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的“下沉”和“上線”,是互補還是互競?
邊下沉邊上線,新東方的OMO模式如何打贏?
文/熔財經
作者/Kinki
近日,有媒體曝出新東方在線在過去一個月進行了集中裁員,隨后,新東方在線回應,確實有老師離職,但絕對沒有20%的裁員指標,只是常規的架構優化和人員遷移。雖然,新東方在線否認大幅裁員,但截止2021財年的中期報,新東方在線的虧損是肯定的。
相比較之下,剛剛公布Q3季報的“本家”新東方,其經營數據則靚麗得多,其三季度凈收入11.9億美元,同比增長29%;凈利潤1.51億美元,同比增長9.42%,實現了營利雙增。
其CEO楊志輝稱,這個成績源自于新東方目前推行的核心戰略OMO模式(“Online merge offline”),其低廉的獲客成本有效地提高了注冊人數和收入,并逐漸成為新東方業務增長的驅動力。
新東方依靠“線上線下融合”戰略,實現了穩定的業績提升,而另一方面,專注線上的新東方在線,似乎仍困在“燒錢”困局里。對“新東方”品牌而言,“上線”和“下沉”,這兩者到底是“互補”,還是“互競”?
新東方在線:兩年虧損超14億元,盈利模式尚未出現
新東方在線成立于2005年,是國內最早一批專業的在線教育機構,但15年的發展歷程里,新東方在線一直只是作為新東方線下業務的在線上的“倒影”,業務并沒有創新,因而錯過很多機會。
“熔財經”翻到資料,俞敏洪本人也承認,自己確實有決策失誤?!拔艺J為在線教育一直是新東方的主營業務的補充,對在線教育提出了兩個要求:第一,沒有必要無限制地投入和發展,不做虧本生意;第二,要求在線教育是盈利的?!?/span>
要以盈利為目的,在投放上自然會縮手縮腳,規模做不大,新東方在線于開始就失了先機。從2016年開始,在線教育市場的規模開始逐年擴大,不少在線教育品牌開始孵化、融資、燒錢。
反觀新東方在線,卻一直很穩,其16-18年間一直盈利,三個財年分別實現5955萬元、9221萬元和8202萬元的利潤。這意味著,在市場瘋狂擴張的時候,新東方在線并沒有上車,仍然維持著保守的發展戰略。
19年上市后,新東方在線開始發力追趕,剛好碰上疫情,在線教育的需求爆發式增長,其在營銷推廣上的投入進行最為激進的階段,也直接導致了其在19-20年間持續虧損,兩年虧損超14億元。
但問題是,“燒錢”能讓盈利模式走通嗎?
“熔財經”看到,截止2021財年H1為止,基于“燒錢”和“疫情”的推動,K12業務已經超越大學業務,成為新東方在線的第一收入來源,且K12業務收入的同比增幅,達到了162.9%。但配合其虧損來看,就是“增收不增利”。
目前,在線教育機構觸達客戶的首要方式,仍以大班課為先,特別是在一二線城市,由于消費者接觸到的品牌推廣信息非常多,在沒有面對面了解之前,價格相對便宜的大班課,通常成為在線教育品牌吸引消費者的第一手段。
以新東方在線的大班課為例,其班均人數千人左右,每個班級配若干輔導老師進行答疑和簽到等服務。在線教育企業通常會在寒暑假開放大量的低價班進行推廣,通過課程內容實現客戶留存,讓其為春秋正價課買單。
除此以外,隨著微信等私域流量的逐步見頂,不少在線教育企業也在開始謀求其它的“引流”方式,比如地面廣告,冠名綜藝節目合作引流等,外部流量越來越貴是行業公開的秘密,不少在線教育機構的單個獲客成本,可高達上千元。
相比之下,新東方在線由于可借靠新東方線下渠道資源進行引流,其獲客成本一直低于其它品牌機構,約在300元左右。
盡管如此,新東方在線仍未能實現盈利,原因或在于,其一,新東方在線發力比較慢,目前仍處于跑坡期,雖然大班課的規模效應明顯,但由于單次上課人數較多,對教師質量和設備要求也較高,因此前置成本較高。
截止2021財年H1,新東方在線的凈利率為-99.65%,其中大班課的毛利率為-51.7%,也就是仍處于“賠錢賣課”的階段,對比跟誰學、學而思等頭部企業,更早起步的它們,大班課的毛利率平均為70%左右。
其二,從新東方在線2020年暑假到秋季班的數據來看,雖然獲客成本控制下來了,但轉化率并不高,只有10%左右。
再者,從橫向比較,新東方在線的獲客成本在業內并不算高,但這是因為有新東方品牌為其背書,有一定的客流“墊底”。但新東方在線在獲客成本并不高的背景下,其投入的營銷費用并不少,21和20財年H1相比,就足足漲了一倍。
其中,員工成本在公司上市后逐年遞增,21財年H1的行政支出同比增加了62.6%,畢竟為了搶奪地盤,人員的增加也在所難免,如此看來,新東方在線“裁員”的新聞,便有跡可循了。
如此看來,“燒錢”之后,新東方在線依然沒有高占比的生源轉化率,更重要的是,在幾大巨頭互相“燒錢獲客”的階段,大班課本身屬于差異性不大的課程,在一二線城市更嚴重依賴“獲客數量”來生存,所以,新東方在線持續虧錢的核心,正是其產品的核心溢價能力在持續下降,同時其運營費用卻在持續攀升。
綜合來看,獲客成本和客戶轉化率固然是制約新東方在線發展的重要因素,但除此以外,新東方在線已經占據了一定的獲客優勢,在這個前提下,仍未能盈利,其發展進度落后,整合速度慢,核心產品溢價能力不足,也是原因之一。
新東方下沉:走入縣城,加速圈地
這邊,新東方在線陷入發展困境,另一邊,新東方則憑借其 “三四線戰略”,大幅在下沉市場意加速圈地。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底,新東方已經進入了107個城市。在新東方進入的城市當中,已有縣級市的身影,如昆山、義烏、常熟等。
據最新財報顯示,新東方學校及學習中心總數達1,625家,與去年同期相比凈增209家,這個數量在線下K12領域中可算是一枝獨秀,而且新東方進入的四五線城市也要更多一些,近年其在三四線城市拓展網點的速度,已經超過了一二線城市。
目前,K12教育培訓的龍頭企業,多集中在一、二線城市,能順利布局下沉市場的企業并不多。在幾大頭部機構中,新東方在三四五六線城市重的布點已屬最多,對比之下,卓越教育在三、四線城市幾乎無網點。
從城市特性來說,三四五六線城市存在著網點數量少、下沉難度大等困難。在這些城市中,教培市場會被分散的當地教培機構霸占,由于市場小、口碑傳播快,消費者更容易被能面對面接觸師資的教育機構所吸引。
所以,在這些“下沉城市”,很難找到如新東方、學而思這些教培巨頭的名字,相反,像××教育、××學校等本地崛起的培訓機構,則比比皆是,對這些小培訓機構而言,他們不僅負責課外輔導,有時候甚至得承擔起一定的“照看孩子”功能。
但另一方面,由于三四五六線城市的人均收入大幅低于一二線城市,考慮在線教育單價能大幅低于線下同類課程,因此對于下沉市場中家庭收入較低的家庭,在線教育又有其獨特的價格優勢。
在這個背景下,優質而低價的教育,則備受“下沉城市”家長的認可,從整體上來看,三四五六線城市的家長對線上教育的支持度更高。
因此,既能專注于線下,又能連通線上的新東方,其優勢在三四線城市則更加明顯。
每一個新東方線下網點都能承擔起“獲客渠道”的功能,集推廣中心、品牌形象店和體驗中心等功能于一身,更能獲取三四五六線城市家長的信任,這是其他當地中小機構幾乎不具備的能力。
這里,“熔財經”翻到了新東方在線旗下“東方優播”的線下數據,作為一個專注下沉市場的品牌,“東方優播”主要在三四五六線城市設置線下體驗網點,但不提供線下授課,而是以在線小班課形式進行授課,這一點,跟傳統新東方課程有明顯的區別,但是,我們可以參考其網點引流的數據。
截止2021財年H1,東方優播進駐的城市從去年的65個增至172個,付費學生人次同比增長170.3%,其中特價暑假班的轉發率高達20%,這意味著,通過線下引流的方式對在線教育來說非常有效。
同時,小城市的教師資源容易受地域條件的限制,一般來說,線下教培機構的教師多為退休返聘老師,或者現任教師兼職,無論哪一種類型,相比之下,新東方就能通過教師的集中管理來突破地域限制,另一方面,線上師資也能同步得到優化,因此,在線產品除了價格之外,在品質上也更具優勢。
因此,新東方“下沉”之后,就能在三四五六線城市更充分發揮網點渠道、價格和師資的優勢,通過小班課實現“線下-線上”的過度,是下沉市場中最好的轉化方式。
“新東方系”的未來,兩條腿怎么走?
從上文的分析中,我們也能明白,新東方所謂的下沉,最終還是為了更好服務線上,畢竟從整個社會發展趨勢來看,線上服務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
在這里,回應文初提到的OMO模式,CEO楊志輝稱這個模式能成為新東方未來新的驅動力,原因也在這里,首先,通過OMO模式的“線上線下融合”,一方面可以為線上業務提供最大化的“客戶導流”,進一步降低獲客成本,這對所有線上服務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
另外,則在于“降本增效”的考慮。線上和線下課程可以共享師資,甚至當其形成一定規模后,能節省一定的校區租金成本費用。
目前來看,新東方已經很好地把這個模式用起來了。CEO楊志輝表示,目前新東方投入了5400萬美元,用于改善和維護OMO教育生態系統,目前系統已在包括浙江、陜西、山東、福建等7個省份推行。
長遠來看,OMO系統一定會被新東方作更進一步的開發和利用,那問題是,新東方的OMO系統跟新東方在線之間,是彼此競爭,還是彼此合作?
目前來看,彼此之間更多的是合作關系,新東方客服表示,新東方和新東方在線兩者之前,已經可以通過課程轉接方式,進行融合。
但是,線上市場是無邊界的,當兩個線上市場同時存在的情況下,彼此一定會有互相蠶食份額的可能。
新東方曾在財報中透露,“在至少未來兩個財年中,新東方都將以80%線下+20%線上的形式來滿足日益增長的教學需求”,這就是說,新東方與新東方在線,在線上教育這件事上,有所重合了。
以新東方在線為例,對比其它在線教育品牌,目前其優勢在于明顯較低的獲客成本,但隨著新東方OMO系統的逐步完善,新東方憑借其在一二線城市豐富的線下學員數量,無需提供免費或低價試聽課,也能將這部分學員逐漸往在線大班課或小班課進行導流。
在最新財報中,CEO楊志輝稱OMO系統以低廉的客戶獲取成本,有效地提高了注冊人數和收入,雖沒有明確OMO系統對收入的貢獻,但表示在本財年其貢獻為個位數,預計明年能達到10%。
另外,由于在線大班課對師資的要求沒有小班課那么高,相對來說,在設備等前置成本上,新東方的實力更為明顯,最終結果可能是,新東方憑借OMO模式,能更輕易占據在線大班課的一二線市場。
相比較之下,新東方在線在三四五六線城市中會更容易突出,由于小班課的師資可實現不同程度的差異化,只要新東方OMO和新東方在線的小班課能實現價格上的差異,兩者的錯位還是很明顯的。
目前,新東方在線與“東方優播”之間,也是有價格差異的,未來,估計OMO的在線小班,跟東方優播之間,還會有進一步的“價格差”。
但最終,新東方OMO和新東方在線的市場之間,不會有絕對的區隔,一二線和三四五六線城市之間的消費者,一定會在兩個品牌中互相介入,因而我們說,母公司和子品牌之間,難免存在競爭關系。
但從另一角度來看,在“互競”的同時,“互補”的優勢也是很明顯的,以上文提到的“東方優播”為例,其在線下的所有體驗店,都會有新東方的背書,這是品牌價值的互補。
而東方優播,也承擔著向新東方在線轉化“低價消費者”的責任,這里,新東方在線就擁有了新東方和東方優播,兩個線下入口的導流模式。
同時,新東方在線介入在線大班課的時間,已然不算早,如果等新東方OMO系統成熟之后,再進行介入,那就更晚了,從這個角度來看,先占著市場,對“新東方系”來說,百利而無一害。
未來,我們要擔心的,并不是母公司和子品牌間的競爭關系,而是“新東方系”如何梳理好各部分教培業務(包括線上線下)的價格體系,只要幾個體系清晰且完善,那么多品類發展帶來的競爭,則不會是負面影響。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熔財經:城市商業新媒體,區域經濟鏈接者,產業趨勢發現地。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