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紀錄!科達自控2.09億收購海圖科技,系北交所最大現金收購案
智能礦山與機器視覺的碰撞,催生北交所史上最大現金收購案。
來源/三晉財經匯
6月27日,北交所上市公司科達自控發布重磅公告,宣布擬以2.091億元現金收購新三板創新層企業海圖科技51%的股份。
交易完成后,科達自控將成為海圖科技的控股股東。
這一交易創下北交所2021年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現金收購紀錄,也是首家北交所上市公司直接收購新三板企業,標志著北新“兩板”協同發展進入新階段。
01
北交所史上最大現金收購
背后是三年凈利潤承諾
公告顯示,科達自控(山西科達自控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831832)于6月26日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擬以現金方式收購肖濤等11名股東持有的海圖科技(常州海圖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874022)2550萬股股份,占其總股本的51%,交易對價為2.091億元。
為確保交易安全,雙方設置了嚴密的業績承諾機制:
海圖科技原股東承諾:2025-2027年凈利潤分別不低于3800萬、4200萬和4600萬元,或三年累計凈利潤不低于1.26億元。
如未達標需向科達自控支付現金補償。若累計凈利潤超出承諾,超額部分將獎勵給核心員工及銷售貢獻突出人員。
科達自控表示,若業績承諾順利完成,將在期滿后擇機收購剩余股份,實現完全整合。
02
北交所智慧礦山“第一股”
聯手機器視覺“小巨人”
資料顯示,科達自控成立于2000年10月,于2021年11月在北交所上市,是北交所第一批上市公司、山西省北交所第一家上市公司,被譽為“北交所智慧礦山第一股”。
公司總部位于山西省太原市,主營業務是應用工業互聯網技術體系,是一家專注于智慧礦山、智慧市政及工業互聯網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
近幾年來,科達自控業績表現穩健。2020年至2024年,其營業收入持續增長。2024年實現營收4.34億元,同比上漲1.76%。
來源:wind
凈利潤層面上,近五年科達自控也均處于盈利狀態。2020年至2022年,凈利潤逐年增長。2023年及2024年有所下滑,2024年其凈利潤為3451萬元,同比下降37.42%。
來源:財報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一季度,科達自控由盈轉虧,凈利潤虧損613.83萬元。
6月30日,科達自控報收32.03元/股,漲8.21%,總市值24.75億元。
本次科達自控收購的對象海圖科技,同樣也是一家高新技術上市公司。
資料顯示,海圖科技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專注于智能化視頻終端設備及配件的設計、制造、銷售,以及提供相關技術的設計、開發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業務覆蓋智慧礦山、軍工、智慧工廠、石油化工等多個領域。系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2023年2月,海圖科技在新三板掛牌,并于2023年7月啟動北交所上市輔導。
業績層面上,海圖科技表現亮眼。2023年至2024年其營收穩步增長,分別為1.37億元、1.45億元。凈利潤方面,2023年至2024年,分別為4183萬元、4164萬元。盈利能力顯著高于科達自控當前的平均水平。
03
首個北交所收購新三板案例
本次收購,對于雙方企業來說屬于優勢互補。
海圖科技在智能視覺核心部件與算法領域的底層技術優勢,將為科達自控帶來多重戰略價值。有利于科達自控整合公司及海圖科技的優勢資源,形成協同效應,有利于提升公司主要產品性能、核心競爭力及市場占有率。
除此之外,本次收購對資本市場來說也以意義非凡。是北交所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現金收購案,也是北交所上市公司首次收購新三板企業。開創了“北交所上市公司+新三板創新層企業”的資本整合新模式,為新三板擬IPO企業提供除獨立上市外的新出路。
值得注意的是,科達自控也在公告中指出,本次交易后,公司將面臨一定的償債壓力。
科達自控2025年一季報顯示,公司期末貨幣資金僅1001.96萬元,歸母凈虧損613.83萬元,合并資產負債率為53.43%。支付2.091億現金對價或將帶來顯著償債壓力。
對此,科達自控表示,已規劃對應措施,本次收購不會導致公司營運資金不足、經營周轉困難等情況。
科達自控在公告中特別承諾:若海圖科技順利完成三年業績對賭,將“擇機啟動對剩余股份的收購”。這暗示著51%股權收購只是整合的第一步,完全合并已列入戰略路線圖。
科達自控此前曾在分析師會議上表示,2023年我國煤礦智能化市場滲透率約為4.74%,預計2028年礦山智能化滲透率可達到30%-40%。預計到2030年,中國智能煤礦市場空間將達到1.41萬億,非煤礦山智能化市場規模預計將達0.91萬億。
本次科達自控與海圖科技的聯手,雙方有望實現優勢互補,開拓新的市場空間。也為北交所與新三板市場協同發展提供了新的范例,將對資本市場的創新發展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