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并不可期的電子煙,到底是不是智商稅?
“常淮斷望一路行唱,憶念不息,風雨成淚”
“常淮斷望一路行唱,憶念不息,風雨成淚”
從前,繚繞的煙霧中時紙煙的身影,各大品牌爭相涌出,而在但在消費需求不斷升級的今天,紙煙的風頭卻似乎也被電子煙搶去了幾分。
現如今,電子煙處在了發展的快車道上,整個行業都呈現出了一種蓬勃發展的態勢。
從2015年到2019年,中國成人電子煙使用率從1.3%升至1.6%,在未成年人群中,對電子煙的了解也在逐漸加深。可以說,電子煙的出現是對傳統紙煙的一種沖擊,它也算得上是行業新寵。
那么,如今的電子煙為何會如此火爆,又憑借著什么成為了年輕人心目中的潮流必備品?
一、電子煙可以幫助戒煙?
2018年,電子煙于英國出現,在各大醫院都能看到其身影。
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鼓勵煙癮患者戒煙,英國的多數醫院多數設立有電子煙休息室,根據英國公共衛生部2021年報告顯示,從2019年到2020年,在英國使用電子煙戒煙的成功率高達59.7%-74%。這樣明顯的戒煙效果確實振奮人心,電子煙也跨越海洋來到中國,但在這片土地上,電子煙似乎并沒有取得和英國一樣的效果。
在英國電子煙大行其道并促進戒煙的時候,我們國內也開始盛行電子煙,因為是以戒煙作為賣點,所以電子煙的出現讓眾多煙民看到了戒煙的希望,從而電子煙也贏得了中國消費者的青睞。
隨著使用電子煙用戶量的暴增,電子煙風潮卻變了味道。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15歲及以上吸電子煙的人數達1000萬,電子煙主要以15至24歲的年輕人為主。并沒有戒煙需求的“煙民”卻抽起了電子煙。在國外作為戒煙工具的電子煙到國內已經搖身一變,成了青少年人群吸煙的引子,非但沒有減少戒煙人群,反而吸引了眾多青年人參與到吸煙這件事當中。
事實上,電子煙的戒煙功效確實有待商榷,眾多沒有是非能力的年輕人往往在吸入第一口電子煙后就無法自拔,他們上癮、沉醉、甚至為此癡狂,伴隨著這些感受而來的不只是心理上的變化,還有身體上的危害。
曾在2019年電子煙煙霧檢測出甲醛,尼古丁含量標識不規范遭到央視315晚會曝光。
其實在電子煙的煙油中,尼古丁標識不清、時常超標、與標稱不符等現象時有發生;電子煙中的丙二醇、甘油、香精加熱后產生的微量有害物質數不勝數,而經過加熱的煙油有嚴重的甲醛超標現象更為嚴重,這些不僅會危害使用人群的身體健康,還會使人上癮。
字母商業評論認為,電子煙并未起到戒煙的效果,只是為沒有吸煙經歷的人提供了一個更低的門檻而已,一旦使用過電子煙,成為煙民的幾率就會大增。
所以說,電子煙的危害性并不小,幫助戒煙的功效也只是在特定情況下,當電子煙不再特定場合使用時,戒煙效果往往沒那么明顯,甚至還會適得其反。在其自身危害眾多的情況下,幫助戒煙只是一個偽命題而已。
二、電子煙市場的蓬勃發展
在國內電子煙不斷發展且市場需求不斷擴大的背景中,整個電子煙行業也迎來了爆發,各大品牌爭相涌出,對消費群體的爭奪也不斷增強
根據艾媒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電子煙市場規模達到 35億元,增長速度150%,同年,國內電子煙企業達到了45457家;2014年,電子煙市場勢頭不減,銷售額同比增長 263%,用戶同比增長 259%,在淘寶,排名前十的電子煙品牌總銷量高達 1.4 億元。
到2010年,國內電子煙企業已經達到了168452家,中國存續電子煙企業共計174399家,而且,這種速度還在不斷增強。
在2020年,中國電子煙市場規模高達83.8億元,但即便是這樣的表現,電子煙在國內煙民的滲透率還不足1%,要知道,中國煙民規模可是排在世界第一位的,這樣的巨大的市場足夠給電子煙提供更大的發展契機,預計到2021年,電子煙市場規模將會突破100億元。
可以看得出,國內電子煙市場的發展空間還是很廣闊的,而這種光明的前景甚至沒有被受限制的銷售渠道所制約,當購買途徑變少時電子煙轉戰線上,依舊能獲取亮眼的銷量。
當整個行業爭奪激烈時,悅刻、魔笛、鉑德、福祿等國內電子煙各大品牌也在加進發展速度。對市場的爭奪也愈發激烈,無論是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商圈還是三四線城市的城市中心都有這些品牌實體店的身影,有時候甚至能在小市場一睹其芳容。
電子煙市場的繁榮景象和無數品牌爭相搶奪市場的背后,是資本的趨之若鶩。
2018年,悅刻完成首輪3800萬人民幣融資,由源碼資本領投、IDG跟投,在疫情爆發時依舊保持快速成長速度,使市場占有率從53.43%上升到63.08%。
2018年5月,IJOY品牌獲得3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2018年12月,“MOTI魔笛”電子煙獲真格基金Pre-A輪1000萬美金投資。除了悅刻之外,像魔笛、柚子、小野等品牌也都獲得過不同程度的融資。
融資的背后就是線下的市場“攻城拔寨”。
唯它,2019年3月開始運營線下店,如今公司已經在200多個地級市,擁有超過1000家線下專賣店。
悅刻,今年6月,公布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時在電話會議中更是透露,公司已經有超過1.5萬家線下專賣店。
YOOZ,今年已在400+城市,擁有8000家線下專賣店,渠道網點近2萬家。
在整個電子煙市場快速成長的背后是行業欣欣向榮的表現,更顯示出了各大品牌激烈的競爭,為了眼前巨大紅利,他們展開了殊死搏斗,也將這場斗爭的范圍擴大到了全國各地。只是,當這場追逐戰越來越難舍難分時,問題也隨之而來。
三、央視曝光、政策監管,電子煙遭遇當頭一棒
在賽道上跑的酣暢淋漓的電子煙從未想到自己會受到命運的制裁,但現實往往就是那么殘酷。
電子煙遭遇的第一個變數是央視315的曝光。當它打著戒煙的幌子招搖過市時,暴露出的問題也就越來越多。2019年,央視的315晚會就對電子煙進行過報道,戳破了電子煙可以幫助戒煙的宣傳,讓人們見識到了電子煙真實的危害。非但不會緩解煙癮,電子煙還極容易使人成癮。央視當頭潑下的這瓢冷水也讓電子煙走入泥潭,伴隨而來的是更多的政策監管。
今年3月,工信部也對修改《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公開征求意見,提出將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參照卷煙有關規定執行。這樣的政策意味著未來電子煙會和傳統紙煙一樣規范,一旦實施,電子煙的銷售和宣傳將會被禁止,之前存在的市場爭奪也會蕩然無存,一大批品牌也會因此徹底退出市場。
可以看得出,電子煙在發展火爆之后迎來了自己的寒冬,煙霧繚繞之中已經看不清自己的前路,當央視曝光、政策監管出臺之后他們也終于走到了命運的分岔路口,在發展日益快速之后迎來的不是更大爆發,而是長久緘默過后的無奈與掙扎。
屬于電子煙的藍海已經不復存在,他們也不可能繼續在資本加持下一路狂奔,行業門檻將會提升,自營時代也會緩緩落幕,等待著電子煙的是更加規范化的發展時代……
四、電子煙未來何在?
曾經的電子煙有多輝煌,現在就有多落寞。
電子煙的氤氳中彌漫著的不再是狂熱的市場爭奪熱情,而是撲朔迷離的前路。也許有人會問,在現在這樣的情況下電子煙還能不能繼續發展?在我看來,這個問題的答案只有電子煙行業自己才能知道。
電子煙剛出現的時候確實是市場上的緊俏貨,整個行業也確實處在瘋狂發展的道路上,要多風光有多風光,線上線下雙開花的局面也讓其獲得了很強大銷量表現。但是隨著生長速度的加快,電子煙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他們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忽略了會影響自己長久發展之路的因素。
在消費者身上,眾多未成年人將電子煙當成“潮流玩物”,甚至把其當作彰顯自身品味的工具,這個時候的電子煙已經失去了自己作為戒煙工具的初衷;而在品牌方面,他們以“輔助戒煙”作為賣點進入市場,但卻不斷推出各種口味的煙彈來吸引消費者獲取更大的市場,這個時候,電子煙腳下的路已經偏離了既定的軌道,走到歪路上的電子煙不再具備更好的發展前景,只剩下慘淡凄涼的前路。
總而言之,如今的電子煙未來已經不再如預想般光明,他們正在走上一條更為狹窄的道路,行業曾經營造出的電子煙促進“戒煙”的假象也終于被戳破,而外面的表象被剔除之后人們也似乎看清了電子煙的真面目:原來電子煙并沒有多厲害,它就如同一層幻象,經不起推敲與考驗……
寫在最后:
從出現到輝煌再到被政策影響,電子煙的路途就如過山車一般,享受過巔峰時期的驕傲和自信,也經歷過低谷時的落寞與掙扎,但千帆歷盡,電子煙的真面目終于讓大眾識破。
曾經的行業藍海與繁榮景象只是電子煙自己制造出來的表象而已,而當初大眾苦苦追求甚至為之癡狂的購買欲望也只是求異心理在作祟,當各種政策不斷涌出、當電子煙問題愈發明顯時我們終于能知道:電子煙并沒有多優秀,它其實也只是智商稅的一種而已。
電子煙的煙霧四起,繚繞的白色霧氣讓人分不清眼前的真真假假,但當煙霧散去,我們終將發現,未來可期這句話,在電子煙身上并不適用…
【參考文章】
《電子煙的“上癮經濟”》-21世紀經濟報道
《電子煙誘惑了誰?》-財經
《告別“野蠻生長”,電子煙藍海不再》-財經下午茶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