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利潤暴漲495%!10億支付寶用戶,到底是誰在買螞蟻基金?
為了多掙點快錢,支付寶的韭菜們,幫螞蟻基金多賺了495%的利潤
來源 / 摩根頻道
所有人看不起當韭菜的,但真給了賺錢的甜頭,卻會第一個伸出頭讓人收割。
無關道德和欲望,純粹是這年頭賺錢太難了。
老老實實上班那點錢,別說拿來花了,光是還房貸車貸,就剩不下幾塊錢,想要活得沒那么壓抑,就只能另外找副業賺外快。
但是每個人又都有惰性,如果能躺著賺錢,誰會樂意大熱天跑出去送外賣或者擺地攤?因此,投資金融產品,當別人的韭菜,賺一點不用付出體力就能收獲的財富,是絕大多數人的選擇。
尤其是在這個被疫情反復蹂躪的經濟環境下,多一筆收入,更多時候能換來屬于自己的尊嚴。
只不過絕大多數金融產品購買起來都很麻煩,而且沒有相關專業知識的前提下,也很難挑選到靠譜的。于是,在有阿里巴巴做背書的支付寶上買基金,成了必然。
光是今年上半年,螞蟻基金的盈利就翻了5倍之多。
上半年營收超過58億元,螞蟻基金凈利潤3.25億元暴漲495%
從上市失敗后,螞蟻金服就已經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里了。
唯一能讓人聯想起它的花唄和借唄,也都遭到了國家和社會的制裁,變得越發低調起來。
這也導致所有人都忽視了,支付寶和螞蟻集團究竟有多么夸張的盈利能力。
和往年一樣,各大金融機構都會在這幾天發布上半年的經營報告,其中參股螞蟻基金的恒生電子猶如引爆一顆炸彈一樣,讓所有人都被震暈了頭腦。
在恒生電子的報告中,螞蟻基金在今年上半年實現了57.8億元的營業收入,凈利潤也達到了3.52億元的夸張數字。當然這并不是最令人震驚的,將去年同期的受益做對比后,螞蟻基金的營收增長1.8倍,而凈利潤,同比增長了495.47%!
如果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天眼查里,找到螞蟻(杭州)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的信息,就能看到這份報告的詳細內容,在此就不展開分析了。
所有人都被這個數字嚇到了。尤其是基金圈,無數人驚掉了下巴,數不清的金融大佬們跌破了眼鏡。
難道全中國的人都開始通過螞蟻集團的渠道買基金?
要知道,螞蟻基金是所有能在支付寶上交易的基金總稱,嚴格來講,它算是一家基金代銷公司,主要賺得是銷售基金的平臺手續費。而光是收手續費就增長了將近500%,那這半年來,支付寶上的基金產品交易量該有多么恐怖?
而且,在支付寶上購買的基金,螞蟻集團是不負責管理和運營的。也就是說,不管你賺錢還是賠錢,都和螞蟻集團無關,他們做的完全是一錘子買賣。
說白了,就是專門培養韭菜。
那又是什么人在支付寶瘋狂買基金,上桿子去給人當韭菜?
余額寶也算是一種基金,10億支付寶用戶都是潛在的韭菜
其實有很多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就成了韭菜。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懂得金融知識,就更別提絕大多數人出門買個菜都看不明白超市搞的活動是什么意思,想要弄明白復雜的專業名詞和動輒幾十頁的購買合同,自然更是天方夜譚。
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們存進余額寶里的錢,其實也算是購買了一款基金產品。
如果你有足夠仔細,一定會注意到,在開通以及變更經營方的時候,支付寶都會有專項的聲明。里面就很明確地說明過,余額寶的盈利主要來源于基金公司的運作。
這也就意味著,盡管到目前為止,余額寶每天都根據賬戶里的余額,幫你多賺一些錢,但理論上來講,只要是基金,就必然有漲有跌。也就是說,余額寶也是有可能會虧錢的。
當然了,虧錢的可能性非常小。因為余額寶是通過鏈接貨幣基金來賺錢的,就像是大額存款、短期票據、短期國債等風險極小的項目,只要不亂來,虧損的幾率幾乎不存在。
不過余額寶的營收并不能讓螞蟻基金在今年上半年有這么瘋狂的增長幅度,就算是在2020年已經增長到10億的用戶數量,也不行。
真正讓螞蟻基金暴漲的,是年輕人們。
是的你沒有看錯,就是那些每個月交房租都成問題、為了丈母娘的彩禮錢省吃儉用、被房貸車貸掏空錢包、為孩子奶粉錢沒日沒夜加班的年輕群體。
其實去年疫情剛剛爆發的時候,就已經引發了一輪年輕人買基金、買股票的熱潮,畢竟在高昂的生活成本下,多賺點錢的誘惑沒有人能夠抗拒。只是當時大多數的人都沒有相關經驗,沒頭蒼蠅一樣到處碰運氣。
而到了今年,這些嘗試逐漸形成了風氣,越來越多年輕人從朋友和社交圈了解到了買基金的好處。再加上阿里巴巴的良好信譽,買支付寶推薦的基金產品的人,自然也越來越多。
只是賺快錢、賺外快固然很輕松愉快,但韭菜是真的好當的嗎?
看看那些在朋友圈里哭訴投資失敗的人吧,這世上絕對沒有只賺不賠的生意。
還是那句話,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啊!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