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首日大跌13% 奈雪的茶差不差?
?兜兜轉轉近半年時光,奈雪的茶終于完成了IPO,成為“新式茶飲第一股”,但相比于驚喜,資本市場給出的“真實反應”更像是迎頭一擊。
來源:黑池財經
6月30日,奈雪的茶正式于港交所掛牌上市,和認購時的熱潮截然相反,奈雪的茶上市首日即破發,開盤價為18.86港元,較發行價下跌 4.7%,隨后跌幅一度擴大超10%,截止今日收盤,其股價暫報17.16港元/股,跌幅達13.33%,最新總市值已跌破300億港元。
?
?
值得一提的是,位處萬眾矚目的新消費賽道,奈雪的茶自6月18日啟動公開招股以來,獲得432倍超額認購,不過,從其上市之后的表現來看,這個“新式茶飲第一股”卻并未在資本市場做到“一呼百應”,而這或許和奈雪的茶尚未盈利,且各項關鍵指標也并不理想的業績表現息息相關。
“賣最貴的茶”,卻賺不到錢?
“賣最貴的茶,做最賠本的生意”,有業內人士直言,身處高端現制茶飲市場,奈雪的茶平均每單銷售額位列前列,利潤本來應該十分可觀,但在營收快速增長的同時,其持續處于持續虧損的狀態。
?
從招股書來看,奈雪的茶2018年至2020年的收入分別為10.87億元、25.02億元、30.57億元,凈利潤虧損額分別為6600萬元、3900萬元、2.02億元,若除去以公允價值計量且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變動,奈雪的茶2020年全年經調整凈利潤達1664萬,而就算如此,奈雪的茶利潤率也僅有0.5%。
?
?
而據奈雪的茶公布的信息顯示,2020年其客單價接近43元,在中國高端茶飲連鎖店中位居第一,為什么“賣最貴的茶”,卻賺不到錢呢?讓奈雪的茶遇到賺錢煩惱或許是因為成本之困以及高端茶飲市場的增速放緩。
?
招股說明書顯示,原材料成本從2018年的3.84億元,上升到了2020年的11.59億元,而原材料成本占總收益比也從35.3%上升到37.9%,另外,物流倉儲及配送費也在迅速變貴,2018年這兩項開支總和僅為2200萬元,而在2020年這兩項開支已經躍升超過2.2億元。
?
此外,單店的銷售額、平均日訂單量這些數據下降幅度之大,還是不免令人心生擔憂,2018年至2020年,平均單店日銷售額分別為3.07萬元、2.77萬元、2.02萬元,每間茶飲店的平均每日訂單量則由2018年的716單降至2019年的642單,2020年進一步下降至470單。
?
奶茶“賣不動”的未來似乎就在眼前,奈雪的茶做出的應對是——加快開店,靠新開的店面維持生計。
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奈雪新開店面分別為111家、173家、172家,其中,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前四個月基本無新開店面,2021年1月1日起至今,奈雪已新開74家奈雪的茶茶飲店,至最后可行日期奈雪總共擁有562家茶飲店。
?
奈雪的茶宣稱計劃于 2021 年與 2022 年主要在一線城市與新一線城市分別開設約 300 家及 350 家奈雪的茶茶飲店,可以說,開店速度仍然較快,公司處于大肆擴張的階段。
?
對于加速擴張所帶來的問題,奈雪的茶也心知肚明,在其招股書中,奈雪解釋其絕大部分資金都用于投資開設新茶飲店所產生的資本支出和相關成本,但擴大茶飲店網絡,建立品牌效應的同時,還要不斷運營龐大用戶群體的做法既費錢又耗時。
?
而擴大門店覆蓋率并不足以解決奈雪的茶所有的煩惱,以深圳為例,雖然門店數量從2018年的54間上升為了91間,但深圳當地門店的平均單店日銷售額卻在兩年間下滑了19.4%,而在投資回報周期上,2018年奈雪的茶新開業的茶飲店需要10.6周完成投資回報,而在2020年這一數據已經上升到了15.5個月。
?
因此,對于奈雪的茶而言,不僅要加速開店搶占更多市場份額,還要做到縮減成本運營,這種妥協的產物之一,就是奈雪的茶PRO門店。
?
2020年11月,推出了其新興茶飲店奈雪PRO,在產品、空間、體驗等方面進行升級,在產品方面涉及了咖啡、茶飲、輕烘焙和零食四大板塊,同時主打精品咖啡及輕烘焙等產品。
?
來自招股說明書的信息顯示,在新開超過300間門店中,有超過70%將是奈雪PRO茶飲店:面積更小、員工數更少,相比于標準門店,PRO門店的員工人數從21人縮減為13人,前期平均投資成本從180萬元縮減為100萬元。
?
?
“沒辦法,要給資本更多回報,只能不斷開店,即便其門店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有分析師直言,隨著門店租金成本、員工成本的增加,奈雪的茶很容易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境地,其盈利能力將面臨新的挑戰。
?
奈雪的茶也在招股書的風險因素中稱,過去曾產生過凈虧損,日后可能仍會繼續產生重大凈虧損,加之營運資金需求巨大,未來也有可能面臨營運資金赤字。
行業競爭激烈 同質化現象嚴重
實際上,在奈雪的茶營收快速增長、凈利潤卻較低的背后,是日漸激烈的行業競爭,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據《2020新式茶飲白皮書》數據顯示,2020年新式茶飲市場規模已超過1000億元,預計2021年將會突破1100億元。
?
市場的快速發展,讓奈雪的茶、喜茶等一眾新式茶飲品牌處于白熱化競爭階段,而競爭帶來的問題之一便是同質化,“目前很難在幾家品牌中間找到專屬于某個品牌的產品,不管是推軟歐包、上新品或者增加新的品類,茶飲新品牌之間越來越趨同”,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配方容易被模仿、產品缺乏競爭壁壘,是所有茶飲品牌無法繞過的坎。
?
在價格方面,據中泰證券的報告顯示,中國前5大高端現制茶飲品牌中,奈雪的茶以單杯平均26元的售價位于第一,喜茶、樂樂茶、KOL、伏見桃山分別以25元、22元、21元、20元緊隨其后;在整體客單價方面,奈雪的茶也以平均售價43元位居第一,喜茶、樂樂茶以均價40元并列第二。
?
從產品到定位,茶飲品牌之間差異越來越小,顯然奈雪的茶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其招股書表示,面對發展迅速的中國現制茶飲店市場,奈雪的茶并非專有產品,且無法阻止競爭對手復制其的產品配方。
?
被喜茶、茶顏悅色等一眾競爭對手環伺,且隨著競爭對手紛紛加快融資上市的步伐,成立僅6年的奈雪的茶未來能否領跑新式茶飲賽道仍是未知。
聲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僅作為知識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任何人據此做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