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趣匯這次能闖進IPO大門嗎?
近日,電商運營服務商“優趣匯”正式在港公開招股。
近日,電商運營服務商“優趣匯”正式在港公開招股。招股書顯示,優趣匯擬全球發售的股份數為3069萬股,其中香港公開發售約占10%,國際發售股份約90%,價格區間為每股11.86-15.35港元(約為9.87-12.78元人民幣)。
相比現在每股31元左右的麗人麗妝、每股27元左右的若羽臣等其它已上市的電商運營服務商,優趣匯招股給出的股價存在不小的溢價空間,這就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從而提高上市的成功率。
而且低價上市主要是為了增強自己的知名度,以提高自己在行業中的品牌競爭力。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跨境電商服務市場陷入熱戰
數字化技術的快速發展及對外貿行業的賦能,使得跨境電商成為全球經濟的一大增長點,也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活力,而國內茁壯成長的跨境電商市場就孕育出了一大批跨境電商服務商。
網經社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為2.47萬億元,同比增長30%。而跨境進口品牌電商服務市場規模在2014-2019年間,由40億元增長至976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89.8%。
不及市場需求的釋放速度和市場規模的擴大速度,頭部企業的培育需要花費更久的時間,所以目前電商服務商的市場格局較為分散,暫時沒有一家企業掌握絕對競爭優勢,這就導致行業競爭格外激烈。
表現之一就是電商運營服務商們都紛紛謀求上市,來提高自己的品牌影響力和行業競爭力,而自杭州壹網壹創在2019年9月上市后,國內已經有多家電商服務商相繼上市或沖刺IPO,近期美妝品牌代運營商北京數聚智就向深交所遞交了IPO申請。
在這種環境下,優趣匯壓價上市也在情理之中。
優趣匯競爭優勢不明顯
而其壓價,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比行業其它企業,優趣匯的競爭優勢并不明顯。
從營收規模來看,優趣匯2020年總營收28.0億元,僅次于寶尊電商和麗人麗妝的營收量級,但其營收增幅卻遠遠不及。
按招股書公布數據計算,優趣匯2019年營收增幅為9.4%,2020年營收增幅為0.7%。而寶尊電商2020年營收增幅為21.6%,麗人麗妝為18.72%,相比而言,優趣匯的營收增速水平不僅偏低,而且還在降低。
而過低的營收增速就會使得投資者對優趣匯的未來抱有懷疑態度。
從業務規模來看,優趣匯所處的跨境美妝個護類快消品品牌的電商服務屬于熱門賽道,競爭異常激烈,身處其中的優趣匯規模優勢還有待提升。
招股書顯示,截止最后可行日期,優趣匯為28個品牌提供電子商務解決方案,和66個品牌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在主要電子商務平臺上運營88家店鋪。而同樣面向母嬰、個護、美妝等全球消費品品牌客戶的若羽臣,目前共運營98家品牌店鋪;另外,面向國際化妝品品牌提供電商服務的杭州悠可,合作美妝品牌數40+,按促成GMV來看,2020年市場份額達到13.3%,也高于優趣匯。
雖然整體來看,優趣匯位于行業第一梯隊,但在一眾水平相近的參賽選手中,優趣匯暫時沒有十分突出的成績,所以為了爭取到更多客戶資源,上市對它來說勢在必行。
抗風險能力待提高
而擴充豐富客戶資源也是優趣匯現在最為主要的目標。
根據招股書,優趣匯的主要營收業務是向B2B和B2C兩種模式的企業提供一般貿易解決方案和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從2018年至2020年,來自這兩項業務的收入合計占到優趣匯總營收的90%以上。而且其另一項業務提供服務(Provision of services)的收入和占比都還在逐年下降。
不僅是營收業務,其運營產品結構和品牌客戶結構也都表現出了不均衡的情況。
從品牌客戶來看,優趣匯的客戶資源較為穩定,但其對主要客戶的依賴較為嚴重。招股書顯示,優趣匯合作了3年以上的品牌有40個,包括尤妮佳、資生堂、高絲、盛勢達和小林等,而這些主要客戶為優趣匯帶來了絕大部分的收入。其中,2020年優趣匯39.6%的收入來源于尤妮佳,34.4%的收入來源于資生堂。
而這一點帶來的風險其在招股書中就有明確表示,如果優趣匯的主要品牌合作伙伴大幅減少與其業務合作,或停止合作,并且如果無法擴大與現有品牌合作伙伴的業務,或按計劃吸引新的品牌合作伙伴,它就會遇到增長放緩或者根本沒有增長,乃至收入減少。
雖然招股書同步公開了優趣匯的部分基石投資者名單,其中顯示碧桂園物業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小林制藥、尤妮佳株式會社均會認購優趣匯的股份,為優趣匯保駕。但其客戶資源還是存在很大的風險性。
因為優趣匯的合作品牌中有58個品牌是來自日本,在政治問題比較敏感的情況下,兩國的政治關系和民眾的情緒變化都會影響到優趣匯的業務經營和盈利能力,所以其亟需豐富自己的客戶結構。
從運營產品帶來的收入來看,成人個護產品是優趣匯主要運營的產品類別,而且其占比還在不斷提升。招股書顯示,2020年成人個護產品運營帶來的收入占優趣匯總營收的62.8%,相比去年上漲十幾個百分點。而從業務屬性來看,優趣匯加強對某一產品類別的倚重,也許會成為其未來經營的風險點。
總的來看,優趣匯需要豐富自己的業務結構、客戶結構和產品結構,來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外部挑戰嚴峻
而除了抗風險能力有待提高這一內部問題外,優趣匯還可能面臨嚴峻的行業外部挑戰,即電商平臺。
電商平臺有更大的流量資源,在品牌認知度、信息技術基礎設施、行業了解、財務、技術和營銷資源等方面也都擁有更強的競爭力,如果它們向品牌商們提供商業服務解決方案,會表現出很強的競爭力。雖然目前電商平臺們還沒有明確開展這項業務,但其已有投資動作,比如阿里網絡就投資了麗人麗妝。
而電商平臺的下場就會對優趣匯等品牌電商服務商們的經營形成不小的沖擊。
所以為了降低電商平臺帶來的風險,跨境電商服務商們都在逐漸提升B2C模式企業的業務占比,優趣匯也是如此。招股書顯示,從2018年到2020年,優趣匯來自B2B模式企業的收入占比在逐漸下降,而來自B2C模式企業的收入從42.9%、48.6%到54.9%,在不斷升高。
可以看出,不管是謀求上市,還是調整收入結構,優趣匯都在針對外界變化和自身風險因素積極采取措施。但行業變幻莫測,其未來仍不免要面臨諸多挑戰。而其若能按計劃在7月順利上市,也許就能為之后的迎接挑戰打下好的基礎。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