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龍地產:沖擊千億市值也要時刻關注“三道紅線”
財務狀況良好,三道紅線均未過
前段時間,寶龍地產發布了2020年全年財報,展現出來的成績很不錯,財務數據一片向好。寶龍地產在對新的一年進行展望時,定下了2021年1050億元的銷售目標。
在去年年中寶龍地產的中期業績會上,總裁許華芳曾提出寶龍地產的“雙百雙千”戰略目標,未來五年將達到新增開業購物中心超一百座、核心利潤超一百億、全口徑銷售額超一千億、上市公司總市值超一千億。
或是基于2020年下半年的出色表現,寶龍地產在2021年定下了超千億的合同銷售額目標,而寶龍地產要沖擊千億市值,又會到什么時候呢?
財務狀況良好,三道紅線均未過
寶龍地產背后的寶龍集團于1990年在澳門成立,1992年開始進入內地。據天眼查APP顯示,如今承載寶龍地產品牌的寶龍地產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2009年10月份在港交所上市。
上市后的企業自然要年年公布財務數據,以向二級資本市場投資人揭示其企業具體的發展狀況。前段時間發布的2020年全年業績報,從整體來看,寶龍地產2020年的成績還是十分不錯的。
從財務數據方面來看,2020年寶龍地產實現總收入355億元,同比上升36.3%;凈利潤88.2億元,同比上升46.5%;歸母凈利潤60.93億元,同比上升50.8%;合同銷售額815.5億元,同比上升35.1%。體現企業財務情況的幾項指標都處于上升態勢。
對于地產企業來說,土地是生產資料,土地儲備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未來幾年企業能獲取多少利潤。
從土地儲備方面來看,截止至2020年12月31日,寶龍地產擁有優質土地儲備總建筑面積3650萬平方米,總可售貨值達4500億元。2020年年內,寶龍地產新增地塊39幅,總面積940萬平方米。在寶龍地產的土地儲備中,約70%位于長三角,在南京連拿7塊地。
充足的土地儲備是寶龍地產敢于將2021年合同銷售額訂到1050億元的底氣,而另一方面,對于政府規定的“三道紅線”,寶龍地產也都未曾觸及。
所謂的“三道紅線”其實是央行與住建部針對所有開發商制定的三個標準,分別是:1、提出預收賬款后的資產負債率大于70%;2、凈負債率大于100%;3、現金短債比小于1。這三個標準用于限制開發商的融資。
2020年,寶龍地產提出預售賬款后的總資產負債率為69.9%,凈負債率為73.9%,現金短債比為1.22,均在“三道紅線”的“綠檔”范圍內。
寶龍地產2020年全年財務狀況良好,土地儲備充足,而且也沒有觸及央行和住建部規定的“三道紅線”,在3月3日財報發布前后一段時間,寶龍地產在二級資本市場,也迎來了一波上漲。
從大趨勢上看,相較于財報未發布之前,寶龍地產在二級資本市場投資者的判定下,價值是處于增長狀態,但是最近幾天,也曾出現下跌情況。企業股價在二級資本市場上跌跌漲漲屬于正常狀態,不過也能體現出投資者對于企業價值仍持懷疑態度。
寶龍地產,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一些風險。
內外風險猶存,寶龍地產前路仍險
上文提到,寶龍地產總裁許華芳曾提出未來五年寶龍地產市值達到千億的計劃,然而如今寶龍地產的市值僅為290.08億港元(242.54億元人民幣),距離千億市值還有一大段距離。而要想達到千億市值,寶龍地產自然要去面對前路的風險。
一方面在于外部因素,我們可以通過PEST模型進行分析。
從政策因素(Political)來看,最明顯的就是我們上文提到過的“三道紅線”。對于房地產開發商而言,“三道紅線”是頭上的“緊箍咒”,束縛著地產企業的有息負債增長。
而寶龍地產的資本負債率為69.9%,距離標準要求僅差0.01%。這次寶龍地產未被劃進“黃檔”,看著著0.01%的數據,多少讓人感覺有些僥幸的意味。未來寶龍地產還要多注意“三道紅線”,倘若越過,勢必會給投資人一個不好的印象,繼而對企業價值“用腳投票”。
從經濟因素(Economic)來看,根據天眼查APP信息來看,寶龍地產上市之后,進行了4輪債權融資,這一融資方式成本較低,融資形式較快且容易隱蔽,但隨之而來的是當企業遇到財務危機或者不具備競爭優勢時,還款壓力巨大。
結合目前的經濟環境來看,國家對于地產行業的約束將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且目的或許就是為了通過降低負債、減少融資來約束地產行業,在融資環境越來越困難的當下,寶龍地產若是再選擇債權融資,將會增加自己未來的風險。
從社會因素(Social)來看,寶龍地產所在的房地產行業,本身就比較特殊。房子對于我國大部分消費者來說,屬于低頻高價剛需商品,是一輩子中消費單價最高的商品,在選擇時非常謹慎。在“房住不炒”的基調下,寶龍地產要面臨的銷售壓力依然很大。
從技術因素(Technological)來看,對于房地產行業來說,技術因素體現在產品設計、周邊配套、建筑、園林規劃等。例如智慧生活,也是考驗地產商技術因素的一部分。綠城中國曾與華為簽訂合作協議,進行智慧園區改造,碧桂園也入局服務機器人領域,這些技術因素也將成為左右消費者選擇的重要因素。寶龍地產在技術因素方面,要面臨的競爭壓力會越來越大。
通過PEST模型對寶龍地產的外部環境進行分析,不難發現寶龍地產要面臨的風險還有很多。
另一方面,是寶龍地產自身存在的風險。
首先,寶龍地產2020年財報發布之后,或陷入“明股實債”疑云。
寶龍地產2020年財報雖然財務業績一片向好,但一項數據的異常,引起了行業分析師們的注意。寶龍地產2020年歸屬于少數股東權益150.61億元,同比暴增141.11%,歷屆財報中歸屬于少數股東權益與同比增長數據如下圖所示,一眼可以看出2020年少數股東權益暴漲的不正常。
據觀察者網報道,有資深投行人士指出,寶龍地產極可能是采取了風險更高的“明股實債”方式融資。而這一方式往往有特殊條件,風險較大,例如有資格要求公司在約定期限內贖回股權等。
2020年中報發布時,寶龍地產剔除預收款后的資本負債率為73.24%,已經越過紅線。彼時少數股東權益增速在65.10%,加上下半年同比增速暴漲到141.11%,而去年下半年,正是“三道紅線”出臺的時間,不禁讓人懷疑,寶龍地產是通過高超的財務技巧,來讓資本負債率這一項數據回到紅線之內。
其次,寶龍地產如今仍深耕長江三角洲地區,70%的土地儲備都在長江三角洲,這將會導致同一地區的土地政策改變對寶龍地產的影響極大。俗語有云,雞蛋不能同時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又有“狡兔三窟”之成語流傳于世。而寶龍地產雖然有制定“1+1+N”戰略,但在去年的土地儲備中,在南京就有七片土地。
最后,就是寶龍地產的重資產模式對于二級資本市場來說,吸引力太低。
房地產行業現在大都會把物業、商業等輕資產拆分出來,單獨上市。寶龍地產也是一樣,寶龍商業在2019年12月份在港交所上市,2021年3月12日數據,市盈率在41.58倍。而寶龍地產同時間的市盈率在3.99倍,遠低于輕資產模式的寶龍商業市盈率,同時也在同行業中處于墊底位置。
市盈率本就不高的寶龍地產,達成千億市值的路恐怕會很遙遠。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期待市值能超千億的寶龍地產,無論是外部環境還是自身的競爭力,仍然存在很多風險沒有解決。寶龍地產如何才能讓二級資本市場投資者認可自己呢?
內外兼備,錘煉企業價值
企業在二級資本市場表現如何,歸根結底還是看企業自身的發展狀況。寶龍地產想要沖擊千億市值,或許可以從這兩方面入手。
1.外順“勢”
外順“勢”,可以分為三部分。
一是企業戰略迎合國家政策,從根本上不打破“三道紅線”,而不是通過巧妙的財務操作,保持不越過“三道紅線”的狀態,順應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政策趨勢。
二是產品符合百姓需求,根據不同的人群推出不同的產品,例如剛需三房、單身公寓等,順應民眾對房子的需求之勢。
三是探索新渠道,除了傳統的線下新房銷售渠道外,可以與電商平臺、房產交易服務平臺合作,探索線上渠道,順應線上渠道崛起之后的新渠道之勢。
2.內修“術”
順應外部環境因素的同時,還需要寶龍地產提升自身實力,對內修“術”。
對內修“術”,一是增加技術實力,一個企業的技術實力會轉化為企業自身的競爭力,或許可以讓寶龍地產在同行中脫穎而出。
寶龍地產需要投入一定的研發資金、人力、物力,增加對建筑藝術、人文生活的理解能力,推出好產品。同時,對智能社區進行布局,或自己研發,或與擁有技術的公司合作,順應未來智慧生活趨勢。
二是增加服務水平。現在,出現很多物業與業主沖突的事件,物業費高,但物業服務水平不高是根本原因,增加物業方面的服務投入,切實服務到用戶,同樣也是提升自身產品隱性競爭力的一個方式。
外順“勢”,內修“術”,寶龍地產要讓資本市場投資者持續看到自身做出的努力,或許才能實現市值上的持續上漲。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