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破萬億,醫療、半導體齊飛,雙創50的未來究竟該咋看?
寧德時代破萬億,醫療、半導體齊飛,雙創50的未來究竟該咋看?
在中國資本市場之上,有兩類公司一直都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一類是大名鼎鼎的茅概念,另一類則是以雙創概念為代表的寧概念,相比于茅臺過于泡沫化的市場,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雙創概念企業無疑具有極強的市場影響力,當前整個市場科技類股票特別是硬科技可謂是一片紅火,很多人都在問雙創板塊的良機我們到底該怎么看?
一、寧德時代破萬億下的雙創良機
前不久創業板上市公司破千家引發了整個市場的高度關注,而作為創業板的龍頭一哥寧德時代更是創下了創業板市值破萬億的傳奇,我們不妨來看看最近資本市場雙創概念的幾大標志性事件:
事件一:創業板上市公司破千家。8月4日,倍杰特和深水規院兩家公司成功掛牌創業板上市,至此,創業板上市公司數量累計達到1000家。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重要成果,創業板以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支柱,數據顯示,創業板1000家企業中,共有915家高新技術企業、586家戰略新興產業企業,占比分別達到92%和59%。
事件二:寧德時代市值破萬億。7月13日,寧德時代股價盤中最高達到579.6元,總市值最高突破1.3萬億元,一舉超過招商銀行,市值占據A股第四,僅次于茅臺、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7月29日,寧德時代發布第一代鈉離子電池。受此消息影響,當日公司股價上漲6.05%,收盤報價556.80元/股,寧德時代更是備受市場關注。
事件三:半導體板塊備受關注。8月5日晚間,“芯片一哥”中芯國際發布二季度業績,二季度公司凈利潤6.88億美元,同比增加398.5%,各項財務指標均好于預期。之后半導體股票集體上漲,雖然后續因為調控政策出臺導致股價回調,但是半導體的備受關注也被市場所聚焦。
再加上最近接連上市的醫療企業,可以說新能源、半導體、醫療扎堆的雙創板塊始終是市場關注的焦點,而整個雙創概念板塊也始終處于市場的快速上漲期。
二、雙創50紅火該怎么看?
面對著雙創概念的異常紅火,很多人都在問我們到底該怎么看雙創50板塊的備受關注?雙創的邏輯到底在什么地方?
首先,碳達峰、碳中和是全球的未來方向。當前進入夏季以來,全球極端天氣頻繁發生,惡劣天氣引發的水災、地震、森林火災等自然災害多有發生,在這樣的情況下,幾乎所有的全球性會議都把對于“碳排放”的爭論放在了最關鍵的位置上,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能夠真正推動解決碳排放問題,中國給出的答案也非常明確這就是“新能源和高新科技”,在這個技術大趨勢之下,無論是聚焦于新能源的上市公司比如說寧德時代,還是說聚焦于高新科技的上市公司比如說中芯國際都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可以說高新技術就是中國為解決長期氣候問題所給出的答案,而在這其中各大雙創概念企業則成為了市場絕對的寵兒。
其次,國產替代正在為國產高科技企業帶來全新的機遇。從去年以來,伴隨著中國市場的高速發展,一場國潮趨勢開始在全國市場形成,這種趨勢不僅僅是在文化服飾上的國潮,更是在產品發展上的國潮,大量的企業開始全面推動國產替代,大量的國產產品開始越來越扮演重要的角色,以中芯國際為代表的中國國產半導體企業,以邁瑞醫療為龍頭的國產醫療設備巨頭都成為了國產替代大潮之下的排頭兵,一方面這些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有著過硬的技術儲備,現在正好是厚積薄發的關鍵時刻,國產替代的可能性逐漸出現,另一方面,自主知識產權意識快速覺醒,中國國人不再崇洋媚外,注重真正的價值和國內自主的知識產權正在成為大多數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致性選擇。
第三,消費升級直接帶動生物醫藥企業的高速發展。這些年在中國人的收入水平不斷提升,中國人消費內需不斷提振的大背景下,消費升級的大潮正在快速來臨,對于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醫療保健意識正在全面提升,直接帶動了各個醫療類企業的高速發展,最近頻繁上市的醫療產業股就是最好的例證。
這些特征集中到一起其實正在歸集成為一個明顯的市場趨勢,這就是硬科技才是最有長期市場競爭力的方向,也是資本市場長期的焦點,在這樣的情況下雙創50的長期紅火將會是大概率事件。
三、雙創50的布局到底該怎么做?
面對著雙創的紅火,很多人也面臨相對比較困惑的局面,這就是雙創概念企業優勢科技含量高基本上都是忽上忽下的市場表現,對于普通投資者很難找準雙創方向,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也看到了雙創投資中存在的難點,果斷推出了雙創50基金,繼6月首批雙創50ETF發行上市后,8月4日,首批科創創業50ETF聯接基金獲批。借助“中證科創創業50指數”實現了創業板和科創板的強強聯合,相當于把科創板、創業板中的龍頭科技股做了“提純”,集齊了新能源、半導體、醫藥醫療等相關科技龍頭公司??梢哉f是集兩家之長,優中選優。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8月4日,自2019年12月31日指數基日以來,中證科創創業50指數累計漲幅達到122.41%,而同期滬深300、中證500、創業板指、科創50指數的漲幅分別為21.98%、32.23%、99.03%、60.59%。
就以整個市場規模最大、用戶數最多的場外雙創50指數基金天弘中證科創創業50指數基金為例,作為首支開放的場外雙創50基金,一方面,通過指數基金的形式,熨平了單個個股可能出現的波動風險,通過指數基金一攬子的形式來實現風險分散。另一方面,借助場外基金的優勢,不用等待封閉期和建倉期,只要申購了就可以參與投資,這也是為什么該只基金一經面世在支付寶成為了當紅炸子雞,43萬人申購,成為了又一只萬人搖的指數基金。
也正是如此,我們在投資雙創板塊的時候雙創50指數基金無疑是在直接投資個股之外的又一種全新的選擇,這樣的新渠道你看懂了嗎?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指數基金存在跟蹤誤差。投資者在進行投資前請仔細閱讀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基金是否和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