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鶴:市值在騰飛,奶粉里卻掉落了線頭、草根、蒼蠅尸體?
“銷量遙遙領先”,產品質量問題不少,面對質疑充耳不聞。
花朵財經原創??
中國乳業長期以來雙雄爭霸的局面已悄悄改變,截至5月19日收盤,蒙牛股價44.55港元/股,總市值1759億港元。同日,中國飛鶴22.30港元/股,總市值1992億港元。
至此,基本可以稱蒙牛為“曾經的老二”,當然,也是“曾經的老大”。而飛鶴,正式成了中國乳業新晉的榜眼。
飛鶴有今天并不意外,業內皆知其能。“飛鶴營銷做得好,可以媲美曾經的蒙牛。產品主打為中國寶寶研發、母乳等也深諳市場心理學。”一位乳業從業者告訴花朵財經。
飛鶴的幾大武器,百度一下你就能看到,下圖為百度搜索結果,筆者劃了三道紅杠:營銷給力+高溢價、主打母乳+中國寶寶、強調(國產)民族品牌。
順便欣賞一下飛鶴的月K線,十分華麗,誰持有誰能笑開花的那種華麗。
然而,乳業的生命線,并不在于營銷,而是在于社會責任,以及產品質量。
中國乳業過去二十年命途多舛,從三聚氰胺到倒奶事件,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一道理。
飛鶴的乳品質量如何呢?
??消費者投訴:飛鶴奶粉中發現疑似線頭異物
近日,據《都市現場》報答,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的熊先生在購買的飛鶴奶粉中發現疑似線頭異物。
報道稱,上個月熊先生購買了一箱共 6 罐飛鶴嬰兒奶粉。但前幾天打開其中一罐,舀到第三勺,發現里面竟有疑似線頭的異物。
事情發生后,熊先生曾聯系到飛鶴奶粉廠家,工作人員稱會向上級反映。
根據氫財經報道,飛鶴方面稱,事情出現后,客服和銷售人員多次主動聯系熊先生,5月13日已經跟消費者達成了共識,消費者也理解了飛鶴的工藝問題,飛鶴方面將對所有消費者反映的此類問題做測試,涉事奶粉已經寄往工廠實驗室,需待正規檢測報告出爐才更有信服力。
飛鶴方面強調,從工藝上來說,飛鶴奶粉里面是不可能出現那個東西的。
花朵財經注意到,在投訴網站以及社交平臺上,有眾多消費者投訴類似事件。
如果說頭發、草根、線頭等可能是消費者無意中掉進去的。那么5月13日的一起消費者投訴就很難解釋——在飛鶴奶粉中發現了干癟的蒼蠅尸體。
而飛鶴客服人員稱,這種情況不可能有,很可能是該消費者在打開奶粉罐后蒼蠅飛進去的。
飛鶴的質量問題并非近期才有,媒體相關的報道每年都有,最常見的是奶粉中發現異物。
2018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通報最后一批奶粉工廠食品安全生產規范體系檢查的情況。其中,飛鶴奶粉“三進宮”,旗下3家工廠被點名,共出現了36項問題。比如未按照公司制定的《抽樣操作作業指導書》規定對鮮奶樣品交接進行記錄,消毒液(酒精)配制記錄表中未對溶液溫度進行記錄等。
而早在2015年,飛鶴還曾創下連續兩個月被通報的記錄。在同年第二階段嬰幼兒配方乳粉專項監督抽檢中,飛鶴共有7批次嬰幼兒配方羊奶粉不合格,單其旗下的關山乳業就有6批次產品上榜。
多年來,飛鶴輕研發、重銷售一直在被詬病,“不是技術含量高,而是價格畸高”的質疑也一直不斷,但是飛鶴似乎不在意這些質疑。就在2020年上半年,飛鶴董事長冷友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飛鶴奶粉折成公斤價,全世界最貴。”
似乎很自豪。但如果消費者為你自豪,那才是真自豪。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