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牙斗魚勝負已分
直播航母未入海。
來源/財經無忌? 作者/鹿鳴
虎牙(HUYA.US)、斗魚(DOYU.US)于8月16日、17日相繼發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財報。
這艘直播航母停留在了港口,未能駛入大海。
籌劃三年,在合并案正式停擺之際,“魚虎”相爭的局勢也逐漸明朗。
根據兩大平臺最新財報顯示,虎牙超越斗魚的結局已無懸念。這一季度,總營收方面,虎牙成績是29億,斗魚為23.37億;直播收入方面,虎牙25.79億,斗魚21.78億;移動端MAU方面,虎牙7760萬,斗魚6070萬。
只有在季度付費用戶數量上,斗魚以720萬領先于虎牙的560萬。當然,還有一項更為重要的數據讓虎牙完勝:本季度,虎牙凈利潤為2.50億,而斗魚則虧損1.82億。此消彼長,兩者差距明顯。
?
如今,因合并受阻、直播進入下半場之際,虎牙和斗魚都需要反求諸己來尋找增長點。
?
截至8月18日,虎牙股價9.61美元,市值達22.70億美元。斗魚的股價也坐了一次過山車,傳出合并消息后股價暴漲至19.18美元,而今股價僅3.38美元,跌去82%。市值10.97億美元。
?
而一切,都才剛剛開始。
?
虎牙完勝斗魚
騰訊對斗魚、虎牙的滲透、整合開始于三年前。
?
2018年3月8日,騰訊以獨家戰略投資方式投資虎牙。當時,騰訊與虎牙達成協議:騰訊有權在交易的第二年和第三年,通過市場公開價格購買虎牙直播剩余股份,最多達到 50.1% 的控股份額。
?
就在同一天,騰訊增投斗魚6.3億美元。一年后,斗魚完成上市,騰訊持股37.2%,為斗魚最大股東。
?
一年后,騰訊開始整合游戲直播業務。
?
圖片來源:網絡公開資料
?
據《晚點LatePost》報道,在2019年3月,騰訊游戲業務所在的互動娛樂事業群(IEG)成立了一個全新的部門——游戲直播業務部,主要任務是為了協調斗魚、虎牙和企鵝電競這三家游戲直播平臺間的競爭。
?
同年6月,騰訊電競在海南博鰲舉辦年度發布會。在介紹直播業務時,主要發言嘉賓是騰訊游戲直播業務部總經理殷婷,她同時在斗魚董事會中擁有席位。而前一年,這個環節的主要發言人還是斗魚CEO陳少杰與虎牙CEO董榮杰。此外,她還接管了虎牙戰略投資部。
?
2020 年4月3日,騰訊以2.626億美元現金增持,成為虎牙最大股東。至此,騰訊完成了對斗魚和虎牙兩個平臺的絕對控制。
?
這意味著,游戲直播成為騰訊的內部賽馬。
?
半年后,虎牙與斗魚聯合宣布:雙方已簽訂“合并協議與計劃”,預計于2021年上半年完成合并。根據協議,斗魚將從納斯達克退市,成為虎牙全資子公司。新成立的公司采取聯席 CEO制,陳少杰和董榮杰共同出任。雙方現有股東將各占 50% 的經濟權益。此外,騰訊會將企鵝電競游戲直播業務以5億美元的價格轉讓給斗魚。
?
彼時,虎牙首席執行官董榮杰曾表示:“如與斗魚的合并順利完成,我們對其中蘊含的機遇感到非常振奮。”
?
“振奮”的原因在于,兩家終于可以結束長期的“內戰”。根據Mob研究院調查顯示,斗魚、虎牙雙平臺數據相加將占據游戲直播市場近80%的市場份額,但用戶重合率僅有31.6%,如合并完成,將形成行業巨頭地位。而騰訊推動虎牙斗魚合并的目的,則是整合游戲產業的下游平臺,配合騰訊游戲的整體戰略。
?
然而,“振奮”情緒沒能持續太久。歷時9個月,虎牙和斗魚去年10月宣布合并事項從備受關注到被叫停。7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局發布通報,虎牙和斗魚合并案被依法禁止。
?
事實上,相較于虎牙,合并與否對斗魚一方有著更為明顯的影響。因為無論是業績還是現狀,在“游戲直播”賽道上,斗魚已逐漸跟不上虎牙的步伐——從2018年到2021年Q2,斗魚主要業績全方位完敗于虎牙。
?
此外,在股價和市值方面,虎牙也穩壓斗魚一頭。即便二者都在2021年Q1經歷了一次腰斬式下滑,但虎牙的股價依舊是斗魚近兩倍,市值也要高出近10億美元。
?
在綜合虎牙、斗魚的財報與招股書后,財經無忌整理出了兩家公司2018年至2021年Q2期間的業績對比,具體如下:
?
從上圖可以看出:從2018年虎牙正式上市開始,直至2021年第二季度,其在營收、凈利、移動端MAU三項主要業績均碾壓斗魚。尤其到2021年第一季度,斗魚在單季營收出現同比下滑的同時,凈利潤也從上年同期的盈利2.545億變為凈虧1.018億,單季少賺超3.5億;本季度,斗魚依然沒有“跟上隊伍”,營收持續下降。
?
“一專多能”顯后勁
公布財報的同時,兩大直播平臺也對這一季度業務做了盤點。
?
根據虎牙財報顯示:該季度,虎牙共擁有122項賽事版權,其中包括與LPL為期5年的獨家版權,除此之外還有45檔自制節目;反觀斗魚,賽事版權數量為50+,自制電競賽事達到80多場,另外還有10余檔優質PGC節目。
?
財經無忌認為,雖然在賽事版權方面,虎牙明顯占優,但實際上,很難斷定這是決定兩者總營收、利潤相差億級的主要原因。而且,斗魚也在靠自制賽事來拉近與虎牙的身位。
?
圖片來源:艾媒
?
電競直播之外,兩者差距在直播內容玩法上也無從體現。
?
今年3月,虎牙與和平精英展開深度合作,在平臺內開放了“直播間掉寶”的互動式觀賽玩法,以此來吸引更多游戲觀眾,同時也為自身通過直播業務宣發游戲開辟新渠道。
?
從表面上看,虎牙與和平精英的深度合作有著不小的價值。但事實上,這一玩法在斗魚平臺中也相當常見。比如在英雄聯盟、地下城與勇士等一系列游戲直播板塊中,斗魚也聯合主播與各游戲產品推出了收看直播做任務的玩法。這種將直播與游戲產品相結合的玩法,與虎牙同出一脈。
?
而從公開財報以外的數據,我們還是能夠發現兩者被拉開的蛛絲馬跡。
?
根據東方證券研究數據顯示:在2020年1月至9月,兩大直播平臺Top200頭部主播收入占比統計中,斗魚Top200頭部主播收入在平臺總收入貢獻占比為42.19%;而虎牙方面,這一數字為31.46%。不難發現,與虎牙相比,斗魚營收更依賴頭部主播,而前者在中腰部主播群體的價值開發上更為出色。
?
這是導致兩者財報出現差距的原因之一。
?
如今,對于整個直播行業來說,頭部主播資源十分有限。在直播江山已定的當下,平臺想要依靠頭部來拉動整體營收,效果并不會太過顯著。
?
而相反,中腰部主播由于數量龐大、成本更低,對直播平臺更具發展空間。
?
不過,就頭部主播質量而言,斗魚也并不占優。2020年10月,據電競媒體“Aggro電競”援引小葫蘆等三方數據平臺的報道,在當時的全平臺游戲主播熱度排名中,斗魚僅有旭旭寶寶與小團團能夠躋身前十,上榜數量不及虎牙主播。
?
到2021年4月,熱度榜Top10中的斗魚主播增加到三位,另七位均來自虎牙。而且在更能體現變現潛力的商業價值排行榜上,斗魚游戲主播僅一位上榜,其余九位則被虎牙霸榜。這也驗證了Aggro電競當時的報道:“之前還能和虎牙一較高下的斗魚,現在的數據不太理想。”
?
更為重要的是,依賴頭部主播的突出短板是,其不僅薪資高昂,在與平臺進行打賞收入分成時占比也更高。這就帶來了一個結果:雖然頭部主播的營收貢獻更顯著,但平臺需要付出的成本也相應被推高。
此外,雙方拉開差距還有一個原因。這其實從兩大平臺的首頁內容也可窺見端倪:虎牙直播的首頁推薦除了熱門游戲主播、電競賽事外,還有舞蹈、戶外等泛娛樂直播內容。反觀斗魚,首頁幾乎是清一色游戲直播。這也和兩大平臺的定位有關,經多年發展,虎牙始終在走游戲電競+泛娛樂的“一專多能”道路,而斗魚則更傾向于精耕游戲、電競直播。
虎牙(左)、斗魚(右)首頁截圖
?
虎牙“一專多能”帶來的利好比較明顯,娛樂分區的主播在吸引禮物打賞的能力上要遠超過游戲板塊,這種現象源自直播內容的差異性。
?
因此,在變現能力上,始終發力泛娛樂直播的虎牙要比斗魚更為出色,而且這些板塊強勁的營收能力還能夠反哺虎牙在游戲直播上的發展。錢包鼓起來的虎牙,在收割賽事版權上更具侵略性。
?
精耕游戲直播的斗魚其實還存在比較“玄學”的短板——那就是在同一個游戲直播板塊中,大量粉絲都存在比較明顯的“領地意識”。不同游戲主播的粉絲群體間互相不對付,這就導致單靠游戲直播內容,很難將用戶價值最大化,因為單一主播對觀眾的轉化能力有限。
?
有趣的是,游戲分區觀眾卻很容易在其他娛樂直播版塊進行消費,這就解釋了為什么虎牙付費用戶數量比斗魚更少,但是付費能力卻更為出眾。
圖片來源:艾媒
?
事實上,斗魚虧損背后,也與其高昂的營銷費用支出有一定關系。
?
今年Q2,斗魚銷售和營銷費用呈上升趨勢。財報顯示,斗魚Q2銷售和營銷費用為2.95億元,2020年同期為1.421億元,同比上漲107.6%。虎牙的銷售和營銷費用則從2020同期的1.145億元增加到2021年Q2的1.67億元,增長45.9%。
?
斗魚方面曾披露,營銷費用大增,主要是因電子競技錦標賽的贊助和促銷活動增加所致。
事實上,在近兩年,無論是直播平臺還是游戲,銷售費用大都呈上升趨勢,因為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下,獲取用戶的成本在增加。
圖片來源:網絡公開資料
?
只著重電競區域版塊建設的斗魚,能夠獲得收益的賽道自然少于虎牙。同時,在斥巨資簽約頭部主播的情況下并未獲得理想的資金回饋。簽約費昂貴導致直播打賞抽成相應較高。這就形成了連鎖反應,支出逐漸大于收入,斗魚由此掉隊。
?
令人忌憚的攪局者
雖然從財報結果及上文分析看,斗魚和虎牙之間的差距已十分明顯,但前者并非沒有突圍能力。
?
公開數據顯示:去年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斗魚MAU分別為1.58億、1.65億、1.94億、1.74億;虎牙MAU為1.51億、1.69億、1.73億、1.79億。在付費用戶數量方面,斗魚去年四個季度分別為760萬、760萬、790萬、760萬;虎牙則610萬、620萬、600萬、600萬。除了這兩個數據,在移動端MAU方面,兩大平臺四個季度的數據也都趨于穩定。
圖片來源:艾媒
?
從以上數據能夠發現,直播平臺在用戶方面的增長已趨于穩定。同時,這可能也意味著,以斗魚、虎牙為代表的傳統直播行業,天花板已近在眼前。
?
在這之前,虎牙對斗魚的領先,主要體現在直播業務的“一專多能”上,但這并不意味著虎牙就能高枕無憂。從財報看,虎牙的廣告等直播以外收入要高于斗魚,但這筆收入并不穩定。
?
如虎牙推出的全新廣告植入方式,直接在直播內容中強制彈出廣告。這些廣告必須維持一定時間才能關閉。這種方式在為平臺帶來廣告收入的同時,十分影響用戶體驗,為部分用戶的流失埋下隱患。
?
而為了提升用戶粘性,同時探索更大的商業發展空間,無論是斗魚還是虎牙,都推出了“直播+視頻+社區”模式。此外,斗魚也在發力游戲分發業務。仔細觀察這一業務不難發現,斗魚的游戲業務打法有些類似TapTap或者B站。從這一方面看,斗魚、虎牙這類直播平臺已開始拓展其他業務,向綜合性內容平臺進發。
圖片來源:艾媒
?
不過,當斗魚虎牙在游戲、視頻業務端發力之時,B站、字節、快手這些視頻領域的巨頭們也正對直播業務露出獠牙。
?
相比斗魚虎牙,對于B站這樣社區氛圍濃厚且商業模式本就豐富的新入局者,從視頻業務衍生到直播業務,是更為通暢的發展路徑。
?
一位業內資深分析師指出,對于創作者而言,視頻制作的難度要顯著高于直播,因此UP主可以做直播,但主播很難轉型做UP主。在今年一季度財報分析師會上,B站CEO陳睿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對于B站而言,UP主就是主播,主播就是UP主,B站月活UP主有200萬,月活的UP主都應該成為主播。”
?
而比起個人技能占優的B站,最令虎牙斗魚忌憚的還是快手。
?
快手這類以廣告及直播帶貨業務見長的短視頻平臺,在用戶基數上本就占絕對優勢,做起游戲直播更多是自下而上。
?
去年的ChinaJoy上,快手游戲負責人唐宇煜便透露了當時的快手游戲數據,“截至2020年5月,快手游戲直播月活躍用戶(MAU)已超過2.2億。”如以2020年Q1財報公布的MAU計算,快手游戲直播MAU彼時已相當于斗魚、虎牙、B站三家移動端MAU總和。
?
圖片來源:網絡公開資料
?
在如此龐大的觀眾基數下,催生出來了大量由平臺內部成長起來的原生主播。據東方證券研究所統計,2021年1月份,快手游戲主播開播數量已經超越斗魚+虎牙+企鵝電競戲主播開播數量總和。
?
而在快手之外,盯著游戲直播盤子的還有月活5.5億同屬短視頻矩陣的抖音。雖然因與騰訊的焦灼關系,字節跳動無法直播《英雄聯盟》、《王者榮耀》等頭部游戲內容,但據《晚點LatePost》報道,字節跳動內部正在進行游戲項目的自研。一旦自研游戲面世,抖音、火山小視頻、西瓜視頻的短視頻矩陣,就可能為公司的游戲直播鋪路,而其所帶來的龐大用戶量,也會帶給其他平臺施以壓力。
?
可以說,在直播行業,因為有了短視頻平臺的染指,營收版塊單一的斗魚和虎牙便很容易陷入被動。
?
好在,游戲直播下半場的市場和空間還有很大。一方面,5G時代和云游戲的結合,能夠讓玩家通過直播平臺,更為快速和直觀地了解和選擇新游戲;另一方面,虛擬偶像市場的不斷成長,讓直播平臺也開始加入AI主播。這就避開了前期游戲主播頻繁違約的“坑”,也為后續播出提供了更強的掌控力。
直播正進入下半場,天花板近在眼前。對于斗魚和虎牙來說,如何應對“攪局者”,任務依然艱巨。
圖片來源:艾媒
?
內部馬賽重新奔赴
千播大戰過去后,對幸存者來說,洗牌還在繼續。
?
一般來說,一個產業的最低標準,是它能獨立造血,有屬于自己的商業模式、需求和用戶。
?
2021年已過去大半,而能夠讓斗魚和虎牙這兩家上市直播公司活下來的,很重要的原因則是騰訊資本和資源的支持。
?
這顯然遠遠不夠。
?
從2018年初,虎牙最先在招股書和上市采訪中說明,為達成盈利要做的幾件事分別是:
1.搭建主播培養生態,這是在上游意圖改良以往高價搶購主播的內容獲取形式。
2.豐富內容,這是在商品本身提高種類和質量,應對用戶新需求。
3.提高體驗,主要是帶寬、直播服務、社區之類,在簡單地向用戶推廣主播外延伸,做新的服務和聯系。
4.布局電競,這是選定未來主要的內容形式(PGC內容的一種),在游戲、電競、硬件等關聯產業做聯系。
5.和友商合作,主要是抱住大腿騰訊,保障游戲、賽事等內容資源供給。
6.布局海外市場,找到新的人口紅利。
這六點,都為直播業務,也就是打賞收入部分服務。
?
上市之后,虎牙也確實做了相關動作,包括快速升級網站和客戶端、簽約新主播、搭建和運營社區、購買更多賽事授權、成立電競公司等。
?
同樣的,斗魚當年的招股書里也說了要做的四點工作:
?
1.繼續投資技術,加強用戶體驗
2.引入頭部主播,發力商品本身
3.吸收賽事資源,持續引入電競內容(PGC內容)
4.布局海外市場
這四點,也都是在為直播業務服務。
?
由此可見,前幾年傳說中希望依靠“游戲發行、聯運”“廣告”業務來“提高收入、優化收入結構”的設想,目前還沒被放在大方向里。
?
虎牙收入構成
?
斗魚營收主要來自直播、廣告及其他業務,其中直播營收占比超90%。
?
而數據上,今年Q2,斗魚在直播上的營收為21.78億元,去年同期為23.19億元,同比下降6.08%,環比增長 9.0%;廣告及其他營收為1.58億元,去年同期為1.88億元。
?
擁有資本庇護的平臺,似乎還是能夠活下來。
?
“這取決于大股東騰訊的意愿”,陳少杰在坦誠回應外界合并猜測的時候,似乎已經做好了一切心理準備。
?
而今,隨著合并事項被叫停,虎牙斗魚這場騰訊內部馬賽,在賽道被重置后,行將重新奔赴。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