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割韭菜,沒有人比這老頭更在行!
他睜大眼睛盯著每一只有縫隙的蛋。
作 者丨華商韜略 華商韜略·華商名人堂 ID:hstl8888 圖片:網絡、圖蟲創意
在華爾街,他是滅霸般的存在;有他在,到處可見資本的“血雨腥風”。
“如果你想在華爾街交到真心的朋友的話,還不如養條狗!”
這位語出驚人的大佬,或許你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一定聽過他的名號。他就是被公認的華爾街之狼——卡爾·伊坎,與索羅斯齊名的對沖基金大佬,《時代》雜志評出的“美國最重量級的投資人”。
他的“輝煌戰績”包括但不限于:迫使雅虎創始人兼CEO楊致遠黯然下臺;讓惠普的百億私有化方案折戟;一手推動了摩托羅拉移動業務的拆分,以及讓“鐵公雞”蘋果給股東分紅……
1993年,美國著名傳記記者馬克·史蒂文斯所著的傳記《國王伊坎:一個叛逆資本家傳》,曾詳細記載伊坎在20世紀80年代如何通過各種手段逼迫上市公司,不斷賺取巨額利潤。
而讓史蒂文斯也沒有預料到的是,在之后的日子里,伊坎更是變本加厲。他通過惡意收購、借助媒體、煽動小股東等各種手段來套取利益,為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
他的影響有多大?從其涉及企業的規模和知名度就可見一斑,菲利普石油、德士古石油、海灣與西方工業、維亞康姆、露華濃、科麥奇、時代華納和摩托羅拉等。
2013年上映的《華爾街之狼》中,瘋狂、狡黠又充滿激情的金融騙子喬丹·貝爾福特自封為“華爾街之狼”,但他與伊坎相比,完全不在一個重量級。
整個行騙生涯中,貝爾福特只不過騙了2億美元。操縱麥登鞋業股價、3小時入賬2200萬美元,已經是他人生中最高光的時刻。
伊坎不一樣,他是滅霸般的存在,是令所有美國上市公司都害怕的“兇狠野獸”。他不但可以讓上市公司讓步、割肉以牟取利潤,甚至還可以操縱公司的戰略和走向。
《華爾街之狼丨金融之王卡爾·伊坎》一書中寫道:“伊坎仿佛是一只獵獅犬,一下子就跳到那些公司首席執行官的身上,用牙齒咬住他們的血管,把他們當成自己的獵物撕爛。”
據說,伊坎非常欣賞拿破侖和亞歷山大,并視他們為偶像。因為他和他們一樣,非常享受那種在一次又一次的戰役之后,讓對手崩潰或者臣服的感覺。
“想想亞歷山大大帝,他就永不停歇。”談論亞歷山大大帝時,伊坎曾毫不掩飾霸氣,“你攻下一個國家,開始殖民,然后繼續進攻下一個。”
盡管貝爾福特與伊坎毫無可比性,但有一點是一樣的,他們的華爾街生涯都是從股票交易員開始的。
1961年,第一次走進紐交所的伊坎,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在這里,他只用了2個月就賺到了4000美元。對一個紐約皇后區的普通家庭來說,那是伊坎父親兩年的收入。
1968年,他成立伊坎證券公司,大膽下注傳統產業,憑借21.6%的年化收益率吸引了大批客戶。
1980年,伊坎把公司遷到了美國的金融中心——紐約曼哈頓,與通用、摩根斯坦利等國際巨頭比鄰而居。
此時的伊坎,已經不滿足于在二級市場做一個炒家。
5個月后,他斥資8000萬美元收購了瀕臨破產的Federal-Mogul汽車零件公司,然后將它從一家“連一張準確的財務報表都交不出來”的混亂企業,整治成一家管理規范的現代公司。
數年后,伊坎將之出售,獲利超過20倍。
真正讓伊坎一戰成名的是環球航空“獵殺案”。
1985年,環球航空打算拆分其酒店、餐飲與航空業務。當時,環球航空股權極度分散,不存在實控人;公司擁有多條國內外航線、機群和土地資產,但效率低下、經營不善,資產被嚴重低估。
這一切,被伊坎死死盯上了。
但一開始,伊坎沒有打草驚蛇。他以各種不同的公司和身份,在二級市場上頻繁地小額買進環球航空的股票。
就在即將觸碰持股5%公開紅線的前10天,伊坎開始瘋狂買入,將持股比例迅速增加到16%。
這時,環球航空才意識到大事不妙,針對惡意收購向法庭提起訴訟,卻為時已晚。伊坎一邊與其周旋,一邊繼續增持,最終以52%的股權完成了對環球航空的絕對控制。
羊入虎口后,伊坎并不心急。
起初,他一副救世主的姿態。通過部署度假航線、與西北航空強強聯手,環球航空在連續兩年巨虧后,竟然在伊坎手中迎來第二春:1987、1988年,分別盈利1.06億、3.09億美元。他也從飛升的股價中獲益不淺。
很快,伊坎露出了魔鬼的真面目。
通過發行垃圾債券加杠桿的手法,他實現了蛇吞象式私有化,獲得了公司90%的股權。這個過程中,他個人獲利4.69億美元,卻給公司留下了5.4億美元的債務窟窿。
1988年,實現私有化后,絕對控股的伊坎開始為所欲為。他先后將最賺錢的幾條航線賣給競爭對手,幾乎榨干公司。
1992年,受困于債務危機的環球航空申請破產。通過向債權人順利出售公司55%股權,才暫時幸免于難。
但人們發現,辭去董事長一職的伊坎搖身一變,又成了公司最大的債權人。
為償還伊坎1.9億美元債務,公司又與其簽署了專屬“票務協議”,即:伊坎有權在未來8年內,以55美分的價格購買任何往返于圣路易斯的機票,并允許轉售機票。
協議規定,伊坎不得通過旅行社轉售機票,但沒寫明不得通過互聯網出售。針對這一漏洞,伊坎注冊了一家票務網站,每年豪賺的同時,給環球航空造成約1億美元的損失。
2001年,被吃干榨盡的環球航空被美國航空收購,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自此,伊坎成了人人敬畏的華爾街之狼,也是美國股市最兇猛的收割者。只不過,他的韭菜,是上市公司或者公司高管。
天不怕地不怕的伊坎,不懼向任何權威挑戰,當然也包括“股神”巴菲特。
2014年2月19日,可口可樂薪酬委員會向董事會提出:留存5億股,用于高管股權激勵計劃。當時,可口可樂流通股僅44億股,5億股激勵計劃意味著可口可樂的股價將被稀釋10%。
這一年,可口可樂的營收和凈利潤均出現明顯下滑。而且前兩年,可口可樂已經發放了1.96億股用于股權激勵。
這被質疑是管理層直接侵占股東利益。
作為可口可樂最大的股東,巴菲特本有權反對這一計劃。但他選擇了棄權,使得這一計劃被董事會順利通過。
這讓伊坎很不滿。隨后,他在《巴倫周刊》撰文公開批評巴菲特:
如果連巴菲特這樣的重量級人物都不愿公開反對并否決薪酬計劃,那么還能指望哪位董事會成員敢于表達自己的意見?正是這種不得罪人的態度,助長了管理層的平庸。
伊坎認為,過去40年,美國貧富差距擴大的部分原因,正是高收入管理人士的薪酬迅速增加。一位表現平平CEO的薪資,最高達到普通員工的800倍,這是極不道德的。
對此,巴菲特回應稱,在某些方面同意伊坎的行為,但促成改變的方法不止一種。他不愿與可口可樂管理層開戰。
這件事并不涉及伊坎的利益,但他還是忍不住跳出來為股東說話,根源上是兩種投資理念的沖突。
巴菲特代表的是價值投資。他總是選擇有價值的企業進行長期投資,通過企業的成長和復利獲得超額收益。他與管理層是共贏的,因而總能達成某種默契。
伊坎代表的是激進投機。他喜歡選擇被低估的企業,通過惡意收購等方式迫使公司按照自己的意圖迅速改變以提升股價。他總是站在股東利益的一方,常常與管理層發生直接沖突。
事實上,巴菲特早期的投資理念和伊坎很接近。但這種投資方法需要為這些不算優質的企業勞心費力,且這種便宜股后來也很難找到,因而1971年以后,巴菲特逐漸放棄了這種投資模式。
而伊坎選擇堅持這種投資模式,并將它發揮到極致,他也因此得到了驚人的收益。
從1968年到2013年的45年時間里,伊坎公司的年投資回報率達到31%,而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只有20%。
45年,31%的年化回報是什么概念?假如你在1968年把1萬美元交給伊坎,2013年,這筆錢將價值近19億美元。
沒有最佳的投資方式,只有最佳的投資人。即便走上了截然不同的投資道路,但這并不妨礙他成為與股神巴菲特齊名的華爾街傳奇。
在史詩級股災面前,巴菲特只是出清了航空股,囤積1300多億美元現金。伊坎則直接做空美國,針對商業地產抵押貸款支持證券(CMBX6),押上了數十億美元空頭頭寸。
伊坎說,“現在仿佛又回到了2008年”。
然而,魔鬼般的華爾街之狼,還有另一副面孔。
對于賺到手的金錢,伊坎似乎不太在意。
他非常熱衷慈善事業,為母校普林斯頓大學的卡爾·伊坎基因組研究實驗室、喬特羅斯瑪麗中學的卡爾·伊坎科學中心、西奈山醫院的伊坎醫學研究所、蘭德爾斯島上的伊坎體育館等展開大筆捐贈。
2010年,伊坎還宣布加入“捐贈誓言”名單,承諾去世后將超過一半的財富捐出去。
有人評價說:“他喜歡贏,他喜歡錢,但錢只是他用來證明自己價值的計分板。”
對于美股投資者來說,伊坎也是天使般的存在。
“跟著伊坎有肉吃”幾乎成為共識。任何一家公司只要跟他聯系起來,基本上就意味著暴漲。
他的一條Twitter,就可以讓蘋果股價一天暴漲5%。他打算攻擊黑莓的傳言,也可以讓后者股價飆升7%。
惠普私有化、可口可樂股權激勵……他一次又一次站出來為股東說話。即便是蘋果CEO庫克,也要給他面子。
2013年買入蘋果股票后,他和庫克進行了單獨會面。伊坎的建議很簡單:一是回購股票,二是加快分紅節奏。
庫克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議。2014年4月23日,庫克宣布蘋果增加90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將分紅率提高到8%,并實行股價7比1的拆分。
結果,整個2014年,蘋果股價上漲40%,成為第一家沖擊7000億美元市值的公司。伊坎大賺一筆,投資者也都跟著沾了光。
正如《財富》雜志所言:“現實中的伊坎,是一個復雜而又多才多藝的人——他精通多種賺錢之道,他為股東賺的錢可能比這個星球上的其他任何投機者都多。”
雖然伊坎從來都不是一個正面人物,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給美國上市公司治理帶來了深遠影響:鼓勵股東爭取權益,并促使越來越多的董事挑戰企業高管。
那些高管侵占了上市公司的寶貴資源,侵害了股東利益而肥了自己的腰包,他就會猛烈突襲這家公司并讓高管滾蛋。
盡管這都是以盈利為出發點,但正是因為他的存在,美國上市公司的董事會與管理層都不敢漠視投資者的利益,在資產出售與并購交易上中飽私囊時,隨時都要小心伊坎的眼睛。
伊坎說:“美國有這么多非常偉大的公司,卻管理得那么糟糕。我想改變規則,讓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和董事會真正地對股東負責。”
如今,85歲高齡的伊坎依然寶刀未老。
2020年,他以138億美元的身家,排在2020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78位。
今年1月,在美股市場瘋漲的時候,他預言漲勢會以戲劇性的結局告終。
伊坎表示:“我一生中看到過很多瘋狂漲勢,許多股票被錯誤定價,然后進入大幅度修正,沒有人能預測這何時會發生。人們總是說這次的情況不同,但這從來不是事實。”
盡管當時很多人認為他危言聳聽,但美股隨后的走勢還是印證了伊坎的判斷。
“我希望留給后人的遺產,是我改變了公司做生意的方式。”伊坎曾經說。
在缺乏敬畏心、損公肥私、割韭菜橫行的資本市場,最缺的,或許就是伊坎這樣的斗士吧!
1、《還原最真實的華爾街之狼》華商韜略? 作者:楊凱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