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引領發展,2021大健康創新項目路演優勝企業獎花落糖吉醫療
10月11日-13日,以“集成創新·引領產業融合”為主題的“天府健談·CHS 2021第六屆中國大健康產業升級峰會”正式召開。
本次峰會由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全科醫學與健康管理工作委員會、億歐EqualOcean主辦,四川省衛生健康委、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指導,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三醫聯動健康保障分會、健康保險工作委員會、信息及應用安全防護分會協辦,成都市衛生健康委、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成都市醫療保障局、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支持,億歐大健康承辦。
期間,由億歐大健康特設的“大健康產業創新項目路演大賽”尤其令人矚目,朗瑪峰創投高級合伙人談文龍,大有健業合伙人張強,凱聯資本董事總經理、產業研究院院長由天宇,聯想創投董事張強、StarVC投資總監戴詩文,億歐EqualOcean董事總經理、億歐大健康總裁高昂,億歐大健康董事合伙人梁永生等紛紛出席,為從數十家參選企業中脫穎而出的10家優質創新企業項目路演進行評選打分,并最終推選出了3個明星項目——糖吉醫療“胃轉流支架系統”就是其中之一。
?
大健康藍海之中,糖吉醫療為何能被眾多資本青睞?
糖吉醫療是一家專注于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謝性疾病全新治療方法研發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據了解,今年5月,他們剛獲得了由BV百度風投領投、朗瑪峰創投、鼎心資本等機構跟投的新一輪數千萬元融資。而之所以能夠在眾多創新的企業之中成為被資本青睞的佼佼者,記者認為,與他們所從事的領域前景及其企業實力與創新能力密切相關。
?
當下,全球超重人群約22億,占全球總人口的1/3,其中超7億人(占全球總人口1/10)為肥胖人群,而中國超重(BMI大于24)和肥胖(BMI大于28)總人數更是超6億,位居全球第一。
眾所周知,代謝疾病的并發癥種類繁多,如肥胖、2型糖尿病、脂肪肝、心臟病、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等,且容易多癥齊發,威脅患者生命健康。此外,超重和肥胖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風險顯著增加,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肥胖患者治療需求潛力巨大。
因此,基于以上國民健康現狀,糖吉醫療有感于代謝疾病和并發癥對國家醫保基金的巨大消耗,更有感于代謝性疾病及并發癥對國民健康及壽命的嚴重影響,便決心從全國6億多肥胖患者及更多代謝疾病和相關并發癥患者的身體健康出發,專注于開拓代謝性疾病的全新治療方法,力求率先推動肥胖及代謝性疾病治療領域的技術革新,開啟代謝疾病可內鏡介入治療的全新時代。
記者了解到,糖吉醫療由多位高層次人才以及在醫療器械行業具有多年工作經驗的資深專家成立,其中研發人員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87.5%以上,并且擁有包括消化內鏡、內分泌學、醫用材料、工程學等領域的資深專家參與臨床項目研究,這無疑為他們的創新項目研發提供了強大支持。
此外,糖吉醫療自主研發的“胃轉流支架系統”目前在創新方面也已取得較大突破,總計獲得國內外專利20余項,其中4項發明專利正在美國、歐盟國家、日本、俄羅斯等國家的審查中。這一開創性業務的臨床研究開展,也更加印證了糖吉醫療深厚科研實力及其發展潛力。
創新浪潮之下,“胃轉流支架系統”有何獨到之處?
此次創新大賽中,經過緊張評選,在現場嘉賓共同見證下,糖吉醫療憑借“胃轉流支架系統”項目榮獲2021大健康創新項目路演優勝企業獎。
據了解,“胃轉流支架系統”是由糖吉醫療自主研發的一項可通過內鏡介入控制體重的新手段,相比于傳統減重外科手術具有更微創、更易操作、不損傷人體結構、可以取出等優勢。其發揮療效的原理是:通過胃鏡在十二指腸及空腸上段置入一個套管隔離食糜,置入后,來自胃內的食物由套管腔內通過,膽汁及胰液隔離在套管外,使得膽汁胰液和食物“分流”,阻斷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臨床上可用于幫助控制肥胖、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代謝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胃轉流支架系統已于2020年8月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評審,進入了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目前,國內胃轉流支架系統置入術治療肥胖的臨床研究也已在北京、南京、天津、西安、沈陽、哈爾濱、呼和浩特等地多家三甲醫院率先開展。根據目前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受試者在置入糖吉胃轉流支架系統三個月后,體重額外減少百分比(EWL%)為25%-76%;糖化血紅蛋白值降低1.5,肝纖維化得到了控制。
在當前肥胖人群日益增多的背景之下,我國內鏡減重治療領域卻仍是空白,而“胃轉流支架系統”這一突破性新技術有望填補這一空白,成為新興的減重治療補充方案,這對我國肥胖及相關疾病治療的醫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代表硬科技時代的醫療健康初創企業,此次路演糖吉醫療不僅展示了自己的創新實力,同時也為現場投資者提供了醫療健康行業中新的觀念和視角。對于獲得“2021大健康創新項目路演優勝企業獎”,糖吉醫療研發負責人表示,非常感謝在座各位投資人及嘉賓的認可,后續他們將持續用創新能力為醫療行業賦能,以高質量的知識產權持續推動國產醫療技術發展,為中國醫療創新國際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增添動能。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