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優鮮上市連跌三日!遭“拖累”的叮咚買菜卻還要將擴張的路走下去
兩家生鮮電商成功在美股上市。
來源:資本邦
作者:嘉嘉
上周至本周,兩家生鮮電商成功在美股上市。和叮咚買菜同日遞交美股招股書的每日優鮮快人一步搶先在美東時間6月25日上市。
但是目前來看,每日優鮮這個“生鮮零售第一股”沒當好,叮咚買菜上市首日也在盤中破發。
每日優鮮上市花式“割韭菜”,“拖累”叮咚
每日優鮮上市首日開盤價10.65美元,較其本來就在發行區間下端的IPO發行價跌約18%。
盤中,每日優鮮股價暴跌超過36%,最低股價為8.12美元。截至上市首日收盤,每日優鮮股價跌幅收窄至25.69%,報9.66美元,總市值僅剩22.74億美元,一夜之間市值蒸發7.86億美元。
接下來的兩個交易日收盤,每日優鮮股價均錄得下跌,上市四日累計跌幅達36.33%。
先上市的每日優鮮股價大跌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場對于生鮮電商運營模式的質疑。有投資人士指出,每日優鮮上市首日表現,或影響投資者對叮咚買菜的判斷。
據6月28日更新的招股書顯示,叮咚買菜計劃發行約370萬股ADS。而公司原本計劃發行1400萬股ADS。此次IPO所得收益也較此前減少了74%。
有行業分析人士指出,叮咚買菜在IPO時減少募資額,降低了流動盤,可以讓上市時的股價不至于嚴重破發。
業內人士分析稱,此次叮咚買菜調整發行規模,或與每日優鮮上市后股票表現不佳有關。在叮咚買菜上市活動中,叮咚買菜首席問題官俞樂也提到,此次公司IPO受到友商莫名的攪擾。
事實上,在每日優鮮上市破發之前,其認購相當火爆。
6月24日,有消息稱,因認購火爆,每日優鮮擬提前結束簿記。每日優鮮計劃在本次IPO中發行210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S),代表6300萬股普通股。
在上市前,據接近IPO的市場人士消息稱,自遞交紅鯡魚招股書以來,每日優鮮已獲得超額認購。機構投資者方面,有消息稱在每日優鮮招股階段中金、騰訊、美國長線基金Davis等老股東也均表示意向認購,合計9000萬美金。
招股書顯示,IPO前,老虎環球基金持股占比12.2%,有3.8%的投票權;騰訊持股7.9%,有2.5%的投票權。
(圖片來源:每日優鮮招股書)
眼看著不少知名機構投資者也進行了認購,“韭菜們”蠢蠢欲動。每日優鮮此次招股將“割韭菜”玩出了新花樣。
媒體報道稱,每日優鮮在認購期間推出了“充值送股票”活動,用戶在其APP賬戶充值后,可以獲取一定數量的股票:每日優鮮的用戶需要在賬戶中充值50元或100元,其中充值50元可以額外中簽10股,充值100元可以額外中簽20股。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額外中簽的股票需要投資者以發行價來進行購買,這導致部分參與上述活動的每日優鮮APP用戶的虧損擴大。據統計,參與打新的每日優鮮全員被割,損失30%+。
在美股打新的各大券商平臺上都能看見受到了“欺騙”的散戶,已計劃或已經向每日優鮮的客服要求退回充值。
更有投資者發帖表示,“余額提取、注銷賬號、刪除APP 三連”。
充值+打新,每日優鮮這次上市收割了同一撥韭菜兩次。
(圖片來源:富途牛牛APP)
還有投資者稱,這家公司永遠到不了它的發行價了。不會再申購相似性質的叮咚買菜。或受友商“拖累”,叮咚買菜在美東時間6月29日上市,IPO發行價也位于發行區間下端,為23.5美元。上市首日開盤價28美元,盤中一度跌破發行價。
上市第二日,叮咚買菜收漲62.84%。而對于叮咚買菜突然大漲,有股友懷疑美國散戶投資者錯把叮咚買菜的代碼(DDL.US),當成了在美東時間6月30日在美股上市的滴滴 (DIDI.US)。
截至發稿,叮咚買菜盤前股價跌超12%。
運營模式價值幾何
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流血上市歸根結底還是市場不看好公司未跑通的運營模式,以及公司目前面臨的巨額虧損。
從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的營收來看,2018-2020年,每日優鮮營收分別為人民幣35.47億元、60億元和61.3億元。
2020年開始,叮咚買菜的營收反超每日優鮮。2021年第一季度,叮咚買菜的營收為38億元,每日優鮮的營收為15.3億元。
從凈虧損額來看,2020年叮咚買菜的虧損額超過每日優鮮,約為每日優鮮的2倍。并且在2021年第一季度,虧損額為每日優鮮的兩倍多,達13.8億元,同比擴大466%。
2021年第一季度,每日優鮮凈虧損6.1億元,同比擴大約213.5%。
兩家公司的虧損要從同一個運營模式——前置倉說起。前置倉的履約成本較高導致公司的履約費用(Fulfillment expenses)按年不斷上升。履約費用主要包括倉儲費、前置倉費、包裝、干線、配送等相關的交易成本。
2018年-2020年及2021年第一季度,每日優鮮的履約費用分別為12.39億元、18.33億元、15.77億元和4.4億元。期內,該費用占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為34.9%、30.5%、25.7%和28.8%。
對比之下,叮咚買菜的履約費用自2019年起一直高于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的履約費用高于每日優鮮可能是由于其擁有更多數量的前置倉。
截至2021年3月底,每日優鮮在全國16個城市,布置了 631 個前置倉。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叮咚買菜擁有前置倉950多個。
對于增加前置倉的數量可能帶來的風險。每日優鮮在招股書中稱,如果公司計劃繼續擴大前置倉的數量,公司的履約網絡會越來越復雜,并且將考驗公司的運營管理水平。此外,公司的履行基礎設施的擴展可能需要大量的管理、財務、運營和其他資源。
對于叮咚買菜未來是否會繼續擴張的問題,公司創始人兼CEO梁昌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目前的時間點,公司愿意投入更多的努力,做更大的市場。
在自身無法造血又急求大規模擴張下,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把目光投向了外部融資。據天風證券研報,截止2021年5月底,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的融資次數均在10起及以上,融資金額在即時生鮮電商競爭者中排名前列,分別為21.7億和10.3億美元。
其中叮咚買菜在上市之前已累計完成10次融資,其中2018年融資次數高達5起,最近兩起2021年的融資總金額超10億美元。
(圖片來源:天風證券)
值得注意的是,叮咚買菜在上市前夕大幅縮窄IPO募資規模約74%。面對市場質疑該舉動是為了保住股價,梁昌霖表示,公司現金流充裕,并不急于從二級市場融資,“如果市場特別好,價格、價值可以掛鉤的話,叮咚買菜多融一些;市場不是很好,價格低于應有的價值那就少融一些。”
梁昌霖稱,“上市目的并不是圈錢”。
但是據招股書披露的數據,2019年及2020年全年,叮咚買菜的經營性現金流一直在流出,分別為9.6億元和20.56億元。2020年第一季度,經營性現金流暫時轉正,但是到2021年一季度經營性現金流凈流出10.15億元。
(圖片來源:叮咚買菜招股書)
現金流不斷流出加上公司虧損擴大,叮咚買菜要什么時候才能靠自己?
雖然市場上對每日優鮮及叮咚買菜這類以前置倉模式為代表的生鮮電商并不看好,但是也有投資者持較為樂觀的態度。
專家認為,短期的走跌并不意味著生鮮電商行業沒有前景。
有分析稱,投資者感知到風險以后,對生鮮電商企業的信心會有波動,但這些都是短期影響。上市后還要看其優化供應鏈、提升運營效率、降低損耗率等方面持續投入,真正實現持續的自我造血能力。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