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經理“翻車”,二股東擬清倉減持,萬家基金怎么了?
坐擁千億規模的萬家基金,旗下卻還有多只產品在虧損邊緣徘徊,甚至有數只產品今年以來的收益率告負。
來源:證券之星
時間邁入七月,雖然近期行情仍有所波動,但多數明星基金已大幅回血,甚至回到年初的高點。但與此同時,坐擁千億規模的萬家基金,旗下卻還有多只產品在虧損邊緣徘徊,甚至有數只產品今年以來的收益率告負。
資料顯示,萬家基金成立于2002年8月,旗下股東分別為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國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49%、40%、11%。
截至目前,萬家基金資產規模(全部)2164.80元。截至一季度末,資產規模(固收類)1185.21億元,占比達62.6%。以未分拆計算,旗下基金數量為153只,共配置了24名基金經理,平均每名經理需管理6.38只產品。
從規模不到千億的公募成長至今,萬家基金可謂是行業中的一匹黑馬。但今年一季度的規模卻首次出現增速下滑,近日更是傳出二股東清倉減持的消息,這匹黑馬還能繼續騰飛嗎?
權益類表現分化嚴重 明星經理“翻車”
按一季報披露數據計算,萬家基金旗下權益類產品(股票型、混合型、指數型)規模合計707.18億,占比還不到40%。其中,混合類產品以639億的規模獨占鰲頭。
但細數產品收益表現,分化異常嚴重。既有收益率近30%的萬家成長優選混合,也有跌幅逾5%的宏觀擇時多策略。
從規模上看,體量最大的萬家行業優選(規模165.10億)憑借近期半導體板塊的火熱,今年來收益率達8.39%,還算不錯;而明星經理莫海波管理的萬家臻選混合(規模26.29億)則顯得有所“翻車”,今年以來大跌8.3%,排名墊底。莫海波現任6只基金中,4只今年來收益告負。
資料顯示,莫海波為萬家基金投資研究部總監,擁有十余年的證券從業經驗,現任資產規模達118.62億。其中,任職萬家臻選的時間達3年193天。
近三年來萬家臻選年化收益也在30%以上,排名位居中游,但今年來卻表現不佳。通過分析該基金的持倉,錯押種業股或許是重要原因之一。
(萬家臻選前十大持倉,來自天天基金網)
一季報顯示,萬家臻選前十大持倉中,種業股占據三席,荃銀高科、隆平高科、登海種業均位列前四大持倉。但今年以來,種業股遭遇了較大幅度的回撤。以荃銀高科為例,股價自年初38元的高位一路下挫,截至6月30日收盤,報22.41元/股,下跌幅度超過40%。
因此,盡管持倉中也有鋰電、大金融板塊標的,但受種業股的拖累,該產品凈值表現并不是很理想。另外,位列第十大持倉的萬科A,今年以來也遭遇了大幅度回調。
權益類操盤能力需補強 “迷你基”問題嚴重
萬家基金權益類產品的參差不齊,表現在整體收益能力上,就顯得有些疲軟。
數據顯示,以規模最大的混合型基金為例,近五年平均收益率為84.95%,低于業內平均96.42%;近一年的收益率(29.04%)也低于平均31.28%的水平。其他類型的產品,包括股票類、債券類、貨幣型產品,均低于業內平均。
目前,掌管權益類產品的基金經理中,黃興亮、莫海波、蘇謀東、李文賓可謂是萬家基金權益類的“四大天王”,在管規模合計532.51億。黃興亮操盤的萬家行業優選,更是被業內稱為“半導體三杰”之一。但除了黃興亮和李文賓今年來收益率尚可外,其他兩位的收益率則顯得過于平淡。
綜合來看,作為一家重固收輕權益的基金公司,萬家基金對于權益類的操盤能力并不是很強,在這方面的投研實力需要補強。
另外,按規模計,在清盤線(5000萬元)以下的迷你基數量超過40只,占比達26%,有16只產品的規模更是為0。
而百億以上規模的產品只有5只,權益類產品僅占1席。這意味著,大多數產品規模較為迷你,這并不利于基金公司的長遠健康發展。
規模增速首現下滑遭二股東清倉減持
2016年中,萬家基金的凈資產規模僅為185.73億,而目前規模超過了2000億,五年來翻了10倍多。
中泰證券2020年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底,萬家基金總資產22.91億元, 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11.83億元,利潤總額2.9億元,凈利潤2.19億元。相比2019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5.93%,凈利潤同比增長134.21%。
近幾年來,萬家基金均保持較高速度的規模增速,但今年一季度,或受彼時回撤行情影響,規模增速首次出現了下降趨勢。
另外,近期萬家基金二股東擬清倉減持的消息也令人關注。
近日,萬家基金二股東國際實業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將對持有萬家基金40%股權進行轉讓。公告顯示,國際實業與山東省新動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新動能基金”)達成初步意向,后者受讓前者40%的股權,目前暫無確定具體方案和交易價格。
據了解,新動能基金公司為國資背景,由山東財政廳實控。
作為萬家基金的二股東,國際實業持股時間長達八年,若此次交易成功,新動能基金則成為萬家基金第二大股東,萬家基金將完全歸屬山東系資本。
內有明星經理“翻車”,外有股權變更,經歷種種變數的萬家基金能否保持黑馬態勢,規模繼續增長?現在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