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藥賣上千!黃牛組團炒作,誰撐起了片仔癀2600億市值?
堪比“搶茅臺”!590元一粒的片仔癀,開門即賣光,這一幕,真真切切發生在片仔癀的線下體驗店,限購排隊爭分奪秒,線上電商平臺,更是一粒難求,甚至炒出900元到3000元不等的天價,如此瘋狂背后,究竟誰是推手?
堪比“搶茅臺”!590元一粒的片仔癀,開門即賣光,這一幕,真真切切發生在片仔癀的線下體驗店,限購排隊爭分奪秒,線上電商平臺,更是一粒難求,甚至炒出900元到3000元不等的天價,如此瘋狂背后,究竟誰是推手?
01
史上最嚴限購令:套路還是苦衷?
說起片仔癀,熟悉的人不需要解釋,中藥茅臺,“神藥無雙”。不熟悉的人也躲不開它鋪天蓋地的廣告攻勢。2021年5月開始,有消息稱片仔癀正式執行限購政策,憑個人身份證號碼及處方,每人每月限購2粒,堪稱片仔癀史上最嚴限購令。
限購一出,原本就緊俏的片仔癀已經嚴重供不應求,很多用戶為搶一粒藥不惜高價在電商平臺買,而也因為稀缺,線上一粒片仔癀膠囊的價格,已經干到了900~3000元的區間,比搶飛天茅臺還厲害。
有不少消費者大吐苦水“高攀不起”,然而,借用一句時髦的話,它就是這個價,你“愛要不要”……
值得一提的是,片仔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并非公司限購,而是市場上出現了不少炒作現象,導致溢價很高,加上貨源緊張,所以才出現高價都買不到藥的情況,不過官方的解釋顯然也站不住腳。
西南證券2021年2月7日研報
在最稀缺的原材料麝香上,援引西南證券研報統計數據,目前片仔癀已經在推進人工養麝彌補稀缺資料供給不足,陜西養殖基地養麝超1萬頭,推測年產超100公斤,麝香和牛黃均可滿足片仔癀3年的產能擴張。
我們不好臆測片仔癀工廠故意有原料不生產,但可以從另一組數據,來反推,“放任”漲價炒作缺貨等元素的利好:
2020年年頭時,片仔癀的股價還在100出頭,而到了2021年6月11日,其股價已突破歷史高位達到427.6元/股,短短18個月,股價連番兩翻,截至6月22日收盤,片仔癀市值更是逼近2600億,在中藥股中遙遙領先,穩居一哥寶座。
由此,我們似乎看不出片仔癀漲價背后的苦衷,且將限購套路放一邊,回歸核心,漲價是供需關系與資本市場行情的最直接體現,沒有硬實力,想漲也漲不上,片仔癀漲價都一粒難求,究竟憑什么?
02
誰給了片仔癀賣天價的膽?
片仔癀最核心的功效僅是用于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及急慢性病毒肝炎的治療,但隨著時間的消逝,片仔癀的療效被越傳越神,不僅能保肝護肝還能“有效治療慢癌癥”甚至“包治百病”,這些驚人功效雖沒有權威臨床數據佐證,但絲毫不妨礙擁躉們信以為真。片仔癀的價格也是連年大漲。
一粒片仔癀膠囊質量為3克,賣到590元,幾乎是一克黃金的1倍半,如果拿茅臺做比,原價1499元的53度飛天茅,標準瓶裝500ml,平均一毫升才3元,片仔癀一克高約197元,茅臺相比之下簡直就是白開水,你還敢說茅臺貴?
撐起片仔癀天價的,無外乎以下原因:
珍稀藥材
片仔癀的核心原料中,最珍貴的當屬麝香了,據片仔癀財報顯示,僅這一項成分就占到總成本的55%。另外,珍稀隨著政策變化也因迎來修正主義。
2003年,我國將麝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面禁止獵殺和收購麝香的行為,2005年,國家對天然麝香進行管制,只有四家企業可以使用天然麝香,除片仔癀之外,同仁堂、廈門中藥廠和雷允上均獲得了天然麝香使用權。隨著人工飼養 麝的蓬勃發展,到2015年前后,國家放松管制,可以使用麝香的藥物和相關企業已然大增,據野塵產業鏈分析統計,截止目前,僅上市制藥企業中,已經有24種中成藥使用了麝香成分。
所以,某種程度上,片仔癀麝香原材料的珍稀屬性也在逐漸稀釋。當然,消費者感知是滯后的,所以,這為片仔癀創造了利好的營銷空間。
絕密配方
片仔癀作為老字號還有一個殺手锏,在中藥股中,它是跟云南白藥唯二擁有國家絕密配方認證的企業,這個絕密配方是國家對最高級別保密配方的專屬認真,含金量很足,這一層鍍金,無疑成了抬升其商業價值的重要考量因素。
“傳神”藥效
一如本段開篇提及的,A股市場從不缺講故事高手,熱衷“講故事”、“炒概念”的企業比比皆是,醫藥圈同樣不例外,前些年東阿阿膠靠“大補”功效風靡大江南北,不過后來“驢皮”騙局慘被揭穿后,東阿阿膠也迅速走向了衰落。
而片仔癀可謂將宮庭御醫的故事錘煉得爐火純青,從宮庭到流落佛門成為“佛門圣藥”和“傳寺之寶”,最后流傳到民間更是“鎮宅之寶”。
在原料、秘方和藥效三劍齊發之下,片仔癀徹底摒棄了薄利多銷,玩起了高端化戰略。高溢價、高售價、高毛利屢試不爽。
由此,我們可以對片仔癀的盈利模式有一個粗略認知,片仔癀與其余中藥企的區別在于,通過產品的高端化實現了更高的品牌溢價與更少的替代競品,而又因為高毛利支持的高盈利水準增強了行業競爭力,并構建了品牌紅利的壁壘。這或許就是片仔癀敢“漫天要價”的底氣,當然,消費者也不是傻子,一味地提價背后,片仔癀的隱憂已浮現。
03
爭議不斷,”神藥“或跌落神壇?
涉“瞞豹”事件
2021年五一假期,吃瓜網友紛紛被杭州的“瞞豹”事件刷屏,涉事企業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有限公司最大的股東龍暉集團也進入大眾視野,據天眼查顯示,龍暉集團是龍暉藥業的大股東,而龍暉藥業的另一個大股東便是片仔癀。
珍稀野生動物、龍暉藥業和片仔癀一時間成了人們熱議的焦點,更引發了不少網友對片仔黃所用到的珍貴野生動物原材料來源的猜疑。
我們還發現了一組有趣的數據:
片仔癀2018年年報顯示,片仔癀麝香材料充足,存貨中原材料有10億元戰略儲備,主要是麝香、牛黃牛角等珍稀藥材。
營收凈利增速雙殺
2020年,片仔癀實現營業總收入65.11億元,同比增長13.78%,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72億元,同比增長21.62%。2021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20.02億元,同比增長16.76%;歸母凈利潤為5.65億元,同比增長20.84%。單就當年數據來看,算是不錯的業績。
但縱觀片仔癀近十年財報數據,我們發現自2017達到60.85%的營收增速后,隨后幾年一直呈持續下滑狀態,至2020年已下降至13.78%,與此同時,歸母凈利潤增速,也在2017年觸及50.53%的高點后,開始低走,2018年降至41.62%、2019年和2020年分別為20.25%和21.62%。
和片仔癀的老對手云南白藥相比,片仔癀2020年的營收只有云南白藥的1/6左右。并且核心產品毛利率和營收增速還在持續下滑,這也是片仔癀當下最頭疼的困局之一。
臨床藥效受質疑
關于民間一直稱片仔癀針對肝癌晚期治療的藥用傳聞,專業人士認為,如果片仔癀真有抗癌功效,則應有相關研究數據或臨床試驗結果的佐證,并且需要在藥監局進行備案,并更換有抗癌功效的包裝或說明書。
但事實上,片仔癀除了中藥品之外,非但沒有抗癌功效的明示包裝,反而還有保健品屬性。
研發實力堪憂
2018年~2020年,片仔癀的研發費用依次為1.008億元、1.197億元和9755萬元,呈下降趨勢,而同期銷售支出卻分別為3.921億元、5.231億元和6.468億元,幾乎番了兩翻,重銷售輕研發的后果也導致了片仔癀除了“保密配方”外,幾無技術壁壘可言。
創新動力不足
藥品跟其余快消品還有一個差異,在于,其安全性的要求之高,片仔癀對于研發的佛系態度,還有一個深層次原因,不試錯并不會犯錯。有現成可借鑒的最穩妥。
反映在市場策略上就是像素級COPY云南白藥模式,進行日用品和化妝品等業務的多元化布局,不過當前,日化用品對片仔癀的營收貢獻仍然非常少,2020年上半年數據中,片仔癀醫藥板塊以27.78億元創造了85%的總營收,片仔癀日化板塊對公司利潤的貢獻比重僅有19.4%。而反觀云南白藥,多元化道路則要順暢得多,結合財務數據,僅云南白藥牙膏單項,在2019年營收已超40億,市場份額達20%,創新不足也導致了片仔癀轉型道阻且長。
東阿阿膠的神話破滅后,涉炒價風波“神藥”片仔癀還能走多遠?
后記:
片仔癀如今已成了國藥頭號金字招牌,其強大的品牌優勢也帶來了行業里沒法企及的紅利期,迄今為止,片仔癀已提價19次,但仍未觸及天花板,而且當前片仔癀稀缺原料儲備充足,全國渠道架構穩定,也預示片仔癀還將持續享受品牌紅利。
此外,兩千億的保健品市場與近千億的肝病用藥市場也為片仔癀的市場前景提供了想象空間,而最新獲悉到,片仔癀還將日化板塊分拆上市,這也為其后續的復合利潤增長率創造了利好條件。
雖然一路走來,也充滿了爭議,但并沒有出現重大負面事件,片仔癀突破經營焦慮或可期!
原創不易,你的支持是對我們的萬分鼓勵。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原創文章,記得閱讀完以后點贊轉發哦。堅持是一種態度,加油,奧利給!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