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財報顯示持續(xù)虧損,盈利預期無法預計
愛奇藝:財報顯示持續(xù)虧損,盈利預期無法預計
來源/互聯(lián)網風云榜
日前,愛奇藝發(fā)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的財務報告,不出意料,愛奇藝繼續(xù)虧損。財報公布當天,愛奇藝股價下跌,下跌幅度更是超過7%,股市飄綠對愛奇藝虧損的財報做出了有力回應。
在過去的幾個月里,愛奇藝的股價一直都處于下滑狀態(tài),新季度的虧損財報更是加劇了愛奇藝股票市場的下跌態(tài)勢,較最近的6月份高點更是跌去了近半,愛奇藝未來的股票市場顯得一片陰云密布。
而隨著愛奇藝新季度虧損財報的公布,也拉長了愛奇藝未來可盈利預期時間,也降低了長視頻未來發(fā)展的想象空間,這對處于泛娛樂時代下的愛奇藝來說,顯然不能算是好消息。而更壞的消息是愛奇藝這么長久的虧損很可能會持續(xù)下去,看不到盈利的邊界。
喜人的營收,糟糕的虧損
愛奇藝在過去十年的時間里,一直都處于虧損狀態(tài),而與之對應的是營收的上行。營收和虧損之間的強烈對比,一直都是愛奇藝財務報告上最突出的點,而且在愛奇藝第二季度上也是如此。
財報顯示,愛奇藝總營收達到了76億元,同比增長3%,而歸屬于愛奇藝的凈虧損為14億元。一邊是營收增長,一邊是高額的凈虧損,愛奇藝的財務數(shù)據相當引人眼球。
而且在營收增長的同時,愛奇藝凈虧損也連續(xù)五個季度同比收窄,運營虧損率也縮減了2%,看起來是個好消息。但令人尋味的是愛奇藝營收在增長,而凈虧損依舊保持在去年的同期水平。
財報顯示,二季度愛奇藝的增長主要來自于在線廣告收入增長和其他收入增長,分別增長了15%和20%。而有意思的是愛奇藝的訂閱會員總數(shù)增長了90萬,但會員服務收入卻保持平衡。
而且在成本支出方面,愛奇藝的收入成本與去年持平,銷售及一般費用支出和研發(fā)費用變化幅度不超過2%,即便是其它費用占比也維持在較低水平。而愛奇藝營收相比今年一季度下降了5%,此番意味頗為深長。
愛奇藝出現(xiàn)營收增長,虧損卻保持同期水平的狀況,顯然不是愛奇藝官方所認為的限于普遍的二季度營收淡季影響,否則也無法說明愛奇藝會員數(shù)增長了90萬。
更深層次的原因或許是版權的支出跟不上來自于廣告業(yè)務及其它業(yè)務上的增長,以及愛奇藝在盈利及盈利渠道上的缺陷。
此外,二級市場的波動對于愛奇藝來說也是個大問題,愛奇藝需要大量外部融資維持行業(yè)地位。自愛奇藝上市以來,股票市場的表現(xiàn)一直都是起起伏伏。在今年三月份一輪的48%的股價暴跌開始,愛奇藝更是持續(xù)走低,目前股價已經跌破每股10美元。股價的如此走勢,很可能愛奇藝未來的股市表現(xiàn)繼續(xù)走低。
而且內容成本帶來成本支出也在制約著愛奇藝的發(fā)展。財報顯示,愛奇藝內容成本支出為51億元,占總營收的67%,大比例的內容成本支出仍是愛奇藝支出的大頭,同時也看不出內容成本的大幅降低的可能。
如此看來,如何解決好內容成本問題成了決定愛奇藝未來盈利的關鍵,但這個問題卻不容易解決,而且這也不單是愛奇藝自身所能控制的。
版權與內容之爭
愛奇藝的虧損早來已久,或者說愛奇藝一直都在虧損,即便是在愛奇藝成立的第十一個年頭的今年仍然看不到盈利的可能性。而其中虧損的大頭就是版權支出,也就是內容成本支出。
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愛奇藝內容成本支出為54億元,占營收的67.5%,而二季度內容成本支出為51億元,今年上半年內容支出加起來就有105億元,而且還是在愛奇藝許可內容成本逐漸降低的情況下。
實際上,以前愛奇藝的內容成本支出也不小。愛奇藝在2017年到2019年的內容成本總共支出了558億元,與此同時,優(yōu)酷也花了大約300億元。同樣,騰訊在過去的三年時間里也投入超過500億元的內容支出。但愛奇藝僅上半年的內容成本就有100億元,可想內容成本支出之高。
但是,這種內容成本支出并沒有帶來足夠的好處,長視頻平臺一沒有盈利,二沒有帶來足夠的營收平衡。即便是芒果平臺盈利,也是因為背靠湖南衛(wèi)視,削減了相當部分的內容支出來完成的,而且其內容選擇上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而且長視頻平臺間的競爭使得內容成本支出溢出。在過去的十余年的長視頻發(fā)展上,燒掉的金額超過了1000億元,最后主要保留下“愛優(yōu)騰”三家長視頻平臺,在過去的十年里影視版權漲了8000倍,可以想象長視頻間的激烈競爭。而且彼此間的競爭也沒有跑通盈利模式,除了不斷升高會員費,還有在廣告業(yè)務上下功夫,但都沒有讓虧損的局面有所好轉。
而內容成本變高的原因也有著愛奇藝這些甲方們的原因。在影視劇的網絡播放選擇上,主要是愛奇藝這三家,所以什么內容播放,以及內容選擇也主要由愛奇藝們所決定。由此,甲方市場決定了影視劇選擇和制作,造成了影視流行上的類同,影視制作方向上的套路化和粉絲向,所以演員的高片酬和低質量的影視制作都有甲方的身影。
這種操作下的影視劇很難取得較大范圍的觀眾認可,也無法獲取足夠的會員數(shù)量和月活量。財報顯示,愛奇藝有二季度總共有1.062億,而愛奇藝的會員數(shù)量自從2019年突破一億后,基本上沒有進一步的增長。所以愛奇藝先后多次上調會員費,但并未使得營收高漲,反而加劇了用戶的不滿。
而這種不滿來源還有來自于長視頻平臺競爭導致的版權分散,用戶有時需要多個平臺申請會員。即便是會員身份,用戶的體驗感也不好,自動續(xù)費問題,廣告問題以及更令人詬病的超前點播。如此下來,用戶對平臺的忠誠度自然不高,會員流失嚴重,會員數(shù)量很難有進一步的增長空間。
焦慮一直都在
今年上半年,愛優(yōu)騰們多次帶頭控訴短視頻平臺惡意剪輯,沒有版權授予的二次創(chuàng)作。看似是對短視頻平臺的影視侵權剪輯控訴,深層次上是長視頻對短視頻的一次反擊,強奪GDT的一次嘗試。
在長視頻之間的競爭所帶來的惡性內容成本支出外,還要面臨短視頻的競爭,而且局勢似乎更朝向短視頻平臺。數(shù)據顯示,2021年2月,抖音的月活為6億,快手3億,而愛奇藝只有2.5億,騰訊視頻和優(yōu)酷更少,分別有1.8億和8000萬,月活量的差異凸顯出長視頻在競爭中的弱勢。
據《2021網絡視聽報告》顯示,短視頻市場規(guī)模、用戶規(guī)模以及日均用戶時長均超過長視頻。月活量等多方面的差異更使得長視頻發(fā)展進一步受限,在廣告收入上更是不比短視頻。
QuestMobile數(shù)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典型互聯(lián)網媒介廣告收入占比中,抖音等短視頻廣告收入占比共有42.2%,僅抖音就占了三成,而長視頻平臺廣告收入占比共有12.6%,最好的愛奇藝廣告收入占比僅有為4.5%。要知道廣告收入的大頭以前是長視頻的專屬,而隨著短視頻的發(fā)展變成了短視頻。
但在過去的時間里,長視頻發(fā)展的盈利渠道早就不是單一的廣告收入,C端的會員收入更有想象空間。實際上在愛奇藝二季度的營收來源上,會員服務收入為40億元,占總營收的52.7%.而會員收入在2018年第三季度就成了愛奇藝主要的收入來源。
而愛奇藝的會員數(shù)量幾乎很難增長,為了提高會員服務收入,上調會員價格,但這又促使用戶會員數(shù)量難以增長,陷入會員增長的惡性循環(huán)中。雖然愛奇藝很想像Netflix一樣擁有高APRU值,但問題卻在于用戶無法認同愛奇藝所提供的高質量影視和會員服務,無法保證持續(xù)地購買會員服務意向。
歸根結底還是,愛奇藝無法提供足夠且持續(xù)的高質量影視內容,用戶自然不會買單。而更耐人尋味的是,愛奇藝在粉絲向經濟的影視內容和更符合大眾化的影視內容上雙向加注,而這又很難說服更多的用戶為其買單。
而作為內容為要的長視頻平臺,想要獲得更大的發(fā)展,還是要根植于內容本身。當然,還要解決好盈利的難題,而目前更為焦慮的或許是營收和內容成本支出間的不平衡,顯然這份焦慮不亞于盈利,愛奇藝還要付出更多努力。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fā)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shù)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fā)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lián)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