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營收曾超13億!“快遞之父”屢遭投訴,行業第一為何淪落至此?
他一手創辦了“宅急送”,也一手將“宅急送”送到了深淵。
來源|海西商界(haixishangjie)
作者|A Dolphin
陳平曾自我評價,是個只懂快遞,不懂資本的悲情英雄。他一手創辦了“宅急送”,也一手將“宅急送”送到了深淵。
在競爭激烈的快遞行業里,菜鳥網絡大殺四方,順豐依然堅挺,新黑馬極兔強勢入場,而曾經的“行業一哥”宅急送顯得毫無存在感。
近日,宅急送因“10億融資”,再次被媒體聚焦。據企查查顯示,宅急送獲得由遠洋資本領投的10億元融資。
10億很多,但若是布局厚重的快遞網絡,10億也不多。但無論如何,對于落后許久的宅急送,這都是一劑救命的輸血劑。
曾經的中國快遞龍頭,為何淪落至此?
行業第一
1994年初,在日本“宅急便”工作三年的陳平,帶著快遞業的經驗回國創業。他和二哥陳東升共同出資,成立了北京雙臣快遞,這是宅急送的前身。
在當時,民營快遞市場仍在萌芽期,剛剛誕生一年的順豐和申通,都還在各自區域內打轉。
剛起步的宅急送,只有“七人三車”,在狹小的辦公室內做決策,然后騎著車穿梭在城市中,做著零散的家政、物流服務。
僅一年,宅急送就與日本一城株式會社合資,得到了業務配送和技術的指導,發展突飛猛進。
1998年,宅急送開始向全國進軍進行網絡布局。同時期,順豐和申通也在這個時期深入國內快遞觸角,并快速發展。到了20世紀90年代末,中國民營快遞企業業務量已經超過1億件。
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宅急送乘風破浪迅速搶占市場,擴招員工、新設網點。2002年,宅急送實現營收突破億級大關。雀巢、諾基亞等名企也與宅急送達成了合作。
與此同時,主營小物件快遞的順豐立足珠三角也雄霸一方,快遞市場格局隱隱有“南順豐北宅急”的樣子。
因物流項目行業競爭不大,宅急送慢慢超越同郵政爭奪市場的順豐。到了2007年,宅急送年營收突破13億元,成為民營快遞行業第一,創始人陳平被稱為“中國快遞之父”,風光無限。
但危機苗頭也發生在這一年。
陷入困境
2007年,淘寶網成為亞洲最大網絡零售商圈,電子商務正式爆發。原本遠遠落后于宅急送的順豐、申通、圓通等都抓住電商的發展機遇,逐漸逼近宅急送。
陳平著急了。他認為再不做電商,就會來不及了。一向冒進的他,直接在公司強制推行“小件服務”,將宅急送拆分成“普貨+快遞”。他甚至還想并購順豐,只是被順豐拒絕了。
為了拉開競爭對手的距離,陳平決定再次擴大公司的規模。不過,陳平的改革計劃遭到了兄弟陳東升的反對,陳東升無法理解陳平的急迫,公司管理出現了分歧。
但焦慮的陳平仍“一意孤行”,新招了1萬名員工,以及新增2萬個網點和400輛車,在融資金融未到賬的情況下,率先投入將近1個億的資金。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結果證明,在宅急送上下還未吃透電商配送邏輯時就匆忙擴張,讓宅急送有搖搖欲墜的風險。而這個風險很快就來了。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原本計劃注資2億給宅急送的美國投資機構華平臨時放棄投資。外部資金缺位,內部燒錢,宅急送資金斷裂,又因擴張導致經營不佳出現虧損,公司陷入了困境。
無奈之下,陳平被迫承擔責任,憤而離開“宅急送”,公司由陳平大哥陳顯寶掌舵。
這一次改革,不僅沒有讓宅急送趕上電商發展,搶下小件物流市場,自身的項目物流業務也被迅速崛起的德邦物流等競爭對手蠶食。
而這一年,順豐營業額突破20億,成為中國第一快遞公司。宅急送從“行業大哥”淪落成“二線小弟”,并且傷痕累累。
掙扎自救
落后的宅急送,在行事踏實穩重的陳顯寶手里,雖然重新踏上了穩健的發展步伐,但仍舊趕不上對手的發展。
2014年,靜心思變的宅急送,決定打破家族100%持股方式,將30%的股份賣給資本。次年,求變的宅急送決定迎回陳平,再給自己一次革新的機會。
話說2008年離開宅急送的陳平,其實并未放棄電商小物件快遞。2009年,他就自行成立了星晨急便。但與此前一樣,激進獨斷的他,因步子邁得太大,導致星晨急便資金斷裂。2012年3月,星晨急便轟然倒塌。
當時,陳平的回歸,引起了行業的熱議,市場也在觀望二者會碰撞出哪些火花。
或許是受到同期借殼上市的申通的刺激,陳平帶領宅急送走上了轟轟烈烈的“改革之路”。上到管理、運營,下到網點激勵,并依據市場推出云微倉,宅鮮配,航空聯運和小額丟失險等產品。
宅急送迫切想要重回第一梯隊,完成上市。但是成效似乎并不顯著。在一通“大刀闊斧”之下,陳平似乎意識到了自身的問題。
2016年,回歸不到一年的陳平再次卸任了CEO。至此,陳平時代成為了宅急送的歷史。
口碑與未來
回顧衰敗后宅急送的發展歷程,也曾有過大膽革新、也曾痛定思痛,但每次掙扎都未掀起什么的風浪。不僅如此,近年來宅急送的口碑越來越糟糕。
在阿里入局快遞,京東物流橫掃市場,行業競爭進入“白熱化”的今天,宅急送卻讓越來越多消費者遠離它。
在知乎上,有人提問:“如何評價宅急送?”兩個高贊回答開頭直指:遇到過的,最爛的快遞公司,沒有之一。
問題之下,上百回答中幾乎全是吐槽和投訴。一網友留言稱:“其他快遞,差評是區域性的,而宅急送的差,是全范圍多方位立體化的。”
雖然可能有失偏頗,但宅急送的配送問題、服務問題,確實屢遭投訴。據國家郵政局公布的,2020年11月快遞企業申訴情況中,宅急送申訴率為30.46,排行第一,是平均申訴率15倍。
而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3月快遞企業申訴情況中,宅急送申訴率為7.19,是平均申訴率2.6倍,遠遠高于三通一達、順豐、郵政等等。
這不免令人擔憂,此次重新融資后的宅急送,還會有翻身的機會嗎?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