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鮮遇冷,叮咚還能如期上市嗎?
盯上預制菜,是遠見也是難題
文 | 曾響鈴
來源 | 科技向令說(xiangling0815)
如果以2012年為生鮮電商元年來算,經過上演了“生死輪回”的9年探索之后,生鮮電商終于迎來了收獲期,可結果卻讓人大感意外。
美東時間2021年6月25日,每日優鮮正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但讓人想不到的是,截止當日收盤,每日優鮮股價9.66美元/ADS,較發行價下跌25.69%,總市值為22.74億美元。
每日優鮮的遇冷,讓投資者對從公開招股書、遞交紅鯡魚就緊咬不放的叮咚買菜也心里“涼涼”,市場不樂觀、數據幾乎無亮點,這對于要入局的機構和股民們,都無疑在下逐客令。
對于眾多的投資者而言,失去“生鮮電商第一股”僅僅是表面的虛榮,接下來叮咚買菜將迎接怎樣的資本冷遇、甚至能否如期上市都將是巨大的疑問。
總結
叮咚買菜聚焦的前置倉、預制菜、會員制,全都是此前擁有良好發展前景的風口業務,并且業務之間也是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邏輯。只是,從叮咚買菜目前走出來的步伐來看,出現了理想與現實不同步的發展軌跡。
當然,商業路徑的探索是需要不斷嘗試、試錯才最終找到合適的路。唯一的問題在于,在解決現實困境的過程中,“理想主義者”可能還是需要務實地算一算投產比,尤其是在當下的市場認知中,叮咚買菜的上市前景還能那么如意嗎?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此內容為【科技向令說】原創,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完】
曾響鈴
1鈦媒體、品途、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多家創投、科技網站年度十大作者;
2虎嘯獎評委;
3作家:【移動互聯網+ 新常態下的商業機會】等暢銷書作者;
4《中國經營報》《商界》《商界評論》《銷售與市場》等近十家報刊、雜志特約評論員;
5鈦媒體、36kr、虎嗅、界面、澎湃新聞等近80家專欄作者;
6“腦藝人”(腦力手藝人)概念提出者,現演變為“自媒體”,成為一個行業;
7騰訊全媒派榮譽導師、多家科技智能公司傳播顧問。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