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縮水98%,欠薪停業,福建昔日高考狀元走向敗局?
“雙減政策”之下,中國學科教育培訓企業將走向何方?
來源/海西商界(haixishangjie)??作者/A Dolphin
一家家學科教培,是這場行業調整的主角。而精銳教育的“烏龍截圖”事件再次為行業鳴鐘——時隔2個月,危機仍在加劇。
近日,曾致力于成為中國最大高端教育連鎖集團的精銳教育因一張疑似創始人張熙發布的“愿有來生,不再創業”等言論榮登微博熱搜。
盡管當天精銳教育立即否認:“截圖是假的”,張熙也在朋友圈澄清:“我沒事,精銳好好的”。
?
然而澄清也無法抹去精銳教育瀕臨崩盤的事實。
10月12日下午,精銳教育官方發布致精銳學員及家長的一封信。信中稱精銳因不堪重負,將轉型非學科業務,并于10月12日起暫停營業。
雖然官方微博已關閉評論區,但在僅有的轉發記錄中,多數是消費者的維權退錢的信息。?但顯而易見,如今的精銳教育已無暇顧及這些負面。
福建高考狀元的奮斗路
?
說到學科教育,新東方俞敏洪是代表人物。北大出身為俞敏洪的教育事業增添了諸多光彩。與之相比的是,同為北大畢業生的張熙卻顯得默默無聞。實際上,張熙創辦的精銳曾經也是“學霸”與“教育”結合的典范。
?
1991年,張熙成為福建省高考狀元,如愿進入北大。這位從小鎮走出來的青年,第一次感受到學習帶來的成功。
?
從北大畢業后,張熙成為高露潔的管培生,但此時的他與大多年輕人一樣,走進人生迷茫的胡同。為了確定職業方向,他申請了哈佛的MBA想要拓寬視野。而哈佛求學的經歷,讓他接觸了“哈佛案例學習法”,這也成為后來精銳教育的主打項目。
??
但真正讓他決定走向教育創業契機的則是他擔任英孚少兒英語中國區總經理的經歷。
?
離開哈佛的他,先后入職強生、英孚少兒英語。而在英孚的2年里,他看到了教育行業的藍海前景,加上自身的教育背景和對學習的理解,他相信,教育事業會是他的未來。
?
2007年,為了避開當時剛上市不久正值風光的龍頭老大——新東方,張熙選擇在上海創辦了精銳教育培訓有限公司。起步艱難,讓張熙多次自我反省,在巨頭牢牢把控的教培行業里,精銳要如何破局?
?
他想到了精英教育,以高端一對一輔導起家,并通過差異化和因材施教,讓精銳有了起色。
?
隨后,廣州、北京等地也陸續涌現精銳教育的身影。規模的擴大,以及教培行業的火熱,張熙一改早期謹慎擴張的風格,走上了激進的道路。
?
2017年,精銳教育的學習中心已增至225家。到了2018年,精銳教育成功在美國紐交所上市,首日收盤市值為17.6億美元,風光無限。
?
彼時的張熙,也是第一次被市場所熟知。他也在這一年頻繁出現在公眾場合,高談闊論關于教育的一切。張熙表示,未來十年將是教育行業發展的黃金十年,公司將借助上市契機,致力于成為全球最大的最受尊敬的高端教育培訓集團。
?
然而到如今,不過3年過去,精銳教育卻已失去了往日的風采,更別提全球化的目標了。
負債欠薪,瀕臨崩盤?
?
與2018年的豪華高管團隊相比,如今的精銳已物是人非,僅剩下張熙一人獨守。在這方面上,竟與新東方如出一轍。
?
實際上,2018年的輝煌,也給精銳埋下了危險的種子。當年,步入資本市場的精銳立即進行了2次巨額收購,先后拿下天津華英教育和巨人教育。期間,他還投資了數十家企業。
?
然而這些上億元的收購,雖然讓精銳教育的業務范圍變得更加豐富,但因無法及時消化,新進入的業務資產如“一灘死水”,甚至加重精銳的資金負擔。而收購巨人教育就是壓垮精銳的最后一根稻草。
?
據了解,完成對巨人教育收購后,張熙出任其董事長,并宣稱要用5年創造50億收入。為此,精銳前后多次向巨人貸款輸血,共計金額超9億元。這對于本身激進擴張,資金緊縮的精銳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
2020年,疫情的突襲,讓巨人教育沒能達到計劃目標,還因運營困難直接停業。毫無疑問,此時的精銳教育也同樣“狼狽不堪”,最后不得不直接放棄對巨人教育的運營。
?
但此時放棄已經為時過晚。截至2021年2月末,精銳教育資產負債率高達97.94%。
?
巨人教育的拖累,加上疫情導致線下業務萎縮,本就岌岌可危的精銳教育,還沒“喘過氣”,又遇到了“雙減”帶來的“當頭一棒”。潰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
2021年8月,精銳教育公告因股價低于1美元(連續30個交易日)而收到紐交所的警示函,若未來6個月無法改變境況,或有被退市的風險。同月,精銳教育成為被執行人,被執行總金為302.02萬元。
另據企查查APP顯示,精銳教育目前涉及司法案件達49起,被行政處罰共計12次,包括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發布違法廣告等。
?
截至今日,精銳教育的股價僅為0.393美元,較峰值跌去近98%,市值僅剩6340萬美元。
?
而精銳資金承壓的最直接結果,就是無法及時發薪,消費者也難以正常退費。
?
有消息稱,精銳教育內部此前已有人主張申請破產。但破產的沖擊波過大,首當其沖的是巨額學費難以清償。
?
截止今日,精銳教育的貼吧中,匯集了維權退費的消費者?!巴隋X各種敷衍”、“怎么維權?”、“退款要催幾次?”,更有疑似精銳老師發言稱:“無可奈何、無能為力?!边€給自己找了退路打起廣告。
?
而這一個個控訴退費難的背后,是每個家庭的巨額損失和精銳崩盤的訊息。
行業調整下的自救
?
精銳教育,只是學科類培訓企業的一個縮影。行業調整,帶來的是“刮骨療傷”的劇痛。
?
面臨巨變,好未來的創始人、CEO張邦鑫于今年7月份表示:“裁員是肯定會裁員的。”
?
無獨有偶,高途創始人陳向東對內稱為了活下去,將三分之一的員工離開。除此之外,學而思培優的北京教學點減少了65.8%;曾被資本追捧的猿輔導、作業幫等,也傳出裁員消息。就連老大哥新東方,也停止了中小學的線下招生,并預計在年底前裁員超4萬人。
?
除了裁員、停課,轉型成為諸多大型學科教育的自救路徑。精銳教育也是轉型的一員。
此外,俞敏洪在9月份宣布新東方未來發展將開拓大學生業務、出版和發行業務。
與此同時,作業幫也推出美術等素養課;猿輔導則牽手AI科學技術;瑞思英語轉為綜合素質教育平臺。
?
這也意味著,學科培訓戛然而止的同時,藝術培訓等素質教育與職業培訓卻迎來了機遇。
今年6月,素質教育平臺“火花思維”沖擊美股;7月,騰訊投資在線職場教育;8月,在線職業教育品牌“開課吧”獲得6億元融資。
傳統學科培訓企業因轉型入場,巨頭們也在此揮舞旗幟??梢灶A知,藝術類與職場類教育將成為未來教培行業的重點發展目標。而在這“群雄逐鹿”的環境中,張熙如何躋身分一杯羹,挽救已經瀕危的“精銳”,還需要再次觀望。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