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莫慌張!
時代變了!時局也變了!
作 者丨華商韜略出品人 畢亞軍
華商韜略·華商名人堂 ID:hstl8888
圖片:網絡、圖蟲創意
不要再為了保住你自己的增長,把目光聚焦到對國家整體增長無益,甚至對國家戰略無益的你爭我奪之上。
一
?
眼下的中國互聯網大公司,似乎走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里,也走到了重要的分水嶺時刻。
?
顯而易見的挑戰包括:
?
對平臺反壟斷及網絡安全嚴監管的不適應。互聯網是在寬容與呵護中快速發展起來的,某些業務甚至是在灰色地帶野蠻生長出來的。習慣了這種寬容與呵護,嚴監管自然會有些不適應。
?
自身發展模式與路徑走到了臨界點上。用戶增長紅利見頂,消費互聯網撞板,產業互聯網剛開端,而大多數互聯網企業過去都更集中精力于消費互聯網,并靠此驅動公司增長。
?
心理預期與發展現實的矛盾。過去這些年,互聯網企業一直保持高位數的增長,也習慣了高增長,包括資本市場也以高增長來評估和要求企業,但這種高增長注定是不可持續的。
?
社會觀感和輿論環境的不友好。互聯網企業長期頭頂光環,被肯定、被歡迎,但去年以來發生了很大變化,互聯網大佬都在瑟瑟發抖,甚至成為行業流行語。
?
資本市場也在表達對中國互聯網企業的憂慮。到6月末,美國互聯網大公司的股價都創了新高,中國互聯網大公司的股價則都在歷史高點下方,有的甚至跌幅超過30%。
?
但這些恐怕都不是中國互聯網企業當前最根本的挑戰。最根本的挑戰是:
?
時代變了,時局也變了。
?
二
?
國家領導人曾在2017年明確提出“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治國理政方針理論。
?
此后更多次強調兩個大局,一個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一個是當今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強調“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場偉大社會革命,要求我們必須時刻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
毛主席曾說:“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各級領導同志務必充分注意,萬萬不可粗心大意。”
?
“四個偉大”“兩個大局”“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是整個中國的新形勢和新局勢,關乎國家戰略安全的互聯網,自然要服從并服務于此。
?
沒有互聯網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
?
以新近在美上市的幾家公司的網絡安全審查為例,它注定就是“偉大斗爭”的必然。新的時局下,互聯網企業必須更加妥善處理這些過去可能沒那么重要,現在卻重要得要命的關系。
?
相信這也是國家強化互聯網監管的根本目標所在。
?
它針對的并非是某家企業,目標也不是打壓互聯網,而是讓互聯網在這樣的新形勢下,更好地定位與發展自己,更好地服務于國家大局。
?
今年3月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最高領導人已明確強調,我國平臺經濟發展正處在關鍵時期,要著眼長遠、兼顧當前,補齊短板、強化弱項,營造創新環境,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
監管,顯然是要貫徹這一目標。
?
甚至可以理解為,是要為互聯網企業在“偉大斗爭”可能更加激烈的新形勢下,實現更好的發展,提前糾偏、排雷,而最終的目的是,為行業的長遠發展保駕護航。
?
解決問題,就是創造機會。
?
當前,全世界都在加速數字經濟的發展,中國更是擁有廣闊的空間和市場,作為數字經濟領頭羊的互聯網科技企業,當前所面臨的挑戰,其實也是未來機遇所在。
?
甚至可以斷言:
?
誰能更好地擁抱“四個偉大”,服務“兩個大局”,誰就能伴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中國成為世界經濟第一強國的步伐,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育出的世界頭等的偉大公司。
?
三
中國互聯網企業,正面臨的具體機遇包括但不限于:
?
強化產業互聯網的發展,支持中國經濟的數智化升級。
?
對比中美互聯網發展,消費互聯網是我們的強項,產業互聯網則是短板。
?
今天,中國不但沒有一家類似于Salesforce、Shopify這樣的萬億市值級產業互聯網公司,而且在云計算等基礎領域,有差不多落后10年的10倍差距。
?
差距就是空間。消費端的數字化是產業端數字化的基礎,中國互聯網在消費互聯網領域的領先發展,已經打好了產業互聯網的基礎,而且中國互聯網企業也已經行動起來。
?
阿里、京東、美團這樣本身就緊密連接產業的平臺公司,已持續展開產業互聯網布局與發展。騰訊也早在2018年就明確提出互聯網的下半場是產業互聯網,并持續加碼發力。
?
騰訊財報顯示,其2020年第四季度來自To B業務的收入已達385億元,同比增長29%,占總營收比重也已提升至29%。
?
強化海外市場的發展,用中國創新服務全球。
?
中國互聯網大企業的另一大不足是,業務主要集中在國內市場,甚至陷入同質化競爭的激烈內卷。而美國互聯網大公司,Facebook和Alphabet等,其國際收入占比都超過50%。
?
目前,這樣的情況也在發生改變。
?
諸如字節跳動的TikTok、騰訊、阿里在東南亞的電商拓展都是很好的開端。阿里云目前也已覆蓋全球24個地理區域,其海外業務3年獲得了10倍的增長。
?
參與重大科技攻關,夯實中國科技基礎。
?
早在中興事件時,馬化騰就曾檢討說,我們的科技應用領先,科學基礎研究薄弱。
?
這是歷史發展階段決定的,但現在必須告別這樣的階段了。
?
美國以芯片為核心展開的對中國科技公司的打壓,其真正目的,也是希望通過卡住芯片這個關鍵脖子,摁住或延緩中國科技的整體步伐。這其中,當然也包括摁住中國互聯網。
?
在此背景下,互聯網企業將更多精力投入重大基礎創新,既是為大局貢獻,也是給自己上保險。騰訊、阿里、百度等互聯網企業事實上早已開始加強對基礎科技的投入。
?
雖然目前尚無特別顯著的成績,但也有可喜的進展,比如阿里平頭哥玄鐵系列嵌入式CPU,就不但獲得浙江省技術發明一等獎,還實現了量產20億顆的成績。
?
四
好鋼用在刀刃上。
?
企業家們經常會采取一些措施,鼓舞優秀同仁不要糾纏于瓜分和爭奪已有的成績,而要開辟新天地,創造新價值。
?
放到國家經濟方略層面看,對優勢企業又何嘗不該如此呢?
?
看清這些問題和機遇所在,也就可以更堅信,監管不是打壓,而是為了更好地發展。比如,對平臺反壟斷,也是要求平臺更多創新,更多為整體增長而努力。
?
通俗一點說就是——
?
不要再為了保住你自己的增長,把目光聚焦到對國家整體增長無益,甚至對國家戰略無益的你爭我奪之上。而要集中力量到對國家更有價值,更符合國家長期戰略的事情上,要去:
?
補齊短板、強化弱項。
?
事實上,即便是諸如微軟、蘋果、谷歌等美國科技大公司,在其所謂永無止境的主動創新后,也都有被政府反壟斷不斷逼著去創新的因素。
?
綜上也就是,中國對互聯網不是打壓,而是要寄予新的使命和目標。全面擁抱“四個偉大”,服務“兩個大局”,就是中國互聯網該有的方向。
?
面對更加常態化的嚴監管,互聯網企業要堅定信心,莫慌張,以新形勢和新要求,重新審視和定義自己的創新與發展,尤其是——
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THE END
出品人:畢亞軍
主編:王曉??責編:周怡? 劉彥潮
美編:楊亞姣??運營:方樂迪? 張嬋? 倪晨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能核實版權歸屬,不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