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說沒有人身自由,醫生說不治療有人會死!康寧醫院10億“精神病生意”有多難做?
精神病醫院的“金錢”與“倫理”之辯。
作者/劉欽文??編輯/李逸明??來源/野馬財經
“中國現時有超過1.8億人患有精神疾病。”
2015年11月,“精神病第一股”康寧醫院(2120.HK)登陸港股,當時的《招股書》中援引自咨詢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這句話引爆了當時的輿論。如今,這家“一語爆紅”的大陸首家港股上市民營精神病專科醫院,又準備來A股上市了。
其實,康寧醫院意圖回歸A股已有多時。港股上市次年,就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書》,但在2017年3月和7月,又因為更換法律顧問和簽字律師離職等原因,兩次中止了IPO。2017年末,康寧醫院重啟A股IPO進程,但在上會之后,未能通過。闖關宣告失敗。
對此結果,康寧醫院顯然并不甘心。2020年10月,浙江證監局官網披露康寧醫院輔導備案文件,國泰君安擔任輔導機構。緊接著,今年8月6日、9月16日,康寧醫院兩次公告《建議A股發行并于創業板上市及相關事宜》。根據公告,本次發行上市全部為公開發行新股,擬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不超過828.89萬股A股普通股,不超過發行后總股本的10%。
圖片來源:康寧醫院公告
公告一出,康寧醫院連續兩日上漲,9月24日更是暴漲19.15%,截至9月27日報收34.1港元/股,總市值25.44億元。再戰A股,康寧醫院能否如愿?
25家自營醫院,年營收10億
康寧醫院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民營精神專科醫院集團。2021年上半年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其共擁有自有醫院25家, 其中包括1家獨立設置的互聯網醫院, 運營床位數增至8328張。2020年全年共接待門診人次27.72萬。
來源:官網
所謂精神疾病,是一組以表現在行為、心理活動上的紊亂為主的神經系統疾病。目前的研究結果一般認為精神疾病主要是由于家庭、社會環境等外在原因,與患者自身的生理遺傳因素、神經生化因素等內在原因相互作用所導致,主要特征為心理活動、行為及其神經系統功能紊亂。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約10億人正在遭受精神障礙困擾,每40秒就有一人因自殺而失去生命。有研究結果顯示,排除癡呆后,中國六大類精神障礙(心境障礙、焦慮障礙、酒精/藥物使用障礙、精神分裂癥及相關精神病性障礙、進食障礙、沖動控制障礙)的患病率達9.3%。
據CCTV新聞報道,截至2020年9月底,全國已登記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為620萬人。
精神疾病顯然已成為嚴重而又耗資巨大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影響著不同年齡、不同文化、不同社會經濟地位的人群。
而我國關于精神科醫療服務的歷史并不長,建國前精神專科醫院僅有1家,到1961年增至139家,以公立為主,主要提供的是封閉式治療和護理服務。
直到2012年10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旨在保護精神病患者的權利、促進精神疾病的預防及治療、正規社會上與精神疾病相關的負面看法、加強學校、社區及工作場所的心理咨詢服務,以及對整體精神科醫療系統作出各種其他改進。
至此,精神科的各類基礎設施有了很大改善,我國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包括精神專科醫院、綜合醫院精神科、康復機構以及門診部等,其中精神專科醫院在全部精神醫療機構中所占比重最大。
隨著人們對精神健康的越發看重,精神病醫院這樣的“從業機構”也迎來了發展機遇。以康寧醫院來看,營收已經連續5年增長,2016年至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分別為4.15億元、6.66億元、7.45億元、8.6億元、10.31億元和6.22億元。
這些營收主要靠什么?由于精神疾病易反復發作,治療周期較長,病人需要長期的住院護理服務,因此康寧醫院的營收也主要來自于自有醫院的住院總收入,據2021年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30日,康寧醫院住院平均每床日總開支為379元,住院總收入為4.98億元,同比上漲31.6%。
然而也正是因為,需要長期住院和精神疾病的治療特性,讓康寧醫院所面臨的爭議和糾紛也不少。
37起醫療事故及糾紛
賠了271.56萬元
“中度抑郁。住的是深圳康寧醫院兒少科(沒滿18的只能去兒少)。什么時間做什么事都很固定,早上7:00起床刷牙洗臉,7:30吃早餐,吃完早餐排隊服藥。8:30-10:30物理治療我覺得非常的枯燥,11:30吃飯然后午休,下午有時會有一些團體治療,4:30下樓活動,5:30上樓吃飯沖涼,我們兒少科6:30發手機9:00上交。然后服晚藥睡覺。一天的作息基本就是這樣。”
除了作息固定,活動范圍也被圈定,“整個病房活動的范圍就是一條走廊,窗子全部用鐵柵欄封閉起來的,然后病房和外面有兩道玻璃門隔起來,只有護士和醫生的指紋才能打開。處處受管制,廁所要用的時候才能叫護士打開(怕你在廁所自傷),洗發水洗澡的時候才統一發(怕你吞洗發水),吃完飯或者下樓運動回來,護士會挨個搜身,怕你帶危險物品,吃完藥護士掰開你的嘴看藥有沒有吞下去。我感覺在里面就跟監獄犯人沒什么區別,根本沒有人身自由這一說了。”
這是一位病友在網絡平臺上分享的自身住院經歷,作息方式和管理方式和多位病友分享的類似。
因雙向情感障礙2018年曾入院治療的小焦還曾遭遇過強制治療,回憶起入院當天,記得的東西也是斷斷續續,“換病服、抽血、綁在床上、睡覺、醒了、綁在椅子上、繩子被傷口的化膿粘住了、咬繩子、不想被綁、咬著咬著、歪著頭睡著了、手被綁在背后,很恍惚。”
康寧醫院2017年沖刺A股時的《招股書》中,列舉了一些例子,甚至還有更極端的情況出現。
圖源:騰訊圖庫
2010年5月,某患者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癥”后入住溫州康寧醫院治療,經過四年治療并無好轉,2014年7月24日跳樓自殺,經搶救無效死亡。調解金額8.29萬元。
2017年1月4日,某患者被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病、高血壓病等”入住樂清康寧醫院,2017年2月19日被其他患者碰撞倒地,致心臟驟停,搶救無效后死亡。賠償金額22萬元。
2017年4月21日,某患有精神病史的患者入住蒼南康寧醫院住院治療,2017年6月21日午飯時噎食窒息,經搶救無效后死亡。賠償金額18.8萬元。
2014年至2017年6月,康寧醫院發生37起醫療事故及糾紛,賠償金額共計271.56萬元。
從其他信源來看。愛企查顯示,康寧醫院相關的裁判文書信息有27條。在裁判文書網,以“康寧醫院”作為當事人進行搜索,可搜索到542篇文書,除醫療糾紛外,也有一些工程施工合同之類的其它類型糾紛。
圖源 :愛企查
圖源:裁判文書網
在2017年康寧醫院首次遞交《招股書》時,證監會就對康寧醫院的醫護人員專業性提出疑問,“發行人醫師和醫護員工數和占比,醫護人員的學歷構成、是否為發行人的專職工作人員;發行人醫師人員的職稱級別、工作簡歷、在發行人工作時間,是否存在“走穴”或兼職的情況,如存在,是否合規。”
“上次失敗是因為多起醫療糾紛和急速擴張中的關聯交易。如果這兩年的運轉有針對這兩方面進行處理,又在營收上達到預期效益,那么以現在國家鼓勵社會辦醫的角度來說,希望比18年要大。康寧的優勢在于立足于精神類疾病這一關注度大幅提高的細分市場,劣勢在于快速擴張中的醫療人才和管理人才儲備,這個不是短短幾年就可以積累出來的。所以比較快速的方式應該是以并購為主,那么上A股,增加二級市場的可運作資金,就成為必然。”醫療健康行業分析師陳喬姍表示。
精神病人的出路在哪里?
康寧醫院的治療方式雖存在爭議,但實際上,對部分精神病人實行封閉式管理和物理治療是現在的常見療法。
圖源:官網
在社會上,精神障礙患者肇事肇禍的事件也頻頻多發。據極目新聞報道,中秋節前,9月20日下午6時左右,云南昭通一精神病男子代某某,毫無預兆地將剛剛走出家門的鄰居劉春,用鋤頭活活砸死。
據報道,兩人此前無任何過節,兩家人做了幾十年的鄰居。而且,代某某的大嫂還是自己家族的一個姐姐,雙方還沾點親。
“精神科其實也有細分,如果你真的去了康寧,建議有條件遠離新型毒品科室。如果有老年科,或者長期住院的病區,相對受到攻擊的概率較低。一個老了打不動,另一個住長了油了不敢打。最后,如果你去了康寧,記得前輩我兩句實在話:一定留神首次發病的患者,和人格障礙的患者,這兩類乃是各類安全事故的高發人群。”在精神科擔任護士的小冰表示。
根據衛生部印發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工作規范》顯示,對患者按照嚴重程度將危險性評估分為六級,并根據級別要求對患者管理分級,對于突發重性精神疾病,或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情急劇變化,已經出現或可能出現對自身的傷害,或者對他人造成傷害、對財物造成重大損失、嚴重擾亂社會治安等危害社會行為的;需要通過應急醫療處置及時采取干預措施。
小焦也表示,“只要家屬簽字就可以強制治療,不強制治療有些人會死的。”
如何對待有暴力傾向的精神病患者,如何治療精神病患者,也始終是社會爭論的一個焦點。
“這其實是很多家屬非常棘手的問題,”東方醫院吳景文醫生表示,很多精神病人可能明知道自己有病,但也不會承認自己有病;有的人甚至壓根都不知道自己有病。
怎么去幫助這些人?吳景文醫生提出四個方法,一是找一位德高望重、跟患者關系親密的人進行勸慰;二是激將,“沒病去醫院查一下不就證明了嗎?”三是請專家到家里會診,一般家庭難以實現。最后就是強制法,個別患者不承認自己有病,又有一些暴力行為甚至自殺傾向。如果任其在家,要么把家人殺了,要么把自己殺了,出現這樣的后果,到時候什么都晚了。因此,對于特殊的病人,一定要在征得監護人同意的情況下,強制他去看病,解決主要問題,以免釀成惡果。
最后,小焦還說,“我遭遇過非常不好的事情。從幼年被性侵,再到對最信任的朋友坦白許多事情、吐露許多憤怒的想法之后遠離了我,等等等等。我知道大家都很忙,有自己的事情做。沒有精力救我。也許我用錯了詞,可是這不重要不是嗎?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我堅信只有愛、相互理解、溝通、平等、自由、信任才能跨過一切困難障礙。希望大家都能越來越好,放下一切,就做你自己。珍惜你自己。因為下一輩子你就見不到ta啦。一定要好好對ta哦。難過的時候記得看藍天哦。”
現實中,你接觸或者聽說過精神病患者嗎?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