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送月餅發霉,還面臨車主維權,極氪能撐起吉利汽車的雄心嗎?
吉利新能源失速,極氪能否頂上?
文/李亦輝 編/深海? 來源/雷達財經
中秋臨近,各種口味的月餅開始“上桌”了,但也出現了一些食品安全問題。前有“知乎月餅使用麥芽糖醇導致食用者腹瀉”的消息,近有吉利旗下新能源汽車品牌極氪汽車送車主中秋月餅發霉長毛,官方致歉。
相比處理發霉月餅,極氪首款量產車型極氪001的問題卻沒那么容易解決。這款今年4月份推出的高端車型,售價30萬元起步,兩個月時間收獲了不錯的訂單。然而,很快又被曝出延遲交付、變相漲價、各種減配等問題,引發車主維權。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漸掉隊的吉列,本對極氪寄予厚望,由李書福親自掛帥?,F在車未上市,先背上加價、減配和割韭菜之名,未來能撐起吉利新能源汽車雄心嗎?
為發霉月餅致歉
近期,極氪汽車原本想給極氪001預訂用戶送一份價值299元的專屬月餅禮盒,誰曾想祝福沒送成,反倒“翻了車”。
日前,有部分極氪001準車主在網上曬出的圖片顯示,收到的月餅禮盒已經發霉,部分車主還稱食用后腹瀉。
對此,極氪通過短信提醒那些之前收到禮盒的用戶:基于謹慎考慮,我們提醒您不要食用。那些還沒送到的用戶,則收到了禮盒取消派送的通知。
公司此后發布了《關于極氪中秋月餅包裝問題的說明》和《關于極氪中秋禮盒停發的說明》。
說明顯示,極氪的中秋禮盒因為月餅變質問題已停發過一次。在極氪發布的中秋禮盒停發說明中,曾表示8月27日批次的部分“炭燒芋泥芝士口味”月餅由于生產過程中的包裝及航空運輸環節中的氣密性受損,存在變質不易食現象。隨后極氪對月已寄送的禮盒進行了快遞撤回及更換,已經收到禮盒的用戶,極物商城的客服會在接到反饋后48小時內重新補發一份。
同時,公司提出將在9月22日之前,給全部大定車主及自費購買禮盒的用戶贈送1000極分發放到用戶賬戶里。
9月16日,極氪再次發布聲明稱,近期有用戶反饋9月1日批次的部分極氪月餅禮盒也存在問題隱患,為保護用戶權益,極氪決定自9月15日起取消禮盒贈送及發放,責令供應方盡快解決問題。
極氪稱,將在9月22日給全體大定車主以及自費購買禮盒的用戶除上次承諾贈送的1000極分外,加贈2000極分,對在極物商城用現金(或部分極分)購買的用戶做退款退極分處理。
據了解,在極氪商城,10個“極分”等同于1 元錢使用。
極氪的行為遭到不少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吐槽,“就這品控,還造車,也是厲害”、“收到中秋禮物,對品牌的好感度不增反降”、“交付有問題,連給客戶月餅都這樣”……
根據網友在論壇中發帖,吉利控股曾發布“2021年中秋月餅禮盒招標公告”,預購10萬份月餅禮盒。截圖顯示,公告要求投標月餅禮盒市場價格不低于150元,最終結算價不高于100元。投標單位必須具備食品經營資質,注冊5年時間以上,近三年服務過大型企業的福利項目不少于三例。
目前,極氪尚未公布月餅的供應商。
新車未上市即陷入維權風波
極氪是被吉利寄予厚望的全新品牌,今年以來動作頻頻。
今年3月份,極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由吉利汽車、吉利控股集團共同投資。其中,吉利汽車持股51%,吉利控股集團持股49%。
天眼查顯示,李書福出任極氪公司董事長,安聰慧出任極氪汽車CEO。
4月份,極氪品牌在正式發布,定位中高端市場。首款量產車型極氪001也同步開啟預定,補貼后的價格區間為28.1-36萬元,預計10月開始交付。
8月27日,極氪引進新的投資者,英特爾資本、寧德時代、嗶哩嗶哩、鴻商集團和博裕投資等五家投資5億美元,占極氪股比約5.6%。按此估算,極氪汽車的估值已達89.28億美元,約合577億元人民幣。
投后吉利汽車占極氪的股權將由51%降至約48%,吉利汽車母公司吉利控股持有46.4%的極氪股份。由于香港上市的吉利汽車仍是極氪的單一最大股東,因此極氪將被納入其財務報表。
作為新品牌的首款量產車型,極氪001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這將是其能否贏得首批用戶的基礎。
安聰慧曾對外表示,現在智能電動時代的企業的定位是科技型企業,極氪更注重的是借助資本端能能在科技領域有更多的成長,最終的目標要成為一個真正的用戶型企業。
實際上,市場對極氪001的認可度較高,在開放預訂后的3個小時內收到大定近2000單。2個月后,有媒體稱其訂單甚至突破了7萬。
公司也表示,預定超出預期,2021年可交付定單已經售罄,從6月15日起極氪汽車將不得不停止接收意向金。
但與此同時,短短幾個月極氪就已經是負面事件纏身。
先是交付出現延期,極氪表示,受空氣懸掛和EC光感天幕的影響,部分訂單被推遲到2022年交付。
隨著訂單被推遲,發生了連鎖反應。新車發布會上極氪明確,在2021年7月31日前下定鎖單的用戶可享受5000元抵2萬元的優惠,因此入門車型WE配車型YOU版在補貼后最終成交價分別是26.6萬元和34.5萬元。
然而6月15日以后,官方表示新交定金的車主,最早只能在2022年提車。因此,他們享受的是2022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極氪001WE要支付的費用,從26.6萬元上漲到28.4萬元。
有車主算了一筆賬,按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2022年補貼額度將要在今年的基礎上退坡30%,也就是說,極氪WE版的1.8萬元補貼明年就只剩下了1.26萬元,到時候提車時車主需要多付出5400元的購車費用。
另外車型配置也被“偷偷”更改,如官方上市時宣傳的后排隱私玻璃標配變選裝,800V超級充電縮水到400V,保時捷同款變速箱消失等。
這一系列操作,讓極氪面臨“違背契約”的指控,一些車主自嘲莫名被“套路”。在咸魚平臺上,出現大量轉賣極氪001訂單的信息。有媒體報道,不少車主因此選擇“倒戈”特斯拉。
一個名為“極氪全國車主大定維權”的群聊中,有用戶稱“勸退了,轉4.21大訂單”。
7月13日,極氪CEO安聰慧公開發致歉信,稱作為一個年輕的品牌,極氪是不完美的,還有很長路要走,并針對車主的不滿意給出解決方案。
安聰慧表示,6月15日支付定金,在9月8日前鎖單的車主,如選裝了鋼琴漆黑色運動組件、副駕座椅通風這兩項新配置,車輛仍將在2021年內按計劃交付,由此產生的額外收入由極氪承擔。
而選裝了EC光感天幕的車主,由于供應鏈供貨周期的制約,為了保證品質交付,訂單還是要2022年春節后開始交付。
對于價格問題,車主在鎖單時享受的2021年國家補貼,如因交付延期至2022年,極氪方面將承擔國補的價差。
有業內人士表示,對一個新品牌來說,良好口碑的積累并非易事,極氪汽車尚未交付,先在車主面前出現信任危機,甚至可能導致對品牌失去信心,公司應好好反思并引以為戒。
吉利新能源為何掉隊了?
作為三大自主品牌的吉利,在新能源的道路上走的并不順利。
財報數據顯示,上半年吉利內共計售出3.01萬輛新能源汽車,同比增幅僅為3%,這一數字遠低于大盤增速。
2021年上半年,全國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110.3萬輛,同比增長234.9%,創歷史新高。
另外兩大自主品牌中,2021年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5.46萬輛,同比增長154.76%;長城汽車新能源汽車銷量為5.26萬輛,同比增長371.15%。
時間回到2015年,吉利年底發布“藍色吉利行動”計劃,全面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計劃目標是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占吉利整體銷量的90%以上,其中純電占比35%,混動占比65%。
為配合該戰略實現,吉利寄出“車海戰術”,包括帝豪、領克、幾何、極星、寶騰、楓葉、路特斯、合資smart、幾何A等新能源品牌。
不過從銷量來看,帝豪算是較為成功。2016年,該款全年銷售17181輛,成為當年最暢銷的純電動車型。隨著后續又推出基于帝豪GS而來的純電動SUV帝豪GSe等車型,2019年時吉利旗下新能源汽車銷量一度達11.31萬輛。
2020年,在特斯拉國產化和新勢力的圍剿之下,公司新能源汽車銷售同比下滑40%至6.8萬輛,相比全年整車132萬的銷量,新能源車型占比僅為總銷量的5.2%,距5年前定下的目標相去甚遠。
實際上,復盤后可以發現,吉利在純電動時代的落后,與其高舉的“油改電”打法分不開關系。
新能源車發展初期,“油改電”能省掉一大筆新平臺研發費用,搶占市場先機,并能享食早期巨額補貼帶來政策紅利。
但劣勢也很明顯,存在可用空間小、續航里程短和操控感受差等問題,無法和純正的電驅平臺最優排列方式布局的總成進行比較,注定是過渡性產品,
就在吉利的帝豪系列熱賣時,2017-2019年,廣汽、比亞迪和長城等老對手們分別研發出了自家的純電平臺。
即便2019年推出的純電轎車品牌“幾何A”,號稱是“東半球最好的電動汽車”,但被業內人士指出:“幾何A就是帝豪GL的油改電,連白車身都沒換。”也曾有媒體直言:“吉利主品牌旗下的新能源車型全都是油改電的投機產物?!?/span>
造車新勢力們崛起后,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認知已經十分深入,吉利錯誤的戰略堅持,最終讓消費者拋棄了其產品力弱、性價比優勢不在的眾多品牌。
在新能源汽車“戰事”已接近中場的時候,推出極氪,吉利可謂背水一戰,但能否實現李書福未盡的新能源之夢,還需要時間來觀察。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