬億元發展到2019年,國內水果市場規模達到了2.5萬億。顯然,除去人口眾多的因素,消費者對于水果類產品的需求正在不斷提高也是重要原因。
那么未來百果園能夠在水果零售領域深耕到什么程度,是否會在生鮮電商板塊也同樣表現出色呢?
有足夠的能力,才能成為領路人
百果園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集果品生產、貿易、零售為一體的水果專營企業。據天眼查APP顯示,成立近20年的百果園,先后經歷8輪融資,受一級資本市場青睞。
經過多年在水果行業的經營,百果園已經成為一家集線下水果連鎖店、線上水果電商平臺、種植基地為一體的企業,在水果行業的耕耘越來越全面。
一方面,百果園參與到高速發展的電商板塊,在當代的“懶人”經濟上分了一杯羹。畢竟百果園的發展多少都會受到電商模式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運營的成本和經營的門檻,當然,也為買賣行為提供了便利與機會。
在電商布局上,我們能在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臺看到百果園的入駐店鋪,也能在淘寶上找到百果園的品牌小店,同時百果園也打造了自有的APP。
外賣平臺和自有平臺都能滿足用戶網上選品的需求,同時也能為用戶提供自提和送貨上門的選擇。另外,在電商平臺上開店重點不在成交而在于獲客,在多個平臺上布局能利用各個平臺的流量池。
另一方面,盡管電商模式能夠提供一部分便捷,但是對于生鮮類食品,消費者更傾向自身去參與的到挑選的過程,畢竟消費者需求的是新鮮、高品質的商品,同時線下購也為消費者節省了配送費用。
高品質的產品往往對供應鏈質量的要求比較嚴格,而百果園的成熟離不開供應鏈的搭建。
據公開信息顯示,目前百果園國內水果產業基地采收占比近90%,全世界特邀水果協作產業基地達200+,當然數據或許不能完全屬實,但是也能夠展示出百果園目前在供應鏈上的優勢。
供應鏈為百果園在供貨、品質上提供了相當高的保障,極大的降低了在產品上出現問題的機率。同時,也有很大一部分的消費者評論百果園,“雖然價格要比別家的商品高,但是很多商品的質量還是能讓大家滿意的。”
消費者的認可也是百果園線上這步棋成功的一種表現,而百果園通過在這種品質上的嚴格把控,也積攢下一批忠實的用戶。目前人們對生活品質、商品品質的要求不斷的提高,而力求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百果園,也為后續的獲客打開了一條便捷的通道。
而百果園正是通過將線上線下一體化,將果品的生產、貿易、零售統一的水果全產業鏈模式,成為了行業的標桿企業,這也就是百果園能夠成功的原因。
當然百果園并不能因為在模式上的完善,就能夠規避掉行業展現出來的通病,以及一些不可避免的一些競爭,如何在未來發展的路上不迷路也很重要。
難解的保質期,難逃的新競爭
在中國的市場上,水果零售企業并非百果園一家,甚至整個生鮮電商行業都面臨著同一個問題,那就是生鮮的保存周期的問題。
生鮮在保質期上有著難以彌補的短板,比如香蕉,保質期可能就在三天時間左右,條件比較好的也很難超過一周的保質期。像生菜、豆芽等菜品,保質期也很超過三天的時間。
據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水果的成果率僅有50%-60%,而在流通產生的損耗達到30%,因此提升供應鏈方面的布局是整個行業需要去做的事情,同時也會伴隨著巨大的資金輸出,當然,百果園也不會例外。
盡管百果園走的是高端路線,但是仍避免不了在此之前連虧七年的事實。這種情況正是水果行業的通病,一是水果易損易腐的屬性,二是目前各地區水果定價較為統一,很難產生大的變動。
而消費者追求品質提高的同時并不希望價格提高,或許可以接受一定范圍的高價,但不可能無節制的高。
能夠滿足消費者物美價廉的需求,還要做到增長盈利,對于產品線單調的百果園來說本就非常困難,當然百果園并非沒有嘗試擴大版圖,在近段時間,百果園最新上線了“熊貓大鮮”。
“熊貓大鮮”不僅僅售賣水果、蔬菜、奶制品,還有冷凍鮮肉,如果說果類稱不上消費者每天需求的產品,但菜品確實是消費者的剛需,所以這也是百果園在全品類生鮮電商的重要布局。
盡管2萬億的生鮮電商市場宏大,但是百果園要面對的對手也同樣強大。
阿里旗下的盒馬生鮮、美團旗下的美團優選、拼多多旗下的多多買菜、京東旗下的京東優選等,無一不是互聯網巨頭入場的布局。或許在選品、構建供應鏈的經驗上達不到百果園的老練成熟,但是它們在資金投入、流量投放上卻能勝過百果園許多。
當然,互聯網巨頭在生鮮電商的布局未曾局限在自己構建產業上,往往也會對看好的企業進行投資,比如騰訊就投資了每日優鮮、興盛優選等。
在如今互聯網流量逐漸見頂的階段,生鮮電商似乎成了每家必爭的一個重要產業,那么百果園進入到這個賽道與他們競爭,反而顯得有些“瘦弱無力”。
除去在電商中面臨的競爭,國內生鮮市場最大的競爭反而是個體經營戶,智研咨詢統計,目前國內生鮮消費者,超過70%集中在農貿市場,掌握在個體經營戶手中,而生鮮電商占據市場規模或許不超過10%,其余市場被超市、小商販掌握。
生鮮消費品不同于其他消費品,消費者更愿意到農貿市場親自進行。很多消費者稱,往往采購家庭生鮮食材的過程也會伴隨著其他商品的購買,他們更享受購買的體驗過程,以及熱鬧的商貿市場所帶來的購買環境。
筆者認為,生活節奏快的人往往在衣食住行上都會選擇“網購”,衣服、家用都可以在網上購買,吃飯也可以吃外賣等,這也是電商崛起的關鍵。而生活節奏平緩的人,往往更愿意體驗生活中的過程,比如逛商場、逛農貿市場、親自做飯等等,這往往是電商所不能提供的重要環節。
那么百果園如何要在這個宏大而又復雜的市場中,長久的占據一席之地而不會被市場淘汰、吞并呢?
原有業務放低身段,新開業務昂首挺胸
我們知道百果園在高端水果市場上更加出色,但是一棵果樹上結出的不可能都是高品質的水果,一家店面的水果也不可能在規定時間全部出售,而這一部分的損耗如何避免或者利用,或許可以成為百果園一個新的探究點。
筆者認為,既然百果園能夠在高品質的段位做到蒸蒸日上,那么劃分出一個普通品質的區域或許能讓百果園占據更大的市場規模。
高品質存在一定的品牌力,一些保質期將到的商品或許不適合做活動營銷,但是通過普通品質區域就沒有那么多的顧慮,通過營銷活動,不僅可以更高效的避免商品的浪費,增加額外的收入,也可以為企業本身引流獲客。
而另一方面,百果園布局全品類生鮮電商,需要的也許就是在激烈的競爭當中打造獨樹一幟的風格。
就像國民追求高品質水果一樣,高品質蔬菜、肉類同樣會受到消費者的追捧,雖然各大平臺都寫著新鮮果樹的宣傳字樣,但架不住核心仍是極速配送以及分裝后自提的便捷性,但是在高品質上還未曾見到哪家重點布局。
百果園水果能做到高品質,是因為建造了水果產業基地,同樣的,想要在全品類生鮮上實現高品質就不單單是水果,還要建造蔬菜產業基地、養殖產業基地以及能夠嚴格把控的加工廠。
能夠在供應鏈上打造完整,并且能夠嚴格把控,那么百果園也會在市場占據到難以撼動的位置,畢竟生鮮的需求更多的是掌握在消費者的手中,而資本往往只是起到資金鏈上的供給,很難左右到消費者需求。
另外,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出行的謹慎也促使生鮮電商的消費者逐漸增多,并且有望在生鮮市場上占據更大的規模。
雖然沒有呈現爆發式的增長,但是目前生鮮電商增長的這么快,不僅僅是疫情影響,還有互聯網巨頭們互相競爭的結果。這場競爭中,補貼、流量似乎成了他們無往不利的利器,讓他們迅速占領了市場,那么百果園想要占領市場需要依靠的又是什么呢?
上文我們提到,大部分消費者對于百果園都是認可的態度,之所以認可,是認為百果園確實出售的是高品質的商品,而讓消費者覺得物有所值的就是“信任”。
如果百果園在未來全品類生鮮的發展上秉持“信任”,那么對于長久的競爭上也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消費者信任,往往就會更加放心,也會對百果園產生更加持久的購買力。
而通過高品質,將消費者的“引”和“留”做到極致,避開巨頭玩家的資金打擊,很有可能就會蒸蒸日上,不然一味的追求通過補貼產生用戶,那么經營不善時,面臨的就是被巨頭吞吃或者滿盤皆輸的下場。
科技自媒體“翟菜花”,訂閱號:翟菜花,個人微信號zhaicaihua002,轉載保留版權,違者必究。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