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媛”風散,禪意為何成了生意?
《紅樓夢》里說,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但對于佛媛來說,假的終究還是假的,哪怕是穿上了袈裟,也藏不住她們的狐貍尾巴。
作者/周戎??編輯/蔡真??來源/野馬財經
近日,《工人日報》發文稱,一群佛媛雜糅兩個毫不相干的人設,站到了流量的上游:“狐貍尾巴哪是穿了袈裟就能藏住的?!?/span>
“抖音黑板報”9月23日消息稱,抖音安全中發布公告,稱部分用戶存在利用“佛媛”人設開展虛假營銷的違規行為,隨即展開專項治理行動,共處罰相關賬號48個,其中永久封禁賬號7個,同時清理違規視頻148條。小紅書也啟動專項檢查,清理違規筆記70篇,封禁賬號3個。
如今不管在抖音還是小紅書,搜索相關關鍵詞均會彈出勿立“虛假人設”的提示,頁面顯示“做真實的自己,才會被人長久喜愛。請對虛假人設、借機營銷行為說不”。
衣食住行皆因“佛媛”
佛媛來勢洶洶,不知從何時起就攻占了各大社交媒體。佛,不是放棄內卷、躺平任嘲的佛,而是佛前蓮花開三朵的真佛;媛,自然是兼具美貌和財富的“名媛”。
佛媛簡單來說就是佛系名媛。
合格的佛媛堪稱網紅屆的掃地僧,日常抄經禮佛敲木魚,轉眼已是百年。不問世事喧囂,遠離紛紛擾擾,看起來清水出芙蓉,不端又不裝。
實則渾身上下處處都是戲。
佛媛的一天從喝茶開始。裝修清雅的茶室,亦或是裝修奢華的別墅,有錢或者有佛緣,至少要有一項得表現在鏡頭前。
佛說眾生平等。你就是自然,自然就是你。于是清茶下肚,佛媛就變身為龍井山春天最嫩的新茶,披上一件素色的衣服,質感越天然越好,再戴上玉或是翡翠的首飾,領上愛馬仕迪奧的包包,高貴典雅又不諳世事,清新脫俗又華貴體面。
坐上奔馳寶馬出門去,在法喜寺普陀寺游蕩。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輕舟細雨,山水花鳥,身在其中,雙手合一。全方位無死角展現自己的仙女美貌,還不忘深刻表達對于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景。
幾張擺拍到手,配上“大悲無淚,大笑無聲“”柔坦素樸心,慢迎歲月香“等暗含禪意的文案,彰顯著自己的無限智慧。別問什么意思,問就是佛曰皆為因果,不可說。
除了逛寺廟這種常規禮佛活動,佛媛們還熱衷于練毛筆字、臨摹心經、放生祈福、吃素打坐,鏡頭前一副恨不得剪去青絲焚香沐浴,遁入空門與青燈古佛作伴的出世之感。
但實際上她們秀的不是修身養性的禮佛日常,而是“雖然我很有錢,但我不明說”的old money做派。
秀出爸爸給的666w支票,網友卻表示“公司章不能轉入私人賬戶”,佛媛卻強撐著表示,做人嘛,最重要的是開心。
曬出十克拉的大鉆戒,話里話外都表示要把它買下來送給媽媽,面對網友的質疑又表示自己實際上是虛晃一槍沒有買。
被指出佛經抄反方向,在大腿上寫毛筆字,當佛媛不需要真的懂佛,只要自己裝得足夠像。說的話句句超凡脫俗,干的事一件比一件更俗氣。
無袖高叉的旗袍和寺廟的氛圍十分違和,腳上的拖鞋更不適合出現在禮佛的場景中,佛教僧服“海青”不應該耷拉在身上蓋不住里面的衣服,雙手更不應該下垂提著迪奧的包包而不遵規守約合掌或放掌。
佛在她們的照片里,在人設里,在流量密碼里,唯獨不在心里。
“佛媛”生意經
如果說網紅的盡頭是佛媛,那么毫無疑問,佛媛的盡頭就是賣貨。
被封之前,#佛媛#相關視頻在抖音的播放量近60萬,很多“佛媛風”博主的粉絲都超過了十萬,累積點贊更是數百萬。
佛媛的走紅讓“信仰”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成為了可以變現的工具和生意。
在小紅書,佛媛通過去茶室打卡拍照,定位出茶室地址,便完成了與茶室一次默契無間的合作。
茶室有了流量,佛媛有了收益。酒店民宿也是同樣的道理。套著禮佛攻略的名義,和酒店合作打廣告,直言自己的照片拍自酒店的佛像投影,只要讓前臺小哥幫忙就可以。
據了解,小紅書1萬粉絲的美妝護膚類博主報價在2000元/條以上,這類粉絲基數大且轉化高的賬號進行這種探店合作,價格通常會更貴,合作方式也可能會由單一的“廣告費”變為基礎廣告費加抽成的模式。
有網友表示自己在去寺廟時廟里的小師傅問自己需不需要拍照,便是佛媛們蜂擁而至影響下的常態。
在抖音,佛媛賣貨的心思昭然若揭。
佛媛代表chanchan,曾經是泯然眾人的網紅風、手拿愛馬仕的“人間富貴花”風,如今搖身一變成佛媛,抖音粉絲36萬,在賣貨的路上越走越遠。
佛媛chanchan開通了抖音櫥窗,上架24種商品,品類覆蓋美妝護膚、家清個護、數碼3C等各品類,3個月的時間里開播帶貨66場,然而銷售額只有慘淡的2.2萬。
于是chanchan便盯上了另一種變現方式—私域賣貨。通過發布在社交平臺上的內容,chanchan將流量引到自己的微信上,向其“粉絲”售賣服裝。根據知乎網友截圖,chanchan自稱幫忙代買四季青服飾,實際上是自己進貨加價售賣賺取差價。
被曝出的另一位佛媛“芋不想乖”選擇的是更貼近佛媛人設的賣貨方式,即幫人“結緣”。手段是最簡單的低價買高價賣,一些網購平臺幾十塊錢甚至幾塊錢就能買到的手串、佛珠,被“芋不想乖”以結緣的名義賣出上百元,甚至近千元。
這是流量轉化最基礎的方式,通過賣貨變現在自媒體時代并不新鮮。然而佛媛之所以受到關注,除了飽受爭議的行為,另一方面也因為她們離奇的“賣人”方式。
“佛媛”為何屢屢得手?
釣魚和盤串,堪稱中年男人的兩大愛好。佛媛用傳統文化進行自我包裝,精準把控了中老年男人見慣了鶯鶯燕燕,只想歲月靜好的心態。
電視劇《掃黑風暴》里的高明遠,最愛的便是穿著唐裝坐在自己的別墅里品茶論道,談論古今文化,裝的是一副清心寡欲的模樣,背地里干的卻是殺人越貨的勾當。
通過“修身養性”變現,用“歲月靜好”吸金,才是佛媛真正的高明。
數年前“30萬野生仁波切”的鬧劇,鬧得相關部門出手整頓,2016年國家上線藏傳佛教活佛查詢系統,實現了國內宗教教職人員身份信息的互聯網查詢。
但利用信徒斂財斂色并未因此遁形。
今年2月份,央視曝光被體制內開除的獄警王興夫,偽造藏族身份證,錄制所謂“坐床儀式”,ps蓮花臺和佛光,10年間在全國發展弟子3000多人,非法斂財近2億元,并強奸猥褻數名女弟子。
層出不窮的假活佛足以說明“信仰”在當今時代是一門好生意。
前有野生仁波切,后有“佛媛”,人們對未來的焦慮,對財富的不安,對恬淡生活的向往,讓越來越多的人愿意為包裝出來的“美好”買單。
被佛媛收割得“粉絲”,很大程度上來自于佛媛所表現出的人設。現世安穩云淡風輕,讓不少人相信她們必然擁有一顆“虔誠”的心,出于對佛的敬重,她們也決計不會做出“割韭菜”的事情。
然而事與愿違。佛媛們用塑造出來的形象,吸引了那些向往“美好”的男女老少,雖然說并沒有做出什么違法亂紀的事情,舉動也只是有礙瞻觀。但用借用古風、禪意來拔高自己的調性,難道不是另一種形式的“坑蒙拐騙”?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