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蠻人來襲,資本正在“圍獵”瑞幸咖啡?
千億咖啡賽道上,瑞幸咖啡是個非常“魔幻”的存在。
作者/婷婷、瑞瑞?來源/深藍財經
近日,有消息稱,有兩家神秘的機構正在“圍獵”瑞幸咖啡股權,被列為老賴、國內外累計負債幾十億人民幣的陸正耀家族,或許迎來了解決海外債務危機的轉機。
消息一出,盡管瑞幸方面回應不知情,但還是引發了輿論熱議。瑞幸的故事,好像更“魔幻”了。
畢竟在一年前,瑞幸在財務造假的丑聞中狼狽退市,隨后,內斗、破產等一系列風波又一度讓外界認為“瑞幸快不行了,趕緊薅完最后的羊毛”。
結果呢,瑞幸靠一杯生椰拿鐵爆火出圈,單月銷量超千萬杯;4月獲得由大鉦資本領投的2.5億美元融資;而后扭虧為盈,提前并超額實現年度盈利目標,成為首次實現盈利的本土咖啡公司;本身就很“魔幻”的孫宇晨,更是將其比作“新消費領域的比特幣”。
兩機構正“圍獵”瑞幸股權?均回應消息不實
據中國網9月6日報道,有接近陸正耀債權方的人士透露,物美創始人張文中控制下的投資公司正參與瑞幸咖啡的債權重組,意圖從中金、巴克萊和摩根士丹利等陸正耀債權方企業手中打包收購債權,進而通過“債轉股”的形式曲線入股瑞幸。
據透露,張文中控制下的投資公司此前已與英屬維爾京群島法院指定的“托管清算方”畢馬威進行了談判,但談判并不順利,因此才轉與債權方直接談判。
需要注意的是,與畢馬威進行接觸談判的是張文中個人控制的海外公司,不在擬于港交所上市的物美科技體系內。
此外,一家名為“中國光實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實國際”)的中國香港企業,也正以陸正耀“關聯方”的名義,與上述債權方接洽,欲全面收購前述瑞幸咖啡股權。
但要通過與債權方談判“終止清盤程序”,并以“債轉股”形式曲線入股瑞幸咖啡,這其中每一步推動,都需要與陸正耀達成默契,并得到其配合才能得以實現。
就中國網上述報道內容,當事三方的態度相似:瑞幸咖啡回應表示不知情,物美和光實國際回應稱此消息不實。
對于物美入股瑞幸的傳聞,業內知名專家認為,今年3月29日,物美科技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至今仍未收到港交所的回復。但從招股書中的表述來看,“物美科技將運用管理層多年累積的經驗、數字化的視角和開放且極具延展性的供應鏈,打造中國的流通產業航母。”則展示出了物美對于打造新零售航母的強烈渴望。但從物美發展現狀來看,整體還是傳統零售業態,面對便利蜂等新零售黑馬的猛烈攻勢,瑞幸咖啡作為新零售的代表企業,個人認為可能會成為物美整合并加碼新零售防御布局的最佳獵物。
專家認為,對于日益向好的瑞幸咖啡來講,假如物美這樣的產業資本的入局,對瑞幸咖啡不會產生什么實質性的幫助,相反極可能會透支瑞幸咖啡的發展成績。
資料顯示,2020年,瑞幸財務造假事件曝光后,股價暴跌至最低1美元左右,陸正耀質押的股權被全部強制平倉,但仍不足以償還融資債務,債務缺口高達3億多美元。在追償上述債務過程中,陸正耀家族通過Haode公司等實體控制的瑞幸咖啡股權,于2020年7月被英屬維爾京群島法院判決由畢馬威代表全體債權方“托管清算”,自此陸正耀徹底“出局”瑞幸。
如果上述兩家“圍獵方”能夠成功“終止清盤程序”、收購瑞幸被“托管清算”的股權,以瑞幸在美股粉單市場14美元的股價算,那么陸正耀不但能全部清償海外債務,甚至還有可能額外獲得一筆資金或保留部分瑞幸股權。
但有市場人士分析,即便該方案最終得以實現,對瑞幸咖啡當前的控制權也不會造成實質性影響,大鉦資本仍然掌握著實際控制權。
不論股權花落誰家、大鉦資本始終大權在握
是的,現在瑞幸的實控權在大鉦資本手中,曾經掌控瑞幸的“神州系”鐵三角之一。
陸正耀手中的股權被“托管清算”了,但是鐵三角的另外兩角,大鉦資本和愉悅資本還在。雖然在瑞幸自爆財務造假后,三方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斗爭,先是黎輝、劉二海等人提議罷免陸正耀的董事及董事長職務,后有陸正耀帶頭舉報瑞幸現任董事長兼CEO郭謹一事件,愉悅資本也曾一度大規模減持瑞幸股票,持股比降低至5%。但時間卻證明,大鉦資本及愉悅資本依然看好瑞幸的發展前景。
而在2021年4月,瑞幸咖啡發布公告稱,已和公司的現有股東大鉦資本的一家子公司及愉悅資本達成一項總額為 2.5億美元的融資協議,其中大鉦資本領投2.4億美元,愉悅資本跟投1000萬美元。通過新一輪定向增發,大鉦資本持股比例上升為17.2%、投票權增至45.2%,成為公司第一股東,拿下了瑞幸控制權。
根據投資協議,在特定情況下,大鉦資本和愉悅資本可以同比追加投資1.5億美元。而該交易的交割取決于數項交割條件,包括瑞幸咖啡與持有4.6億美元的可轉債持有人債務重組安排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幾天前,瑞幸咖啡傳出債務重組期限延長的消息。9月2日, 瑞幸咖啡發布公告稱,將債務重組日期從9月1日改為9月22日。對于延期原因,瑞幸咖啡表示是為了讓相關各方有更多時間繼續記錄重組協議條款。
據了解,瑞幸咖啡在今年3月于紐約申請破產保護,并公布重組支持協議(RSA)。瑞幸表示,將對其2025年到期的4.6億美元0.75%可轉換優先票據進行重組,票據持有者預計獲得現有票據面值的91%-96%的票據補償。
6月,瑞幸咖啡宣布已根據與公司4.6億美元可轉優先債券的持有者簽訂的RSA,完成了“融資里程碑”。
事實上,今年以來,瑞幸咖啡逐漸走出負面陰影,加上新推出的網紅產品的拉動,瑞幸咖啡營收增長基本穩定。從今年5月起開始,瑞幸咖啡開始實現集團整體盈利。在目前新式茶飲賽道激烈,精品咖啡領域再起風云的背景下,瑞幸咖啡實現整體盈利給不少資本發出一個積極的信號。
此前8月份,瑞幸也曾傳出融資烏龍事件。據財聯社8月報道,瑞幸咖啡正在醞釀新一輪融資,參與者包括五星控股集團旗下產業資本投資平臺星納赫資本等。但隨后就被瑞幸方面否認。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資本市場依舊關注瑞幸咖啡。
關注,也是觀望。瑞幸目前的高估值和已經實現整體盈利這一點雖然很吸引人,但瑞幸咖啡的內部管理、債務重組問題依然是“定時炸彈”,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這樣不少機構望而卻步。
經營轉好,資本看好??轉板上市不無可能
瑞幸咖啡此前的財務造假22億的丑聞還歷歷在目。曾經高喊著瑞幸“民族之光”的股民們在瑞幸曝出財務造假的那一刻,曾經有多光榮,現在就有多恥辱。隨后瑞幸退市又陷入11.75億美元天價賠償案,46名高管聯名上演“逼宮”大戲......
但有人好奇了,為什么感覺瑞幸已經全是丑聞了,但是公司樓下的瑞幸咖啡依舊開的火熱,甚至生意還越來越好了呢?
這和瑞幸咖啡之后的改革脫不開關系。財務造假陷入困境之后,瑞幸一改此前的“燒錢擴張”模式,還將此前因為盲目擴張、覆蓋重復、選址差、效益不好的門店關停,大量關閉小鹿茶門店,將小鹿茶與瑞幸咖啡合并,統一管理,走優化門店的道路。
而在今年,瑞幸咖啡再次煥發生機,推出的網紅產品生椰拿鐵在上線后一個半月時間里,累計賣出42萬杯,6月單月銷量超過1000萬杯,刷新了新品銷售記錄。生椰拿鐵也幫助瑞幸咖啡走向整體盈利。
雖然剛開始整體盈利不久,此前還曾因為財務造假,向美國證券交易所支付了1.8億美元達成和解,但實際上瑞幸賬上并不缺錢。接觸瑞幸咖啡高層及供應商食品分析師朱丹蓬此前曾透露,瑞幸賬上有80、90億左右現金。
此外,瑞幸咖啡此次股權遭到資本“圍獵”還與咖啡賽道再次受到資本看好有關。近兩年,咖啡賽道相比瑞幸當初更加激烈,Manner Coffee、M stand、Seesaw、三頓半、永璞、時萃等咖啡新銳品牌紛紛涌現,吸引資本投注。據IT桔子統計,2020年-2021年7月,僅一年半的時間,咖啡領域共有近50起融資發生。從投資金額來看,僅今年前7個月,資本融資金額超過63億元,遠超2020年全年數額,也超過了上一輪融資高潮時期。
而瑞幸咖啡雖然身上曾有丑聞,但就目前國內的咖啡品牌來說,在國內擁有超過5200家門店,并已經開始實現整體盈利的瑞幸,在眾多機構眼中,依舊是咖啡賽道上最大的香餑餑。如果債務重組問題能早日解決,瑞幸或將再次攪亂國內咖啡賽道江湖,甚至從OTC轉板到納斯達克或紐交所重新上市,也未嘗沒有可能。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