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青島新金融高峰論壇大咖云集,打造“雙循環”新引擎,助力RCEP新機遇
?百年糧倉、老城地標,青島新金融產業園內,一場大咖云集的"2021青島新金融論壇"上,誰先看到了金融科技的未來?
?
5月21日,“打造雙循環新引擎,助力RCEP新金融發展 ”2021青島新金融高峰論壇在青島市新金融產業園正式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青島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青島市市北區人民政府主辦,由青島市市北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青島市市北區歷史城區管理委員會、青島融匯財富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青島市北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青島新金融產業園、英諾創新空間以及英諾天使基金承辦。
青島市北區委書記、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黨組書記張新竹出席大會并進行了致辭,市北區委常委、副區長劉新學主持本次高峰論壇。
?
張新竹書記表示,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在全國上下積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大背景下,青島把握新一輪開放大勢,加快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打造全球創投風投中心,這也為市北實現老城區高質量發展創造了新的歷史機遇。圍繞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市北區搶抓RCEP機遇,提出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大力發展新航運、新貿易、新金融,率先啟動建設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舉全區之力做好港產城一體化這篇大文章。舉辦這次高峰論壇,也是向大家展示在新發展格局下,市北面臨的新機遇、新風口,市北蘊含的新流量、新平臺,市北區愿與各位企業家、投資人、專家學者一道,在港產城一體化的進程中,攜手開放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本次論壇大咖云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母基金專業委員會主席王忠民、全國保險專業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郝演蘇、英諾天使基金創始合伙人李竹、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產業創新與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鄭志剛、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融資服務部主任石言、中國民生銀行總行風險管理部總經理趙輝等進行了精彩的主旨演講,多位新金融行業的公司高管進行了圓桌對話,共話新金融產業的發展趨勢與價值投資,共同探討“打造雙循環新引擎”下的青島新機遇。
RCEP背景下,新金融發展的“挑戰”與“機遇”??
英諾天使基金創始合伙人李竹表示,英諾天使基金關注大科技和大消費、新能源、生命科技等大賽道,希望與專家學者、創業機構一起探討,在青島搶抓RCEP的歷史機遇中,與大家共同發展。
?
李竹認為,隨著疫情的影響和改革開放,金融行業進入了新時代,金融與科技的深入融合初見端倪,新的業態也在不斷涌現,為大量的金融科技創業公司提供了土壤。青島新金融產業園作為創業融合體,融合創業孵化、聯合辦公、餐飲、文化、娛樂等多種業態,為企業提供了從初創到成熟各種需求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融資服務部主任石言表示,金融科技有“四個新”,首先是我們面臨雙循環新格局;第二是金融科技面臨新機遇;第三是擁抱新的監管環境;第四是運用新手段,解決企業的數字信用問題,以帶動新一輪的金融支持實體經濟。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母基金專業委員會主席、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十七、十八屆中央紀委委員王忠民表示,傳統金融已經充分展示了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新金融和傳統金融之間有什么不同?我們今天看到的新金融主要是企業端、產業端,而企業端和產業端,從金融服務角度說,是為它提供更多的融資、股權、權益,持續不斷地資本供給,持續不斷地產業鏈的擴張,讓產業鏈從創新之初、過程之初、成熟之初、創新轉換之初,都有資本,有權益,有資本服務的場景跟它有效對接和有效服務。我們把這一塊看成是產業端的,用互聯網話說是2B的,用地方來說是營造一個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讓更多企業與股權、基金等組織融合。
全國保險專業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郝演蘇表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已超過2.64億人,占總人口比重為18.70%。青島60歲以上的人口大概排在第七位。人工智能保險和養老將會是一個大課題,老年人的智能科技市場想象空間非常大。把科技和智能方法結合進入保險產品,有助于老年人的安全生活。
中國民生銀行總行風險管理部總經理趙輝表示,RCEP為產業和金融發展帶來巨大空間,將為金融機構提供場景,帶動產業升級。新技術孕育新業態,新模式催生新思維,產業數字變革將帶動融資模式變革。
魯商集團山東富源投資董事長紀軍令表示,?金融科技創新正在加速重構產業鏈供應鏈,供應鏈金融體系必將迎來一個“去核心化”到“再核心化”的過程。此時,核心企業要敢于刀刃向內,抓住金融科技化機遇,主動轉型,從供應鏈的壟斷者、控制者轉向信息集成商和資產管理人。
中關村科技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何融峰表示,現在,許多中小科技企業存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尤其是很難獲得傳統金融機構的支持。為了幫助這些科技企業成長,科技租賃應運而生,即金融科技+融資租賃+租賃聯動。科技租賃,是金融科技與融資租賃深度融合的產物,服務于大數據、大環境、大健康、大制造、新消費。
?
布局“雙循環”,產融結合新方向
青島融匯財富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白雪梅表示,金融強,經濟強;金融穩,經濟穩。金融的創新發展,將為經濟的發展增添活力。在當前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站在青島新一輪擴大對外開放的新風口,市北區搶抓歷史機遇,錨定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和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建設,以實現經濟發展彎道超車。在這過程中,需要金融業的創新發展來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經濟學博士,清華大學產業創新與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鄭志剛表示,金融機構從監管依賴走向合規治理,不是說公司治理制度從此可以包攬一切,而是說通過外部監管和內部治理各司其職和專業化分工,來共同提升金融機構的治理效率,實現良好的績效表現。監管和治理有各自擅長的領域和作用的邊界,二者的有機結合和專業化分工是金融機構最終走向良治的關鍵。
中關村企業信用促進會秘書長張九紅表示,青島全力推進RCEP試驗基地建設,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重塑對外開放新格局的今天,信用體系建設變得尤為重要。它不僅需要引導企業規范信用管理,避免在對外貿易中遭受信用風險。同時,也需要教育企業,通過境內境外兩個金融體系的支持獲得更快發展。在實際工作中,關鍵要改善信用環境,提升區域營商環境。
?
云客創始人兼CEO李豹、集慧智佳知識產權咨詢聯合創始人吳桐也分別就雙循環及新金融的相關主題作了精彩的主題演講。
圓桌論壇環節,多位重磅嘉賓坐而論道。野馬財經創始人、總編輯李曉曄、寬邦科技創始人兼CEO梁舉、宏瓴科技創始人兼CEO魯鑫、道口金科創始人兼CEO袁偉、猿鏈科技創始人兼CEO黃婧祎、融數聯智創始人兼CEO袁曄共同探討了產業互聯網與新金融。
英諾天使基金合伙人王晟、北京保險科技聯盟秘書長、金融科技產業專班負責人甘玉濤 、聯合融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高級顧問金云凱、中煤財險保險公司非車險部總經理孫波 、四川中科方案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趙國棟、快手大V房巖小哥則一起就流量科技與保險業的碰撞與融合進行了觀點交流。
論壇上,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發布了青島市新金融創新與發展研究成果。
?
曾剛表示,青島市RCEP的歷史機遇,會在跨境貿易、航運、產業、金融服務等領域提供很多場景,青島很有可能會在這些方面走到國內甚至國際的前列。新金融業態創新,創投風投產業新高地、圍繞實體經濟的需要,在供應鏈金融、航運金融、貿易金融方面,青島做了很多嘗試。
?
隨著監管的日漸強化,金融發展路徑越來越清晰,逐漸形成了現在新金融的發展方向。在過去一段時間,金融科技有底層技術創新,有模式創新,有科技賦能。《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建議》、《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草案)》的出臺,對未來金融經濟發展有非常清晰的規定,一個是發展目標,一個是發展綱要。
?
青島市發展金融科技建設了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建設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建設中國山東自由貿易示范區琴島片區,為科技賦能提供了豐富的場景:資產管理、跨境金融、航運金融、供應鏈。
?
“新金融的核心在于賦能”,曾剛對于未來發展給出了四大建議:打造數字人民幣等金融科技應用場景和生態體系的落地;探討金融物聯網等關鍵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探索金融科技制度創新與標準建設;建立健全金融科技政策體系。
樹立典范,打造國際化的新金融產業社區
2021年,在新冠疫情全球反復的大背景下,中國迎來了“十四五”開局之年。“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首次被錄入綱要,并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
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歷史進程中,新金融企業借助于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不斷拓寬金融服務的邊界;讓金融更精準、高效地服務于實體經濟的發展,成為了產融結合的典范。
?
正深度融入“雙循環”的青島,既是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也是黃河流域九省區的經濟出海口,又是北方第三大城市。可以說,青島在“雙循環”中有著連接南北、貫通東西的“雙節點”價值。2021年,開放浪潮中的青島積極搶抓RCEP新風口,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
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副局長、產業發展專班辦公室主任張錫濤表示,在RCEP歷史機遇下,新金融產業的發展將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服務水平,有助于產業鏈、供應鏈及相關要素整合,促進區域內航運、貿易、金融融合發展,有效服務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加快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為雙循環發展提供動力引擎。
?
作為百年青島發展的歷史原點,市北區在“十四五”啟幕的時代交匯點,高標準規劃并發布了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建設方案,打造重點面向“10+5”國家的國際合作新平臺,將新金融列入重點發展產業,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
?
本次論壇舉辦地——青島新金融產業園于去年11月28日開園,由青島融匯財富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聯合英諾創新空間進行運營。其原址為青島第一糧庫,始建于1909年,具有百年歷史。
?
英諾創新空間創始合伙人李長麟表示,青島新金融產業園自開園以來,入駐新金融賽道企業達到30家以上,引入落地基金達11支。青島新金融產業園通過空間載體跟相關的服務,來做產業的服務,其圍繞新金融產業定位,以“金融科技”產業為中心,構筑新金融產業全生態服務平臺,打造國際化的新金融產業社區。
?
作為青島市新金融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青島新金融產業園與金融機構緊密合作,切實以資本賦能產業,帶動新金融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園區以青島融匯財富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專業投資機構青島國鑄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為引領,圍繞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的發展戰略和RCEP創新試驗基地發展布局,匯聚社會優勢資源和產業資本,培養區域競爭優勢,高效配合青島市產業布局,以產業力量助推老城區高質量發展,帶動青島尚頎匯鑄戰新產業投資基金、青島維信諾等重點項目簽約落地,截至目前,落地新金融產業園基金總規模已達126億元。在青島以金融重塑開放邊界的進程中,以青島新金融產業園為內核軸心,推動財富與產業、技術、人才等要素加速集聚、互動和耦合,必將拓展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嶄新路徑,在“雙循環”下青島金融產業發展的大格局中實現更大作為。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